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多跑路 企業少跑腿
目前,福建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已生成20萬條左右的產廢貯存信息,平臺可對接省環保廳企業法人庫、省交通廳運輸車輛GPS系統、國家固體廢物信息系統等。
“全省庫存是多少,是否需要增加處置能力,通過大數據對行業產污量、節能水平進行分析,可防止超范圍、超能力轉移,進行市場預測、管理預測。”福建省固體廢物及化學品環境管理技術中心(以下簡稱省固化中心)主任柯瑞榮表示,接下來將對平臺進行規劃升級,今后監管不僅限于當前企業倉庫節點,還要延伸至企業生產線,從生產源頭把握固廢的動態,提升精細化監管水平。
開通監管平臺企業少跑腿
“以前每運一車危險廢物,至少要跑兩趟環保局。現在一趟不用跑,為我們企業節省了時間,真是太方便了。”福建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龍沛沛由衷點贊。
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危險廢物的產生量日益增多。以往采用紙質聯單管理模式,企業跑斷腿,耗時耗力不說,離精細化監管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做到既便民惠民,又提升監管水平和效率?福建省的做法是:向科技要效率,探索引入“互聯網+”信息監管,做好“放、管、服”文章。
去年6月,福建省開通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覆蓋省、市、縣環保部門和企業,實現環保系統內部橫向、縱向之間以及環境管理者與企業之間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動態交換。此舉可謂一石二鳥。全省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處置信息一目了然;危廢轉移由紙質聯單改為電子聯單,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從“一直在路上”到“最多跑一次”的變化;危廢流向全過程盯得更緊,變碎片化管理為“全生命周期”精細監管,還為大數據應用提供了支持。
企業申報去繁就簡
作為危廢產生經營企業,福建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每年要轉移1700多車危廢。如果按照傳統紙質聯單管理模式,每轉移一車危廢,就要到縣環保局辦理登記、領用紙質五聯單、申報等。“一年跑下來要跑斷腿,時間都花在路上。現在用這個系統,一趟不用跑,只要動動手指頭,就能完成聯單報送。”龍沛沛指著電腦屏幕說。她所說的這個系統,是省環保廳開發的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基于“放、管、服”的理念,2016年,省固化中心開始研發集企業日常臺賬實時監控、業務流轉、數據共享、預測預警、科學決策和服務功能一體化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
“不加任何終端設備,只需一部電腦或手機,登陸一個賬號,企業就能像網購一樣完成申報管理。”柯瑞榮告訴記者。依托這一平臺,危險廢物監管實現了從產生、收集、轉移到處置全程線上申報,企業不必再來回到當地環保局領取、報送紙質聯單,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成本。同時消除了基層危廢監管能力薄弱的痛點。
不到一年時間,環境監管平臺吸引了5000多家企業注冊入駐,完成4萬多份電子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平臺還具備企業管理計劃模板、環境管理制度上墻、在線學習等功能,服務更到位,使環保部門與企業聯系更緊密,企業拍手叫好。
危廢監管更精細
“為企業申報‘去繁就簡’,并不意味著監管松了。相反,更要管住、管好、管到位。”柯瑞榮坦言。平臺運行以來,危廢監管更加精細化。
在省固化中心,工程師黃萍正和同事們一起對當天申報的電子聯單進行比對核查。以前紙質聯單是月中報、半年申報、年申報,不僅數據更新慢,還存在監管盲區和死角。“現在企業實時申報,我們可以追溯每一批危廢的來龍去脈,通過數據比對篩選,及時發現企業造假端倪。”
一批危廢從閩北某市轉出企業的出庫時間為中午12:15,到閩南某市接收企業的入庫時間為13:33,兩地車程最少要4個小時,可是出入庫時間不到兩個小時,顯然有異常。省固化中心工作人員發現后馬上通知當地環保部門進行現場核查。經查,原來是企業出庫時未及時申報導致,環保部門立即督促企業規范申報。
去年通過這一平臺就發現1萬多條異常信息,及時避免了環境隱患的發生。“即使危廢運輸車在路上跑,也避不開我們的監管。”通過平臺調閱運輸車輛的GPS軌跡,核查危險廢物運輸情況,像交警抓違章一樣緊盯不放,危廢監管實現了耳聰目明,避免了兩眼一抹黑的現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