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除霾當做民生業務 環保業成了“好生意”
目前,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規模超過1300億元,擴容了6倍以上。受其帶動,大氣污染治理之外的其他行業也紛紛主打“除霾”概念。
是什么讓“除霾”迅速擴充為上千億元的大生意,甚至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霾技術早已有之,從業企業也早在2013年前便已完成積累。但對整個行業來說,霧霾的出現更像是一個契機,推動了整個行業爆發式的增長。
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舜”)董事長助理孫德山認為,大氣污染治理涉及技術、工程、運營、管理等許多方面的行業;想要做好除霾“生意”,除了要有足夠的積累,更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把除霾當作民生業務。
誰污染誰付費
2014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史上最嚴”的《環保法修訂案》,孫德山認為這是“除霾行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事件,“早期的環境治理多以‘誰污染誰治理’為主要形式,國家出臺新政策,鼓勵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變成了‘誰污染,誰付費,由第三方進行污染治理’。”
繼“史上最嚴”《修訂案》后,去年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向有關部門明確了一項治理霧霾的“硬任務”: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在山東,這一任務被提前到2017年底。
一系列事件的結果就是相關市場開始了迅速擴容。
孫德山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像發達國家一樣走過了一條“先期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道路,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直到國家開始在電廠燃煤鍋爐加裝煙氣脫硫、脫銷環保裝置,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才具雛形;而在2005年前后,又開始對鋼廠燒結煙氣進行脫硫處理,“結果發現,由于煙氣性質和工況差異較大,無法照搬電廠脫硫技術和設計方案,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客觀上促進了環保技術的進步。”
獨立投資自擔風險
實際上現在涉足“除霾行業”的企業來自各行各業:福建龍凈以前是電子設備生產公司,上海潔昊的前身是一家外貿公司,上海環境集團的發起方之一是環境設計院,而國舜以前從事工業設備安裝業務。
翻看上述公司網站不難發現,環保企業的主流運作模式多同時涉及技術、工程、運營、管理、投資等環保產業一系列相關方面。孫德山認為,環保企業想要做好,就必須勻衡系統發展,培育綜合治理能力,全面涉足產業鏈條上下游。
孫德山以國舜舉例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舜開始參與環保設備的安裝業務,與環保產生了交集。”時至今日,國舜在設備安裝方面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勁。
2009年,國舜在山東石橫特鋼燒結機煙氣脫硫項目創立了全新的運營模式——獨立投資、獨立建設、獨立運營、獨自承擔風險。“如果項目成功了,石橫特鋼給我們運轉費用;如果不達標,我們承擔全部損失。”孫德山介紹,這就是“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雛形,該模式在2015年由國務院推廣實行。
獨立投資、獨立運營、獨自承擔風險,看起來風險極大,但孫德山認為這會讓國舜強化技術進步,優化設計,強化施工管理,確保建設質量;同時也讓國舜獲得了更多訂單。據了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投資回收期一般是5年。
前景好門檻高
數據顯示,2000-2011年國內工業廢氣排放量年均增速達到19.06%;2013年后這個數字仍有反復,前瞻網金融、公用、農林產業研究事業部首席分析師劉小鳳據此認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巨大,但另一方面說明投資空間也很大。
巨大的投資空間讓市場在兩年間擴容6倍!濟南建設設備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森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2015年開始,有關大氣污染治理的脫硫、脫硝、除塵設備安裝業務迅速增長,目前已占到他們公司總業務的1/3。“公司也從單純的設備安裝施工,開始涉足環保整體方案的設計了。”王森認為未來公司業務會在“除霾產業”鏈條上延伸。
不過以大氣污染治理為代表的環保行業門檻并不低。天津環保公益組織“綠領”創始人董劍認為,環保行業的高門檻首先體現在技術上,現在的環保企業要么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要么依賴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即便掌握了領先的技術,如何將技術應用并產生經濟價值也是不小的課題。“如果有了領先的技術,怎么把技術從實驗室落實到生產線上?怎么把生產線上的產品安裝到用戶那里?怎么為用戶安全可靠地運營治污設施?這都是需要落實的。”孫德山如是說。
此外,今年9月29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印發的《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中指出,要在2020年打造50家以上產值百億環保企業。孫德山據此認為目前的行業趨勢是做大做強大企業,不適合小企業發展。
當然,在相關行業有了一定積累后,跨過門檻涉足環保產業并非不可行,但“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做環保,企業價值觀上也要對社會充滿責任。”孫德山認為,價值觀和責任心才是環保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