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治氣攻堅用上新式“武器”
“你看,這是我拍的鄭州的藍天,絕對沒有美圖過。”河南省環保廳宣教中心教育科副科長彭輝向記者展示她手機中的圖片,圖片里鄭州的天空碧藍如洗。
彭輝說:“今年河南的空氣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藍天,有時候晚上還能看到點點繁星。”
據了解,截至2017年12月24日,鄭州市優良天數199天,同比增加43天,比年度目標(189天)多10天;PM10累計均濃度1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PM2.5累計均濃度69微克/立方米,2016年同期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鄭州能夠藍天常現,除了環保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外,科技技術和先進設備的使用也為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遙感“把脈”汽車尾氣
“截至2017年12月,鄭州市保有機動車340萬輛,其中柴油車35萬輛,國三標準的柴油車是8.5萬輛。經過檢測,我們發現汽車尾氣是鄭州市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占比23%,而在重污染天氣時,汽車尾氣則達到27%。值得注意的是在尾氣污染中,柴油車在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方面的排放占90%和70%。”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書記馮保合說。
為了準確把握鄭州市車輛污染,特別是查處超標排放重型柴油車和劣質油品的情況,鄭州市在城市重點路段——三環路和四環路之間設置了10套獨特的“電子眼”。這10套“電子眼”就是固定遙感監測檢測設備,這些遙感監測設備被固定安裝在檢測路段,無人值守連續運行,利用光學原理遠距離感應,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檢測出車輛尾氣排放的CO、CO2、HC、NOX,同時還可以記錄下車牌號碼,檢測數據直接發送到監控中心的監控平臺。
據介紹,鄭州市目前采取固定式遙感檢測與人工道路抽檢相結合的方式,當遙感檢測出車輛排放不合格的情況下,交警將有針對性地對車輛進行攔截,由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工作人員進行二次檢測,如果還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即超即罰。
在鄭州市隴海路監測點,記者看到遙感監測設備和現場人工路檢人員,在零度以下的天氣里,路檢人員爬進車底將檢測設備接到排氣管上,隨后檢測結果就出現在電腦上。
馮保合介紹說:“從2017年9月14日我們將遙感監測投入使用時起,截至2017年12月12日,共抓拍車輛242余萬輛次,其中,大車10.5萬輛次,超標3.3萬輛次,超標率為31%,對符合處罰條件的123輛3.5噸以上柴油車進行登報公告,并按照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罰款5000元。”
建筑垃圾車可“自潔”
建筑垃圾運輸帶來道路揚塵的情況由來已久,為了保證渣土運輸車輛的密閉,鄭州市采用了加頂蓋并且使用清潔能源的渣土運輸車。
“我們現在在工地上用的運輸車,全部是硬頂密閉、液壓舉升的,也就是我們在車上加了一個硬的蓋子,在把建筑垃圾放進車斗時用液壓打開,裝滿后合上頂蓋,頂蓋必須牢牢壓實了車才可以開。”鄭州市4號線會展中心地鐵站工程負責人說。
此前,類似加頂蓋的建筑垃圾運輸車在其他地方已經出現,但是鄭州市的這種建筑垃圾運輸車卻有所不同。據介紹,這種建筑垃圾運輸車自帶噴霧裝置,噴霧裝置設置在輪胎部位和頂蓋位置,當運輸車駛離工地時噴霧裝置將對輪胎和路面進行噴灑,具有“自我清潔”的作用。
鄭州市建筑垃圾運輸車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使用液化天然氣(LNG)做燃料,450公斤的燃料可以跑260公里。據記者了解,一輛新型建筑垃圾運輸車造價在45萬元左右,其運力與柴油車不相上下。據介紹,相比使用柴油的運輸車,這種新型的運輸車尾氣排放的氮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分別減少72%、39%和90%。
此外,這種運輸車上還配有智能管控系統、北斗定位系統和監控視頻。智能管控系統可以對超速、偏離路線的車輛進行報警和限速。新型車輛北斗終端斷電后能夠延時報警,同時通過視頻監控查看車輛位置,為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查處提供精準信息。
據介紹,目前鄭州市區有清潔能源車輛929臺,其中硬頂密閉、液壓舉升、自帶噴霧裝置的智能環保車輛近364臺。所有車輛全部接入大數據監管平臺,實現實時動態監控。
此外,鄭州市還依托大數據監管平臺開發了手機APP,輸入車牌號后,馬上就可以掌握車輛是否經過核準、是否辦理雙向登記卡等信息,包括車輛位置信息等都一目了然,為執法工作提供高效、精準的信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