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取經”在金華
“會爛的扔到綠色的桶里,不會爛的扔到灰色的桶里”。在浙江省金華市的145個鄉鎮里,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剛剛上學的孩童,都會把自家的垃圾分類倒入垃圾桶。為什么城里人都做不好的垃圾分類,金華的農民卻能分得這么清楚?
11月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金華市召開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現場培訓會,來自全國31個地區的代表到金華“取經”。“來金華學習,就是要給大家樹立信心。實踐證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帶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說,“此次培訓就是要推廣金華等地的經驗,交流地方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做法,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身臨其境好“取經”
培訓會當天上午,全體代表乘車前往金華市金東區農村進行觀摩。8點50分,車停在江東鎮六角塘村,代表們一下車就被干凈整潔的道路、隨處可見的盆景小品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在一條村道道口,80歲的吳奶奶正和她的“閨蜜”曬太陽。有代表問兩位老人家“平時怎么分垃圾、扔垃圾”,當老人們準確無誤地說出垃圾分類投放的方法時,不少代表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連上了歲數的老人都懂得分類,看來金華的農村垃圾分類真的普及到了每個村民”。
為了驗證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會分類,記者隨便踩開一戶人家門前的雙色垃圾桶:香蕉皮、橘子皮等可爛垃圾在綠色的一邊;破洞的運動鞋、塑料袋等不可爛垃圾在灰色的一邊。
“不到現場看,體會不到金華‘農民可接受、財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廣、發展可持續’模式給農村環境衛生帶來的變化。”一位來自遼寧省的代表說。
“這是我們第一次組織農村垃圾分類的現場培訓會,目的是通過這種身臨其境的方式,讓其他地區的代表感同身受,提高學習和交流的效果,更好地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和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垃圾治理處副處長鞠宇平說。
取“發動群眾”經
“依現在的技術和財力來看,‘硬件’不是問題。我最想知道的是,怎么動員群眾。”參加培訓的湖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黃立認為,垃圾分類的關鍵是人,怎么讓群眾主動參與是重點“取經”的方向。同樣存在困擾的還有山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張海星。他說:“到金華一是找差距,二是看看怎么推廣的。”
趙暉在培訓中強調了群眾參與的重要性,“要轉變農村垃圾治理的觀念,誰能走好‘群眾路線’,誰就能把事情做好”。而金華在“發動群眾”上,經驗充足。
在嶺下鎮嶺五村的中心地帶,由庭院環境美、家居人文美、勤勞致富美、鄰里和睦美、愛心奉獻美“五美”家庭代表笑臉照片組成“笑臉墻”與黨員戶、干部戶、“五美”家庭戶的“三員戶”榮辱榜相隔不遠。據金東區委副書記陳峰齊介紹,這“一墻一榜”,就是垃圾分類的“紅黑榜”。由于農村地區是“熟人社會”,大部分村民相互認識,上了“紅榜”“有面子”,上了“黑榜”“丟人”,村民的積極性因此被調動了起來。
金華市還與學校聯手,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給學生布置垃圾分類的作業,讓孩子帶動家長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一起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推廣“接地氣”,是金華模式走“群眾路線”的有力佐證。“和農民講垃圾分類,要用農民的話說。”陳峰齊說,會爛的與不會爛的,這套分類標準雖然算不上精確,但簡單易懂,符合農村實際。
農戶將垃圾分類后,村里的保潔員還要進行二次分揀、分類處理。占據農村生活垃圾總量七成的“會爛”垃圾,就地就近堆肥;可回收垃圾由廢品收購站有償回收;有害垃圾每村設統一回收點;其他垃圾則集中外運,統一填埋。
取“發展可持續”經
在澧浦鎮山南村投入13萬元建設的陽光堆肥房現場,代表們連串式的發問,掀起了培訓會的高潮。
“能服務多少村民?”“垃圾減量多少?”“為什么聞不到餿臭味,也看不到蒼蠅”……村里的負責人耐心地解答:“能服務1000~1500名村民,60天制成高效有機肥,垃圾減量60%左右。堆肥房采用太陽能采光板輔助加溫、添加高效微生物復合菌劑加速垃圾發酵和多孔管道通風供氧技術進行可降解有機垃圾堆肥,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避免了二次污染。”
在參觀完塘雅鎮十村聯建的陽光堆肥房后,同濟大學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所教授何品晶則向代表詳細解釋了金華模式為什么可持續、值得推廣和學習。多村聯建的堆肥房,每日可爛垃圾的投入量多,使堆肥房內持續高溫發酵,確保了堆肥質量,有效解決了部分小村莊因垃圾日進量不足、達不到相應溫度而影響堆肥質量的問題。多村聯建比單村建設堆肥房,可節約50%的土地資源和資金投入。“投入不多,分類方法還簡單,村民容易接受,就能被推廣和持續發展。”何品晶說。
農村垃圾治理工作剛剛接受完10部門驗收的上海市和山東省代表更加關注“怎樣可持續”。“2014年,金華市推行農村垃圾分類1年的時候,我市派人來學習過。這次參加培訓會,主要想看看他們的運營狀況是不是可持續。”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處副處長齊玉梅說。而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副調研員宮曉芳則想了解,前端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與后端分類、資源化利用的區別,造價成本、可持續性,哪種模式更符合當地農村發展情況。
在下午的培訓會上,金華市副市長祝倫根從分類簡便化、處理資源化、治理全域化、資金多元化、參與全面化、機制長效化6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金華模式。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以及同濟大學專家分享了各地區垃圾治理經驗和研究成果。
趙暉最后強調,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需要有好的技術、好的路徑、好的機制,各省(區、市)要深入學習金華經驗,依照各地實際加快推動垃圾分類工作。他表示,下一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百縣示范”活動,每個省要培育3個以上示范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