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鎮:這里的河道一條都不能填
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鎮義無反顧地否決了一個含有“填河”意圖的房產規劃,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據悉,有開發商要在軌道交通16號線周浦東站周邊打造1平方公里的“澧溪城”,其中居然要填埋一條河。在申報時當場遭到周浦鎮的嚴詞拒絕。周浦鎮黨委書記張長起明確表示:這里的河道只允許加深拓寬和生態綠化,一條都不準填埋。
要以水環境支撐城鎮發展建設
周浦為何要向填河說不?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鎮歷史上被稱為“小上海”,可見當年之繁華景象。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網密布,水系發達,河道是周浦鎮的命脈之所系。鎮里目前正在大力整治河道,除了要保持水清岸潔的環境面貌外,也是為了保留一幅文化畫卷的肌理。
“江南小鎮的魅力缺不了水系,如果開發商要填掉河道,我們就取消其建設的資格。”張長起一語道出了這一堅持背后的深意:通過保護恢復現有歷史文化遺產,打通水系,恢復其勃勃生機,讓周浦鎮的江南水鄉風貌自然而然地展露出來。
張長起透露,周浦鎮正在規劃一張星羅棋布的文化地圖,等水環境整治好了,周浦鎮就能將一張文化地圖付諸實踐,“今后游客來周浦游玩的時候,既可以欣賞水鄉風景,也能去老百姓家中看一看別有趣味的各式展示,或者就住在特色民宿來一番深度文化體驗,還能坐著船直達上海迪士尼樂園。”這一切,沒有美麗的水環境做支撐能行嗎?
不遺余力保留江南小鎮獨特的魅力、良好的水文資源和怡人的生態環境,周浦鎮有著自己的堅持。一條小河被填掉,看似不起眼,但會從根本上摧毀周浦鎮水系的命脈,破壞自然生態水環境,周浦鎮江南水鄉的命運可能就會發生改變。這也是為什么周浦鎮要否決“填河規劃”的真諦所在。
良好的水環境是興旺發達的基礎
周浦別名澧溪,就是因為水域資源比較豐富。周浦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良好的水環境是其興旺發達的基礎。“江南小鎮,水是靈魂。”擁有厚重歷史底蘊的周浦鎮,密布河湖網絡水系,水在建筑布局中起著重要作用,建筑又與水環境和諧相生,同時不失其功能和色彩,形成水鄉典型的建筑形制。
目前,全鎮共有700多條河道,將力爭借助今年的全市中小河道整治,使以前一些斷頭的、遭到填埋的河道恢復流通,恢復水清岸潔的容貌,保護好水環境。
因水而興的“文化周浦”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具備了歷史傳承、人文基礎、資源稟賦、產業支撐。有悠久歷史的周浦鎮,曾涌現出以傅雷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保留著永定寺、浙寧會館等一批歷史文物建筑,“浦東宣卷”“楊氏針灸療法”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也在此傳承。這份人文底蘊是周浦鎮獨特的資源稟賦,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
就在去年底,在征得傅雷后人同意后,周浦鎮啟動傅雷專項基金,聘請“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主持傅雷舊居及周邊地區、棋桿村百年老房“絞圈房子”的保護修繕工作。
按照初步規劃,不單傅雷居住過的西廂房將得以修繕,周邊區域也將得到整體保護。目前,圍繞著傅雷舊居的“一撇一捺”區域,周浦鎮正抓緊制定詳細的保護規劃。“一撇”,即傅雷舊居及周邊一片將完整地保留下來,面積2000多平方米;“一捺”則是周市路往南,年家浜路北側一帶。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年內啟動,幾百米范圍內還將同時新建傅雷紀念館和傅雷廣場等,使傅雷文化元素融入周浦鎮的建設發展和整體環境之中。
周浦鎮最東邊的旗桿村,兩處比石庫門年代更悠久、樣式更地道的上海本地特色民居——“絞圈房子”已被列入浦東新區文物保護點。這幢保護比較完好的清代民宅共有28間房,至今仍住著顧家的多位老人。推開老宅廳堂的木窗,不遠處就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浜,兩岸種著四季桂、桔子樹,盛夏時節河中央開滿野生睡蓮。
城市要為生態留白
閆海超
一座城市的規劃建設,是需要不斷添磚加瓦增加稠密建筑,還是需要適當為生態“留白”?顯然,周浦鎮選擇了后者——河道只允許加深拓寬和生態綠化,填河建房在這里行不通。
保留河道舍棄高樓,周浦鎮生態建城的背后,一方面正是執政觀念和發展理念的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更是百姓對生態環境改善的需求。
“江南小鎮的魅力缺不了水系。”與水相依、臨水而建、因水成鎮、枕水而居,可以說,水是江南小鎮的靈魂,是水鄉城鎮恬淡、靈秀的自然特色和地方特征。
自身獨特的水鄉風貌,被周浦人視為不可多得的財富,視為區域發展的重要根基。保護好當地的水系和水質,是周浦人的重要任務,因為良好的水環境是周浦鎮興旺發達的基礎。
以生態立城,努力打造生態宜居之城的周浦人深諳其中的道理,生態就是資源,生態投入就是對未來最大的投資。從長遠來看,這既是周浦鎮轉型發展的方向,也是城市未來接力發展的目標。“留白”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人們在城市建設的進程中,需要越來越多的生態留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