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
A江左岸是B市地域,而右岸則是C市地塊,且兩地岸線長達數十公里,沿岸都有多個污染源的廢水排入A江,其跨界水體水質監測斷面、監測點位確定和布設存在爭議。
◆李學輝邱世美余紅林
國家和各省、市環保部門先后出臺了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依據方案,各地開展了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提高了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質量,保證了水質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然而,筆者在開展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過程中發現,目前,在確定監測斷面、點位布設、監測方法、質量控制等工作中,技術方法和尺度難于統一和把握。比如,A江左岸是B市地域,而右岸則是C市地塊,且兩地岸線長達數十公里,沿岸都有多個污染源的廢水排入A江,其跨界水體水質監測斷面、監測點位確定和布設存在爭議;兩地監測數據進行實驗室間比對分析,監測數據相對誤差允許范圍尚不明確等。對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根據實際地情水情社情,確定跨界水體監測斷面。由于江河所處地域不同,承雨面積大小不一,河道斷面形態、底坡變化、走向不同。江河流量存在季節變化,水流受潮流、闡壩、冰凌等控制,江河水體水溫、水文、水質以及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等有所差別。江河跨界地域情況受社會、歷史等因素影響,社情非常復雜。比如,兩岸分屬不同省、市,且兩地岸線長達數十公里,岸線管轄不規則、不統一,又有眾多污染源。因此,筆者建議,承擔江河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職責的單位必須深入江河跨界地域,對當地地情、社情認真調査研究,并對江河跨界水體的水文、水質等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結合現行水質監測技術規范和技術經濟條件,科學確定江河跨界水體監測斷面。比如,應視江河水體大小、水流混合程度,選擇適宜水面縱橫布設兩條監測斷面,并多設監測點位,分層進行水質采樣監測;蛘咄ㄟ^水質模型,進行科學實驗,選準跨界水體水質均勻混合斷面(或水域),聯合進行水質采樣監測。
二是認真執行采樣監測方法,注重關鍵技術細節。根據氣象水文條件,選擇適宜采樣監測日期,按照約定時間,承擔跨界水體水質監測的技術人員,在已確定的跨界水體水質斷面采集備測水樣,沉降或過濾水樣,加入水樣保存劑,并現場檢測水體的水文(流速)、水溫、水質(pH、溶解氧、電導率)、氣象(氣溫、風向、風速)數據。認真執行采樣監測技術規范,完成現場采樣監測工作。相關技術人員要積極進行交流,就方案確定技術方法,特別是對水樣前處理技術和關鍵技術細節,進行深入討論和現場操作示范,以便發現問題,提升技術水平。比如,備測水質指標氨氮(NH3—N)的水樣要避開強光和氮源(氨水、含氮量高的生活污水等)、減小振蕩和敞氣,取樣要依照規定要求進行,試樣要按照規范處理。檢測氨氮的試樣顯色時間一定要根據實驗室溫度確定,要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完成檢測工作。又比如,監測水質指標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一定要按照方案規定的稀釋與接種法(HJ505—2009)進行。不遇特殊干擾物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測定中,要統一采用疊氮化鈉改良法測定溶解氧(DO)。監測溶解氧要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完成。如果要對試樣進行稀釋與接種,稀釋水質量一定要滿足試驗要求,保證試樣中有消解有機物的微生物。
三是加強監測質量保障,提高水質監測數據質量。承擔跨界水質監測的單位要做好質量保障工作,水質監測儀器、器械、器皿、試劑等必須滿足監測技術工作要求。使用的監測儀器需在檢定或校準有效期內,使用前還應對監測儀器進行自校,確保滿足監測方法對儀器檢測限和實驗精度要求。監測技術人員必須按照規定要求持證上崗。采集的備測水樣必須按照規定要求編號、備份、保存、運輸、存儲等。水質樣品分析必須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并進行全過程質量保證和控制。依據方案規定要求進行數據交換,依據現行技術規范要求,采取分監測項目確定數據誤差范圍,對聯合監測雙方獲取的數據進行實驗室間質量評價。若雙方數據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按雙方數據均值評價水質;若雙方數據均未檢出,按方法檢出限均值評價水質;若雙方數據存在爭議,則由上級監測部門進行仲裁監測。確認后的水質監測數據,必須按規定要求交換上報,提供給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對跨界水體水質進行綜合評價,確保監測成果發揮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