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錯真不能怪"海綿"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硬質路面比例不斷提高,在城市里“看海”的新聞變得不再新鮮。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海綿城市,能否徹底改善“看海”的現狀?軟性城市的建設依然面臨挑戰。
海綿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城市“看海”并未消除
隨著城鎮化的腳步,城市水體面積不斷減少,汛期來臨時,江河水位和潮位高漲,雨洪無法自排,城市內部的水體又無法調蓄,導致城市內澇災害嚴重。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海綿城市”的發展理念。2014年10月,住建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試行),標志著海綿城市的建設方式將成為今后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統計,截至2017年4月,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已建設面積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資約544億元,全國已有370個城市提出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
然而,在海綿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之時。今年入夏以來,“看海”的新聞仍層出不窮。
6月10日,南京突降暴雨,從早上6點多一直持續到中午11點,雨水仍在下著,持續近5個小時的暴雨讓南京全城的道路都不同程度的積水,全城“看海”。人們戲稱,河海大學名副其實,竟可以撈魚。
這么看來,那些開設游泳課的大學真是有先見之明
雖然粽子會分咸甜,但是看海大家都是一樣的啊~
越來越多的公眾走到遲疑的一方,為什么都在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暴雨時期城市里“看海”的現象卻并未消除呢?
“海綿城市”哭訴:這鍋我不背
這不是寶寶的鍋,寶寶不背
專家表示,“海綿城市無用論”和“海綿城市萬能論”的觀點都不可取。建設海綿城市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一是建成需要時間,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幾十年的基礎設施欠賬需要一段時間來還,二是海綿城市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外洪入城造成的看海問題,也不存在沒有標準的設施,即使解決黑臭和內澇問題也是有標準的。因此,期待海綿城市在短期內能夠達到群眾期待的眾多目標是不現實的,需要政府部門、各行業專家、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政府、行業要努力,只爭朝夕;老百姓也要降低期望值,從我做起,從不向雨水管道傾倒污水、泔腳做起。
誤區一:沒有深刻理解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質,不能將其歸結于一個簡單的項目或者工程。
海綿城市是從城市降雨徑流進行綜合管理角度來描述的一種城市形態和建設模式,是指現代城市應該具有像海綿一樣吸納、凈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海綿城市建設就是通過城市規劃管控把一系列系統的東西對雨水的徑流進行有效管理,恢復自然、恢復水文的生態本底,達到海綿城市恢復生態、涵養水源、提高水文化、提高水安全的多重目的。本質上說這是生態文明在城市建設中的表現,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理念和新方式。它不是一個工程,不是一個項目,不是下沉式綠地也不是透水鋪裝,是一個理念和方式,要把這種理念植入到城市開發建設中去。
誤區二:對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難度認知不足,從時間和效果期待上提高了公眾的預期。
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的海綿城市建設普遍涉及數百個改造與新建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運行評估,涉及到規劃、給排水、建筑、道路、園林、水利等多個專業。不僅項目數量大、協調難,還必然涵蓋各種灰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基礎設施的選擇和合理組合,甚至還可能涉及河道、湖泊的綜合整治,如何盡快、有序地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加強各個專業間的協調融合,科學、有序、全面開展各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設計及施工建設,是一項異常緊迫又有很大難度的工作,不能寄希望于短時間海綿城市就建成并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海綿城市建設有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和達到預期效果。
誤區三:海綿城市的建設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城市“看海”現象。
人們對海綿有直觀認識,建設海綿城市就是恢復城市的海綿體功能,使其像海綿一樣吸水、蓄水,從而起到對降雨削峰、錯峰、滯峰的作用,有效緩解內澇的作用,但對于外水入城幾乎沒有作用,今年眾多城市看海很多的是由于外洪入城造成的,馬路上撈魚,魚本來是河里,不是降雨中的,它的隨著河道中的洪水進入城市。海綿也有飽和的時候,因此,海綿城市在建設工程設施時是有標準的,在標準內可確保有效。海綿城市的本質是恢復城市生態本底,即使在原有生態本底下,也不可能不出現洪澇現象,所以我們不能將是否發生內澇作為海綿城市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對于極端強降雨帶來的城市內澇,我們必須冷靜分析,絕不能就此對海綿城市建設橫加指責,甚至是簡單地否定。
誤區四:對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綠色與灰色海綿、內澇防治與城市防洪等基本概念和關系的認識模糊
通俗來說,海綿城市建設包括:1)分散式綠色基礎設施系統;2)城市管渠調蓄池系統;3)城市河湖水系系統。海綿城市絕不是簡單的等同于低影響開發系統,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不能片面夸大低影響開發的功能和應用范疇,忽視或者否定灰色基礎設施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充分認識到海綿城市的系統組成,實現“自然與人工”、“灰色與綠色”、“地上與地下”、“源頭與末端”、“蓄與排”的有機結合才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到海綿城市解決不了城市防洪的問題,只能解決排澇除險的問題,例如今年湖南長沙橘子洲出現的穿洲現象,已經是極端情況下區域性的城市外河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的城市防洪問題了,不是簡單靠局部的海綿城市就能完全解決的。
海綿城市建設新思路
一要擴展系統性——橫縱協調;
二要提高適應性——因地制宜;
三要落實多樣化——活用標準化的具體技術;
四要推廣模塊化——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
五要加深冗余度——多層次保障城市海綿的抗澇能力;
六要普及智慧化——善用信息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協同自然與城市的多種關系。
總結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海綿城市建設也不能急,必須吸取教訓,不斷創新。雖然困難重重,我們都應該為之不懈努力,使城市更像一個有活力的生命體,那才是我們真正的家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