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推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臺媒:制度獎勵并行養成分類意識
臺媒稱,為改善環境品質、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大陸將對46個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1日報道,30日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內容提出將建立基本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標準體系。可望讓強制實施分類的城市,在2020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率達35%以上。
居民尚無垃圾分類意識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史博士毛達認為,在生活垃圾分類上,大陸已浪費10年時間,“如果在10年前能解決一些關鍵問題,生活垃圾分類早已實現”。
大陸媒體調查稱,一般人目前還無分類意識,包括北京市許多社區,雖有垃圾分類垃圾桶,但卻沒有居民進行分類。受訪民眾也說:“丟垃圾時,通常都沒有分類,也沒有注意過垃圾桶上的標示”。都是隨意一丟了事。
學校機關配合分類
本次強制實施的重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共46個城市。
報道稱,大陸談垃圾分類許久,近期力行方案,將在46個首批配合城市的黨政機關、學校、文化、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和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以及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各大商店里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強制分類。
《方案》清楚標示,垃圾將分為三大類: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為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及其包裝物等;易腐垃圾包含廚余、蔬菜瓜果垃圾、碎骨、蛋殼等;而可回收物為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等。
建綠色賬戶鼓勵分類
大陸將強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同時也將以綠色帳戶、環保檔案等配套方式鼓勵居民參與分類。
從環保部發布的《全國廢物污染年報》中,北京以年產790萬噸生活垃圾為大陸生產量最大城市;重慶、深圳也超過570萬噸,驚人的垃圾產量,分類回收刻不容緩。
除了制定法令,增加約束力外,也以綠色帳戶為獎勵機制,對正確分類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的積分作為獎勵。最先提出綠色帳戶的上海,目前已有逾100萬戶使用數,全市已累積超過2.23億積分。上海一處社區居民推行綠色帳戶不到兩年,已有95.3%的居民參與,著手垃圾分類也達97.5%。
積分制度居民持正反兩面意見,有居民認為累積積分過程太過緩慢,每次回收僅獲得10分,一年頂多7300分,該積分換算可兌換9條毛巾、30包10片裝溼紙巾或2個電熱水壺。但也有居民認為,回收垃圾可維護環境,也能換取生活用品,一舉兩得。
擔任社區管理員的盛新華表示,不厭其煩的宣傳很重要,剛推動綠色帳戶時,社區管委會挨家挨戶宣傳,甚至請來社區內的老師、教授替住戶上課,居民養成習慣后,更有人自愿擔任義工,負責幫鄰居掃卡集點。
資料圖片:北京東三環一小區內一處立有垃圾分類示意圖的垃圾收集點(2014年2月25日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