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長江水源地:讓5億人喝上干凈水
“姚博士,我們進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了嗎?是一級還是二級?上面有沒有顯示風險源?”連日來,第一財經記者隨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的車輛到長江經濟帶沿線各地檢查時,每駛近一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督查組副組長、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區域處處長史慶敏都會這樣大聲地問。
在行駛的車上,來自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的博士后姚延娟也總是拿著她的Pad不停地看。她告訴記者,上面安裝的是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專門組織研發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現場巡查衛星遙感支持系統”,可為現場執法人員提供定位、測距、可疑風險源提示、路線指引、收錄和導出現場檢查信息等支持。
督查人員通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現場巡查衛星遙感支持系統檢查。攝影/章軻
9月上中旬,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下稱“專項行動”)3個督查組赴11省份督查。第一財經記者在隨行采訪中了解到,各地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逐一建立了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方案,清理整治環境違法問題,在讓當地百姓喝上清潔安全飲用水的同時,也保證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專項行動中的新“武器”
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個省市,養育著全國40%的人口,支撐著全國40%的經濟總量,是我國除沿海開放地區以外,經濟密度最大的經濟地帶。
但同時,長江經濟帶也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面積雖只占全國的21%,但廢水排放總量占全國的40%以上,單位面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至2.0倍。
在這條經濟帶上,許多省市的飲用水直接取自長江,飲用水安全關系到沿江5億多人的健康。保護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先決條件和筑底工程。
2016年5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環境保護部啟動了專項行動,目標是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到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長江經濟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務,進一步提高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專項行動中用上了新“武器”——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巡查系統。姚延娟說,飲用水水源地中,可能有許多影響水質的風險源,包括點源類風險源,主要是工業企業。另一類是流動類風險源,包括車輛、船只等。還有非點源類的,如分散的居民點、農村的面源污染等。而通過衛星遙感就可以提取這些風險源,并對這個飲用水水源地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
“有了這個系統,你就能直觀地看到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一級、二級的邊界和自己所在的位置,發現和判斷可疑風險源是否違法占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而在以前,到保護區檢查,除了看路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處在保護區什么位置。”姚延娟說。
記者看到,在這個Pad上,不同類型的風險源和一級、二級保護區的邊界都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姚延娟稱,目前這個系統已經做成了全國一張圖,指針移到某一個省市,當地的飲用水水源地就顯示出來了,里面潛在的風險源也一目了然。這能為現場執法檢查提供“靶向指引”,是區域環境執法的一個有力工具。
上述系統通過定期對水源保護區開展衛星遙感比對,篩選出存在可疑環境違法問題的水源地,目前已研發了網頁端和手機端兩個版本。“其實,不光是水源地,其他區域性的環境執法,也都可以用這一思路來提高執法效率。”她說。
除了這個巡查執法系統,還有一個易被常人理解的“武器”就是微信工作群。
截至今年6月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源保護區內仍有107個環境違法問題未完成整治,其中四川省相關地市占30個,問題數量居全國之首。這讓部、省、市的相關官員們很著急。
7月中旬,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專程赴四川督辦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的整治。在片區座談會上,翟青提議,由他和四川省副省長楊洪波共同擔任群主,建立一個“四川飲用水水源地工作群”,專門用于四川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的溝通信息、了解情況和調度進展,將四川省12個相關地市分管市長拉進了群。
根據要求,12城市分管市長每周五要在群里通報進展情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違法問題逐一解決。
這之后,四川各地市整治行動更加積極主動。在建群的當天,資陽市就啟動了老鷹水庫一級保護區范圍內最后一個項目的整治,并于次日全面完成整治任務。南充市連夜請來專家商討分析,研究加快推進整改任務。
“飲用水源安全是一個環保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的整改早一天完成,老百姓飲水安全隱患就能早一天消除,在這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我們決不會推脫。”樂山市委書記彭琳說。
史慶敏介紹,四川省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已“后來居上”。截至8月底,該省飲用水水源地的120個問題完成109個,完成率90.83%,清理整治進展在11個省市排序中位居第五。
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在湖北荊州督查。攝影/章軻
水源地保護中的“硬骨頭”
長江經濟帶沿江各地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沒有得到真正的保護、飲用水安全到底如何?這是記者在跟隨采訪時最為關心的問題。
環保部2016年公布的監測結果顯示,長江干流總體水質較好,但部分支流污染嚴重,部分飲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隱患,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江湖關系緊張,部分地區生態問題突出。
去年以來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在對各地的督察反饋中,也都提到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存在的問題。
在給湖北省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任務清單中,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到,“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不足”。與2013年相比,2015年長江湖北境內32條支流83個可比斷面中,Ⅲ類及以上的斷面比例下降3.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2.4個百分點,呈現“好水變少、差水增多”的趨勢。
在長江經濟帶中,湖北省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
長江干流湖北境內共有88個飲用水水源地。中央環保督察組稱,這些飲用水水源地中,有23個鄉鎮水源地尚未劃定保護區。“截至督察時,長江干流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還存在220個違法違規設施或項目。”“咸寧、恩施兩市(州)50個非法碼頭全部位于自然保護區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
在向貴州省反饋督察情況時,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到,“安順市普定縣違反《水污染防治法》,同意在火石坡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建設興東民族健康產業園。”“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水庫是貴陽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清鎮農牧場違法在紅楓湖二級保護區建成14棟別墅共計9500平方米,直到督察組進駐后,貴陽市政府才組織強制拆除。”
一位公安人員在貴州省遵義市水泊渡水庫取水口附近巡視。攝影/章軻
此外,“貴州龍里經濟開發區谷腳片區位于貴陽市汪家大井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未按照要求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涉水企業違法排污時有發生,給飲用水安全造成風險。”
在向安徽省、湖南省、江蘇省和重慶市等地反饋督察情況時,中央環保督察組也多次提到了當地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存在的問題。
比如,安徽省“淮南市姚家灣排污口位于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環境隱患突出。”湖南省“常德珊珀湖2013年確定為飲用水備用水源地,但相應管理不到位,一些養殖企業持續投肥養殖,導致湖水水質長期為劣Ⅴ類。”江蘇省“長江江蘇段分布有3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抽查12個,8個存在環境違法問題”。重慶市“有16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未采取隔離措施,12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碼頭等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部、省、市聯手“過篩子”
“如果連群眾飲用水的安全都保證不了,那還能干什么?”2016年10月19日,在重慶市召開的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現場會上,翟青嚴肅地說:“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環保部會一抓到底。”
一年多來的專項行動,部、省、市聯手,“過篩子”般地檢查各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落實情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否依法劃定,在保護區邊界是否依法設立地理界標和警示標志;清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等。
在武漢市,始建于1980年的余家頭水廠服務人口110余萬人。雖然多年來該水廠一直保持著水質達標率100%的紀錄,但水源地仍存在著不少環境安全隱患。
武漢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由于余家頭江灘水域資源優厚,建水廠前就設立了多個船廠、港口、碼頭和砂場,還有水上漁家、捕魚網具、畜牧養殖、圈地種菜、生產和生活污染。
2015年12月28日,環保部下達通知,對余家頭水廠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建設碼頭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要求在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
武昌區政府黨組成員李遠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督辦要求,武昌區“掛圖作戰”,依法對余家頭水源保護區整治范圍內的砂場經營戶、碼頭業主、違章建筑下達整改違法行為法律文書,先后開展了5次大型綜合執法,拆除違法建筑10500平方米。對不按時搬遷的碼頭單位,依法執行清障令,斷電、斷水、斷路和水上封航禁運。同時對搬遷拆除的碼頭單位和砂場,給予合理補償。
武漢市輝騰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漢中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單位,此前在余家頭水廠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建設有大型渣土水運臨時專用碼頭,拒不執行環境行政處罰。
武昌區環保局分別給予這兩家公司停止違法建設、罰款39萬元的行政處罰,區政府依法下達了關閉碼頭的行政處罰決定。區人民法院下達強制執行裁定書,組織了強制執行。檢察院提前介入,調查涉嫌失職瀆職單位公職人員和行政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去年6月,武昌區向環保部申請摘牌這一督辦項目。隨后,環保部華南督查中心對該項目進行現場檢查,給予高度評價。同年9月18日,環保部正式公告摘牌。
9月8日,第一財經記者在這里看到,余家頭水廠水源保護區所有違法建筑物已清除完畢,9個砂場被全部清場,灘地已完成地面平整,正逐步恢復原貌。
武漢市武昌區余家頭一級水源保護區內12個碼頭上的構筑物已全部拆完,恢復了灘地原貌,實現堤上見江,江上見灘
湖北省環保廳提供的資料顯示,自2016年專項行動以來,湖北重點就省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排查,均建立了管理檔案,共查出19個水源地保護區內存在各類環境問題62個。截至今年9月,已整治完成各類環境問題55個,其余7個環境問題整改正有序推進。
嚴格執法守住百姓“水缸”
今年3月,環保部原部長陳吉寧曾專門致信貴州省領導,指出貴州省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一些突出環境問題,細化問題共83項,包括交通工程穿越飲用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大量原住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水環境,以及部分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未隔離,保護區內仍有工業點源和養殖污染源等。
貴州全省隨即加速整改。本月12日,貴州省環保廳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二五”以來,各地市、州已累計投入治理資金20多億元,完成1800多戶原住民的搬遷,關停、取締、搬遷了17家較大規模企業,取締關停養殖戶115戶,散養戶72戶,封堵了12個排污口,架設了100多公里硬隔離圍網,還建立了1座處理能力100噸/日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和3座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貴州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最大的特色就是嚴格把關,控制污染。”13日,貴州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獲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按照《貴州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辦法》要求,保護區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須征求水源地責任政府和省環保廳的意見。田獲介紹,2013年以來,貴州省環保廳共受理征求意見1000余份,其中否決了80余份,對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項目特別是在一級保護區內的擬建項目堅決予以否決。
第一財經記者隨督查組在檢查時看到,遵義市中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精星航天電器有限公司的排污口已封堵,污水處理合格后外運至仁江河排放,該企業計劃今年底前完成搬遷;位于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航天職業技術學院419校區完成搬遷,3個排污口已封堵。
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在貴州省遵義市檢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排污口封堵情況。攝影/章軻
貴陽市紅楓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庫,被統稱為“兩湖一庫”,是貴陽市民重要的三口“水缸”。2007年,為切實保護貴陽市飲用水水源地,貴陽市成立了兩湖一庫管理局、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和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以及貴陽市兩湖一庫環境保護基金會,變“九龍治水”為“一門牽頭、合力治水”。
9月13日,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副局長王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管理局在兩湖一庫持續開展打擊非法排污、非法捕撈、違法違章建筑、破壞森林資源和非法取水“五大執法戰役”,堅持高頻次日常巡查和錯時執法,實行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凈化和生態修復等治理工程。監測數據顯示,紅楓湖水質總體評價從2013年的Ⅲ類提升到2016年的Ⅱ類,百花湖、阿哈水庫水質一直穩定在Ⅲ類。
貴州省環保廳的監測數據顯示,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總體優良,地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地表水Ⅲ類以上)多年保持100%,縣城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到99%以上。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海市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秘籍”是實行“水源地—自來水廠—用戶”的全程水質監控。
專項行動第一督查組在上海市了解水源地情況。攝影/章軻
上海市的飲用水70%取自長江,30%取自黃浦江。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建立了長江陳行、長江青草沙、長江東風西沙和黃浦江上游4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
到2016年底,上海全市已實現集約化供水,把流域型的取水水源地,變成了相對封閉的、有預處理的類水庫取水模式。這4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都已確定。目前,上海全市飲用水水源地一級區內已沒有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二級保護區內排污口也已全部關閉。
今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了水資源管理規定草案,明確將“河長制”制度化,并用法律固化了最嚴格的水資源考核制度,要求主管部門每年按照本區域河湖健康評估計劃,對骨干河道、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河道以及其他河道等做“體檢”,還可以根據保護的需要,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外劃定緩沖區,按照多源互補、互為備用、互聯互通原則建立多水源聯合調度機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