臭氧“超越”PM2.5成為多地最主要空氣污染物
空氣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是PM2.5,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PM2.5“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經“易主”了!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數據顯示,今年6-8月份,臭氧已經取代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成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的空氣首要污染物。
8月份,京津冀區域臭氧超標率為12.7%;長三角區域,O3超標率為23.2%;珠三角區域,O3超標率為23.3%。
另外,四川省8月空氣中以臭氧污染為主,南京日前連續多日空氣中臭氧嚴重超標,深圳臭氧已成為深圳的首要大氣污染物……
臭氧污染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常壓下,為淡藍色氣體,微量時有“清新”味,濃度高時味道嗆鼻。在常溫常壓狀態下,臭氧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
地球上絕大多數臭氧處于距地面25公里左右的平流層,它們吸收掉了大量的太陽紫外線輻射,成為地球的重要屏障。此外,臭氧還具有很強的消毒及滅菌功能。
但是,如果近地面的臭氧濃度過高,則會成為晴空下的無形“健康殺手”。我國空氣質量監測標準規定,臭氧每小時平均濃度超過200微克/立方米,即為超標;某一日臭氧的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超過160微克/立方米時,當日即為臭氧污染。
人體大量吸入臭氧后會導致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嚴重時會引發支氣管炎、肺氣腫。臭氧還會刺激人的神經系統,造成頭暈頭疼、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等。
研究表明,空氣中臭氧濃度每增加100微克/立方米,人的呼吸功能就會減弱3%。如果臭氧濃度過高,可引起脈搏加速,在這樣的環境中停留1小時,可能會發生肺氣腫,甚至死亡。
產生原因
礦物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會在空中四處飄浮,其中部分氧原子慢慢與空氣中氧氣分子結合,就會形成臭氧。雖然臭氧污染發生在天上,其實根本還在地上。
與PM2.5相比,臭氧污染一般發生在藍天白云的好天氣下,尤其是在夏秋兩季的高溫、強光輻射的作用下。而工廠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則是促進臭氧生成的主要因素。
污染源排入大氣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會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學鏈遭到破壞,發生光化學反應,從而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如何防治
2015年,我國74個重點城市臭氧年均濃度繼續上升,上升比例為3.4%。在京津冀地區,臭氧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已超過PM10,僅次于PM2.5;在長三角地區,臭氧成為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
2016年上半年,我國地面臭氧平均濃度為89.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同期升高8.2%。相對高值區域分布在東北地區中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江漢、西北地區東部。
那么,對于日益嚴重的臭氧污染,我們應該如何防治呢?有專家指出,治理臭氧要和治理PM2.5一樣抓住工業排放的源頭,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從源頭上控制臭氧污染。
臭氧治理應與PM2.5治理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制定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氮氧化物的總量控制規劃,實行區域大面積綜合治理。
另外,臭氧的流動性很強,應建立區域防控機制,共同治理。環保部門應該與科研機構加強合作,支持科研部門加強對臭氧治理措施的研究及監測等工作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