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大氣污染整治再加力量化剛性問責地方一把手
環保部首次針對秋冬季節大氣污染推出的“1+6”配套方案,發出第三支“利箭”。從9月15日起,環保部對秋冬季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展開大氣巡查,這次巡查針對的是參與到“2+26”城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企業和政府。
第一支“利箭”是今年4月啟動的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這次督查為期一年,目前已經完成第十一輪次。第二支“利箭”是,9月1日環保部啟動的對京津冀及周邊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強化督查行動。這兩支“利箭”共派出28個督查組共5600人、涉及28個城市。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1+6”配套方案核心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6個配套文件確保各項措施有效落實。而攻堅行動強化督查方案、巡查方案及量化問責規定正是6個配套文件中的三項重要方案。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有關方案已發布實施,環保督查巡查工作也正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緊張而有序地進行。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此前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就曾表示,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查是行動的“五步法”,督查是第一步,目的是發現問題,而巡查是“五步法”的重要環節,目的是核查地方對交辦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督促地方解決問題。此外,督查人員是從全國抽調,而巡查則全部是部機關或直屬單位人員。
北京京誠嘉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東表示,“目前中國鋼鐵產量還比較大,去產能而不去產量不行,一邊去產能一邊增產量更不行,去產能可以促進行業運行狀況良好,但同時也要去產量。國家通過環保督查可以把存在污染、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徹底關掉,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供需平衡,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和市場秩序,這是一大利好。”
“不過,京津冀及其周邊‘2+26’城環境問題的本質在于其產業過于集中,所以在環保督查加碼的同時,更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楊曉東說。
從最近公布的督查成效來看,截至9月14日,環保部28路督查組第十一輪次強化督查工作和京津冀及周邊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首輪次(9月1日至14日)強化督查同時完成。在對涉及“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的15366個具體任務點位進行現場核實中,督查組共發現1919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而在問題點位中,僅虛報完成整改一項就達813個(占據42%),問題最為突出。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巡查行動(今年9月15日至2018年1月4日)主要核查環境問題整改情況并“回頭看”,督查相關任務落實情況,以及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問題整改、責任落實及監督檢查情況。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環保量化剛性問責最高可劍指市委書記。
利劍高懸
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量化問責規定》,“2+26”城市強化督查或巡查整改落實情況以及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都將納入量化問責范圍。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此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量化問責著力點就是問責,秋冬季‘2+26’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形勢嚴峻,大氣治理工作不允許應付、懈怠,也不允許不作為、亂作為,只要不干事,就可能攤上事,只要不擔責,就可能被問責。這就是利劍高懸,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揮震懾作用,達到消除‘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目的。”
根據問題數量和情節嚴重程度對“2+26”城市縣(區)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黨政領導干部,以及地市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黨政領導干部實施問責。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量化剛性問責最高可劍指市委書記,在“任務型”問責中,如強化督查和巡查交辦的問題整改不力,要進行問責,如10月份后還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發現2個、4個、6個問題的將分別問責副縣(區)長、縣(區)長、縣(區)委書記。另外,通過督查巡查再發現有新問題5個、10個、15個的將分別問責副縣(區)長、縣(區)長、縣(區)委書記,地市級層面、行政區域內被問責縣(區)達到2個、3個、4個的將分別問責副市長、市長和市委書記。
“而在‘結果型’問責中,根據大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排名,位列后三位且改善目標比例低于60%的問責副市長,低于30%的問責市長,不降反升的問責市委書記。”劉長根告訴經濟觀察報,把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與市縣黨委、政府責任捆綁在一起,就可以有效調動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一層層一級級壓實責任,促使地方把工作做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量化問責目的就是要求地方真正抓實、抓細,抓出效果。”劉長根說。
“接下來要按照‘五步法’安排,環環相扣,對不落實、不擔當、不做事的要嚴肅問責。通過實施嚴格、具體、量化的問責措施,促使各級各部門真正動起來、干起來。”劉長根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同時,在環保督查基礎上,環保部將選擇10個左右問題最為突出市(區)開展機動式、點穴式的專項督察。專項督察將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名義開展,環保部具體組織實施,督察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不作為、慢作為,甚至失職失責問題,進一步厘清責任,強化問責。
9月13日,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部署京津冀及其周邊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巡查工作培訓班上表示,“1+6”組合拳具備突出重點、綜合施策、細化任務、緊盯黨委政府、調集精兵強將、量化剛性問責等十個特點。對于重點區域(“2+26”城)、重點時段(秋冬采暖期)、重點領域(散煤和“散亂污”企業)和重點問題進行重點督查,同時按照清單制、臺賬式方式,把具體任務一一落實到各個市區縣,落實大氣污染治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去產能繼續
環保強化督查、巡查行動接連加碼,環保部打出“1+6”組合拳,這在中國環保史上尚屬首次。對于鋼鐵行業及其下游相關行業來說,環保督查對其也產生了一些影響。9月21日,鋼鐵行業分析師曾節勝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環保強化督查和秋冬強化督查力度都較大,對鋼鐵企業的影響總體在預期之內,因為鋼鐵行業這么多年里,環保一直抓得比較緊,正規企業在環保上都很重視,也投入不少。從市場反饋來看,環保強化督查對冶煉行業、鋼鐵下游及加工行業影響比較大。”“現在鋼鐵的供給和需求都在減弱,鋼材利潤這么高,很多電爐會逐步投產,目前有些地區產能轉換新增產能還是蠻多的。”曾節勝說。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環保督查對于市場來說肯定是有一些影響的,供給側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供應,需求端也同樣有著萎縮的可能,比如對一些施工建筑類企業會造成一些影響。雖然最近鋼價出現回落,但仍處于高位震蕩階段。”“七八月鋼鐵期貨拉得很猛,8月鋼價基本上以上升為主,盡管9月初鋼價也有一點往上走,但因為8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已提前透支了9月份的行情,需求釋放的力度也不是很大,加上環保督查,采暖季限產等因素,鋼價自9月以來還是出現了一些回潮,10月鋼市還不好講,但總體來看趨勢不太樂觀。”王國清告訴經濟觀察報。
另外,曾節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近期鋼材庫存在逐步上升,鋼材價格呈下降趨勢,期貨跌得多,現貨跌得少一些,反映市場預期不太好。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對鋼鐵供需兩方面都有影響,目前對供給的影響是否大于對需求的影響還不好評估。從近期的宏觀數據來看,四季度基建和房地產等主要用鋼行業對鋼材的需求呈減弱態勢。”
在環保督查力度加大的同時,地方企業也要積極配合督查行動。“環保督查巡查不僅要查企業環保設施是否健全,而且要查企業運行效率和達標率以及企業環保整改任務完成情況,作為企業就要認認真真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落實整改任務。”楊曉東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