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攻堅 保衛藍天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和領導下,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的藍天保衛戰全面打響。
“大氣十條”實施4年多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扎實工作、攻堅克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全面實現“大氣十條”確定的各項目標,向人民群眾交出了合格答卷。頭頂上一年一年多起來的藍天,來之不易。
“大氣十條”收官之際,本報記者近日深入治霾主戰場,探訪大氣污染防治進展。在治污攻堅戰的火熱實踐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治理大氣污染、讓人民群眾呼吸清新空氣的堅定決心,看到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污染防治攻堅,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非常明確,關鍵在于行動。讓我們共同奮斗,收獲更多的藍天幸福感!——編者
綠色焦點
◆劉毅孫秀艷寇江澤趙貝佳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十條”。一場艱苦卓絕、影響深遠的藍天保衛戰,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全面打響。
4年多來,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大氣十條”收官之際,本報記者赴河北滄州、河南安陽、山東德州、山西太原等地深入探訪。這些城市是治霾攻堅主戰場,去年被列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
領導干部切實繃緊了環保這根弦
各地黨委政府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主動性顯著增強
安陽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如今要見他們的局長一面,很不容易。
安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戚紹斌,大部分時間都在環保局辦公。他分管環保,市里的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環保局。“我80%的精力在抓環保。”戚紹斌對記者說。
記者在安陽采訪期間,正趕上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持續并加重,灰蒙蒙的霧霾籠罩大地。1月16日零時,安陽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升級為紅色。全市1394家涉氣企業,只允許65家生產。當天晚上,市委書記李公樂坐鎮指揮,市長王新偉和戚紹斌現場督查排污企業,直到凌晨4點多鐘,這次重污染過程的高峰過去,他們才松了一口氣。當晚,安陽市區5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沒有出現空氣質量指數“爆表”現象。
對治霾不力的后果,安陽有著切膚之痛。2014年11月,環保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約談了安陽市政府主要領導。2015年6月,環保部發布通知,解除了對安陽市大氣污染問題的掛牌督辦。安陽從此一微克一微克地“摳”PM2.5,環保成為領導干部們繃得最緊的一根弦。
“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各省(區、市)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通過動真碰硬的中央環保督察等有力舉措,層層傳導壓力。
記者在各地采訪時了解到,如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得到有效落實,各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黨政領導重視、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起來了。”河南安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環保局局長郭虎江說。
前幾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頻發,影響了公眾對全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感受,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焦點和難點。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所謂“跨年霾”,甚至讓一些人對“大氣十條”實施效果產生懷疑。
聯手向污染頑敵宣戰。2017年8月,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京津冀、山東、山西、河南等6省(市)政府,發布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這份長達143頁的行動方案,為“2+26”城市一一制定了詳細“作戰計劃”。此外,還制定了強化督查、巡查、專項督察、量化問責、信息公開、宣傳報道等6個配套方案,打出了“1+6”的強力“組合拳”。
壓力迅速傳導,攻堅行動戰果明顯。“組合拳很管用。例如,重污染天氣的預警級別提升一級,由環保部統一下調度令等等。”太原市環保局局長竇力奮對記者說,“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5日,太原重污染天氣總共只出現7天,同比減少23天,下降77%,而且污染峰值顯著降低。老百姓對空氣質量改善,有強烈的獲得感。”
排污大戶嘗到綠色發展甜頭
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持續推進,污染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環保部的督查組、巡查組,還有省里、市里的檢查組,前期督查時指出我們工作的疏漏,我們及時整改到位了。公司也不斷自檢,找出差距,加大對環保的投入力度。”指著不遠處的全封閉煤棚,山東德州金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谷文斌告訴記者,“光這個設施,就花了1個多億。”
沒有“傷筋動骨”,何來“脫胎換骨”?環保紅線倒逼企業治污減排、轉型升級。記者看到,各地的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持續推進,污染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地處城市建成區內的安陽鋼鐵集團,是當地的排污大戶。1月17日,安陽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第二天,記者隨環保部強化督查組趕赴安鋼集團,督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情況。
按照應急預案,安鋼集團的高爐和燒結機要停產、限產,二氧化硫、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在達標基礎上削減30%以上。督查組仔細檢查了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基站,調出了歷史排放數據,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抓好環保,被安鋼人視為一場“生存保衛戰”。2017年,安鋼在上年僅有微利的情況下,咬著牙投入30多億元,實施新一輪環保提升規劃,目前焦爐煙氣治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廠區內投資8.1億元的燒結機脫硫脫硝設施高高聳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2月底將投入運行。
“環保就是安鋼的命!行業內最先進的環保技術是什么,我們就用什么。目前,我們正在將脫硫技術設施由濕法改為干法,雖然成本會增加四成多,但排放遠遠低于國家的特別排放限值。”安鋼集團副總經理郭憲臻說,加強環保等舉措規范了鋼鐵市場秩序,淘汰了差的企業,2017年是安鋼建廠60年來經營業績最好的一年,嘗到了綠色發展的甜頭。
“我們去年農歷正月初七,就請來清華大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單位的26名環保專家。他們給鋼鐵、水泥、焦化、玻璃等12個行業提出深度減排指導性意見,隨后圍繞76家重點涉氣企業,量身定制了全面提標改造、轉型升級的方案,‘一廠一策’深度治理,預計總投入66個億。”河南安陽市工信委副主任郝魁生說,“企業承擔著治理污染、達標排放的主體責任,一個企業環保過不了關,只有死路一條。”
強化環保,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去年以來,以“2+26”城市為重點,全國清理整頓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家,在明顯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推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在狠抓‘鐵腕治污’、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同時,經濟增長并沒有像一些企業或群眾預想的那樣受到影響,而是不降反升。”山西清徐縣副縣長武曉俊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的財政報表,“2017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7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1.04%,比上年增長25.88%。”
治霾主戰場迎來科技尖兵
1500名專家和技術人員、28支跟蹤研究團隊駐點研究
1月16日上午,一場“霧霾會診”在山西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舉行。
針對1月12日~15日太原空氣污染過程,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8個單位的專家,分別就空氣污染現狀和預測、氣象條件、污染成因以及重污染應急對策等做出分析,會商對策。他們都是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太原市跟蹤研究工作組成員,去年10月份以來一直在太原駐點研究。工作組的負責人是中國環科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研究員。
跟蹤研究工作組分析指出,太原被列入“2+26”城市,治污措施嚴厲,但同處太原盆地的晉中市、呂梁市沒有列入,這三個市同處一個盆地,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應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這一建議得到了山西省政府的積極回應。”中國環科院大氣所研究員、固定源室首席專家薛志鋼高興地告訴記者,1月24日,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對太原、晉中、呂梁三市政府發出應對重污染天氣調度令,決定1月25日至2月2日,在太原及周邊地區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措施。
“工作組的科研支撐,給了太原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降低了污染排放水平,推動了空氣質量改善。”太原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夏玉林表示。
自去年10月份起,治霾戰場迎來科技尖兵。1500名專家和技術人員、28支跟蹤研究團隊,進駐“2+26”城市。他們全力以赴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關研究,協助各地制定“一市一策”“一廠一策”的治霾作戰方案。
“2+26”城市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差別很大,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需要有的放矢、精準打擊。柴發合表示:“很多城市都苦于有想法、沒辦法,大氣污染防治聯合攻關,不僅要研究區域層面通用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也要為各城市防治措施落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下去這么多專家,與地方密切合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柴發合說。
馳援德州市的,是上海環科院李莉教授牽頭的團隊。“陵城藝術中心顆粒物濃度晚7點后持續高值,來自區域揚塵,提醒網格注意”“禹城局地污染嚴重,必須引起重視”……1月11日下午,每周四的重點會商會上,上海環科院王紅麗博士等專家,作出了細致分析及診斷。
這些意見建議怎么變成切實的治理措施?“我們和協助市長分管環保的于松巖副市長有個約定,每次會商如果有重要問題,就在會商紀要上用粗體加黑特別標注出來,上報給他,他會立即批辦。”德州市環保局大氣科科長張培勇告訴記者,德州市充分尊重專家意見,每條意見都要“開花結果”。大家為了頭頂上的藍天越來越多一起忙碌,德州從來沒把專家組當外人。
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深水區
必須通過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結構等舉措,打贏藍天保衛戰
“空氣質量比前幾年好太多了,這么多藍天,往年想都不敢想!眼看著街邊的小作坊被拆除、小廠子有了環保設備,這都是藍天保衛戰的好成果!”滄州市運河區居民張軍感慨道。
“這個冬季的藍天讓人打心眼里暢快”“空氣中沒有刺鼻的味道了”“出門戴口罩的人很少了”“藍天有時美得讓人難以置信”……從河北到河南,從山東到山西,記者采訪了多位居民,他們對空氣質量改善普遍都有獲得感,藍天幸福感逐步增強。
“‘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從中央到各地、各部門,都采取了很多強有力的措施,花了很大力氣,治理燃煤、工業污染、機動車排放和施工揚塵等污染源,實現了第一階段的目標。”安陽市跟蹤研究工作組負責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俊華表示,“‘大氣十條’確定的大氣污染治理思路和方向是對的,執行和保障措施有力,效果很明顯。”
環保部1月31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在全面實現改善目標的同時,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2017年,74個重點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73.4%,比2013年上升7.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2013年減少51.8%。
治污攻堅戰這一戰績,是在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總量以及汽車保有量顯著增長的情況下取得的,殊為不易。“大氣重污染天數顯著減少,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世界大氣污染治理進程中也前所未有。”李俊華認為。
1月13日至2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一次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這次污染過程持續了八九天,主因是遇到了一次非常不利的氣象過程。”柴發合分析說,“與2013年1月份連續重污染天氣過程相比,氣象條件甚至比那時差。但從京津冀地區看,這次總的污染水平下降了五六成,污染程度顯著減輕,北京當時污染很嚴重,這次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
“‘大氣十條’的實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應當進一步強化目標導向:在2030年前總體要求空氣質量達標,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制定不同階段的達標時間表,通過時間表倒逼污染防治措施加強。”柴發合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慢慢進入攻堅區、深水區,難度越來越大,后面要圍繞科學化、精準化來制定控制措施。必須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調整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運輸為主的運輸結構,打贏藍天保衛戰。
“雖然空氣質量在改善,但我們也看到滄州排放量巨大的基本面沒有變,加上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壓力增加,未來的治污攻堅難度會越來越大。”滄州市環保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俊華表示,未來的環保工作,仍然需要“自掃門前雪”,同時加強區域協作。
郭虎江對記者說:“安陽的大氣污染防治正在由治標向治本轉變,由淺水區進入深水區,產業、能源、交通結構都在加速調整,2018年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
“大氣十條”順利收官,我們還需再接再厲,打好接下來的藍天保衛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