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管理何時走上互聯物聯之路?
我國的固廢管理工作正在向著信息化方面加快推進,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可清楚掌握全國固廢的產生和經營情況。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崔煜晨
“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被寫入十九大報告,這是首次將固廢處置寫入黨代會的報告中。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主任凌江認為,這意味著決策層對固廢處置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國目前的固廢管理工作特別是信息化水平,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他表示,在固廢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必須處理好政府的管理和市場運作之間的關系,政府的工作必須有利于市場化運作,同時市場化運作也必須保障綜合管理、安全管理的需要。
那么,信息化對固廢管理有何作用,政府和企業目前分別做了哪些有益嘗試?
在近日由清華大學互聯網研究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中國環境報社主辦,以及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等承辦的“互聯網+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上述問題得到了與會嘉賓的深入探討。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固廢管理
底數不清、去向不明,信息化系統有助摸底生產經營情況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強化固廢管理,以產生量統計為例,可實現數據精確采集與實時傳輸,能夠為固廢管理頂層設計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底數不清、去向不明是我國固廢管理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介紹說,目前除城市生活垃圾有較為可靠的計量統計,工業固廢、農業固廢和危廢等產生量,不同口徑的統計均存在較大誤差。
比如,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大,2007《中國環境統計年鑒》發布的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數據為17.6億噸,而同年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得出的數字是38.5億噸,兩個數字的誤差達到20億噸。
2014年《中國環境統計年鑒》的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3633.5萬噸,而有關專家根據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中危險廢物的合理比例估算的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超過9000萬噸,兩個數字相差超過兩倍。
“應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強化固廢管理。”劉建國認為,以產生量統計為例,可實現數據精確采集與實時傳輸,能夠為固廢管理頂層設計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凌江介紹說,目前我國的固廢管理工作正在向著信息化方面加快推進,環境保護部固廢管理中心建立了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清楚掌握全國固廢的產生和經營情況。
記者通過查閱發現,這一系統包括固體廢物進出口業務、轉移和申報登記、經營許可證年報填報、產生源填報、危險廢物出口和危險廢物事故應急等子系統,基本覆蓋了固廢管理的主要特點和要求。
其中,危廢管理是重頭戲。“系統特別設置了危險廢物出口和危險廢物事故應急子系統,能夠查詢到危險廢物從源頭到末端的所有信息,使危廢應急得到保障。”凌江指出。
率先采用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的四川固管中心主任于偉安表示,通過一年的實踐,已經感受到互聯網技術在固廢系統中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在環保部門的監管中,互聯網技術真正起到了助推器和倍增器的作用。
掌握固廢處置全過程
收運轉移均有監控,幫助政府進行有效的決策管理
●利用物聯網與大數據校核廢物產生、運輸與處理及利用量之間的匹配關系,實時監測污染物排放水平及資源能源回收效率,能為合理補貼、嚴格監管和精準治廢提供依據。
目前多數省市已經使用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并且初具效果。以四川固廢管理信息系統為例,記者發現在系統的危險廢物管理頁面,可以調閱每個地區、每個危廢企業的接收量、經營許可證、月報、季報、年報等信息,一目了然。
截至目前,四川已經有77家危險廢物經營企業在全國系統中完成注冊,每月月報均能送達。同時,有3507家危廢產生企業在四川的自建系統中完成注冊。
于偉安介紹說,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夠幫助政府進行有效管理,系統可以對固廢的產生、儲存、利用基本情況進行綜合歸納,還有助于管理部門掌握固廢產生后的整個流程信息。
比如,在固廢收運方面,也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追蹤廢物運輸去向,確保去向合規合法,避免弄虛作假,合理規劃收運路線。
凌江表示,在這一系統中,轉移電子聯單的應用在確保固廢去向的同時,還使各項手續化繁為簡。
以前,跨省固廢轉移,企業需要進行層層申報、對接,對是否具備資質,應急預案、押運人員等問題審批程序繁瑣。現在利用系統只需要相關資料準備齊全,一鍵完成,企業可以馬上進行轉移。
于偉安也表示,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管理子系統已經在四川得到全面執行,現在一鍵一按,環境保護部、各地環保部門和企業間實現了互通互聯。
在四川,不僅采用了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還自建了“千里眼工程”。在這一系統中可以直接看到固廢企業生產車間,24小時連線監控。
于偉安現場打開一個頁面,是四川一家家電拆解公司仁心科技,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工人正在拆解冰箱壓縮機。“四川有5家家電拆解企業,每年拆解量達到600萬臺,資金補貼達到4億元。”他說。
對此,劉建國表示,利用物聯網與大數據校核廢物產生、運輸與處理及利用量之間的匹配關系,實時監測污染物排放水平及資源能源回收效率,與設施歷史數據和同類設施比較判斷數據可靠性,能夠為合理補貼、嚴格監管和精準治廢提供依據。
信息化平臺需企業參與
企業搭建服務平臺,可打破管理障礙,有效對接資源
●以區域為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應進一步深化,無論企業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個人,其有處理或回收需求時,都應得到便捷操作,這值得探索。
“與其他行業產品需要銷售渠道不同,固廢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過程中,企業最需要的是技術和服務。”凌江認為,未來還要建立一個共享平臺,為固廢資源化技術服務提供交流。
據介紹,在全國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具備管理功能的基礎上,他們正在探索開發服務功能,以服務于企業。另一方面,可以以企業化的方式來建立交易的平臺,并與管理平臺進行有效對接。“這樣能夠打破一些管理上的障礙,可以有效地應用起來。”凌江表示。
現在,已經有不少企業率先行動了起來。比如,桑德環衛正在利用“互聯網+環保”的理念,改變著傳統的環衛模式。“云計算平臺基于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了環衛大數據,對環衛作業流程進行優化,隨時根據數據的反饋和運算對環衛作業環節進行調整,增進效率、降低成本。”北京桑德新環衛投資有限公司總監韓迎娣介紹說。
未來,桑德還將從“自己動手”向提供服務轉變。一方面將環衛服務和再生服務的結合,另一方面以環衛模式為基礎,將生活垃圾和再生資源結合,最終以這兩種融合為核心,延伸出供應鏈和社區服務一體的綜合城市服務模式。
“以區域為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應進一步深化,無論企業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個人,其有處理或回收需求時,都應得到便捷操作,這是值得探索的。”凌江認為。
在江蘇蘇州,一家名叫易廢網的網站,正在為產廢企業提供者信息服務。據了解,產廢企業可以通過平臺將需要處置利用的信息發布出來,平臺會將信息推薦給相匹配的處置利用企業,暢通了兩者的對接。
另一家再生資源利用服務平臺“綠貓”網則聚焦家庭垃圾分類回收,通過APP等軟件設備,可以實時呼叫回收車上門服務。平臺的物流可以納入信息化監管,垃圾的去向、動態實時掌控,形成了完善機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