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試點“互聯網+垃圾分類”
把一袋廚余垃圾交給綠馨小屋,稱重、掃碼之后,客戶端里的個人積分自動累加,還能夠在線購買日用品。最近,“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新模式正在朝陽區的亞運村、勁松、將臺等地開展試點。
前天下午2時,亞運村華嚴北里小區59號樓下,回收垃圾的綠馨小屋又按時開了門。五個綠色大垃圾桶在門口一字排開,等待居民“投喂”。
“今天中午做了頓大餐,垃圾比平時多!”何秀麗一邊熟絡地與綠馨小屋工作人員打著招呼,一邊打開自己手機中的綠寶e生活客戶端條碼。稱重、掃碼,不出1分鐘,她的客戶端顯示:今天共收集2公斤廚余垃圾,總積分增加4分。
最讓居民感到新奇的是,新上線的客戶端還有在線購物功能。120分換五塊透明皂,150分換一打百潔布,200分換一桶洗潔精……四五十種日用品供居民選擇,積分不夠,也可用現金補足。“我昨天就體驗了一次,很方便,就像普通的購物網站一樣。”一位居民給記者演示,用客戶端把商品加購物車、下單后,還能選擇自提或送貨上門。
自2016年綠馨小屋開張以來,把廚余垃圾分揀出來,送到小屋兌換積分,已經成了華嚴北里小區不少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前,積分都存在一張卡里,日用品只能每月一次現場兌換。今年引入“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后,居民只需隨身攜帶智能手機就能完成積分、購物。如果家里有大件垃圾,還能線上預約,由工作人員上門清運。
廚余垃圾,主要是果皮、菜葉、蛋殼、剩飯等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垃圾分類時,能否將其分揀出來至關重要。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熱值不同,在焚燒時廚余垃圾應與其他垃圾加以區分。而且它的含水量和有機物往往較高,在存儲和運輸中容易腐壞、產生惡臭,最好分類清運。
垃圾分類在本市已經推廣多年,幾乎每個社區中都擺著綠藍灰三色垃圾桶。但此前多年,市民垃圾分類意識不足,所以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多數垃圾還是混放混堆。
綠馨小屋的相關負責人金然說,正是因為方便的積分流程,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了垃圾分類中。拿華嚴北里小區來說,3800戶居民中,已有500戶參與分類。
“以前覺得,扔垃圾還得做選擇題,怪麻煩的,現在早就習慣成自然。”居民何秀麗說,自家廚房里放著兩個垃圾桶,果皮、菜葉扔到一個桶,塑料瓶、大棒骨扔另外一個桶,“順帶手就干了,不費事兒。”
金然介紹說,單單在華嚴北里一個小區,平均每天能回收7桶廚余垃圾,總重量420公斤左右。廚余垃圾檢出率從5%提高到20%左右。
今年,“互聯網+垃圾分類”已經覆蓋朝陽區的亞運村、勁松、將臺地區,明年,這樣的新模式還將進入望京地區,讓更多市民分享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