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整治“散亂污”讓城市有機更新
“這邊原來是一家‘散亂污’企業,現在已經被挖掘機推成了一片瓦礫。”站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的平望大橋上,吳江區環保局副局長陸國祥指著左岸邊的一大堆瓦礫告訴記者。
目前,吳江全區共排查“散亂污”企業(作坊)11424家,通過兩輪共計36個重點區塊的持續整治,累計取締整治9671家,拆除建筑面積101萬余平方米,累計平整土地面積125萬平方米。
“散亂污”企業整治開展一年多來,群眾相關信訪數量明顯減少。今年1月-11月,全區接到相關環境信訪3075件,同比下降31%。
連片拆除“散亂污”企業,清除其生存土壤
在吳江區,平望鎮的整治力度大,已拆除面積占到了全區面積的近1/3。圍繞太浦河清水通道,平望鎮計劃用3年時間,把兩岸違建逐步拆完,騰出土地打造生態廊道。
平望鎮,自古以來就是重要交通樞紐,水運陸運便捷,車多船多人流多,涉及車船的大小企業遍地開花,太浦河邊大大小小的門面房眾多。
“很多‘散亂污’企業,整治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隔一陣又在別的地方死灰復燃。必須一片區域整體拆除,清除它們的生長土壤。”平望鎮分管副鎮長張暉說,太浦河目前劃定了5個連片整治區塊。
這樣的整治是大工程,也是一個細活兒,需要大量財力人力的投入。首先是調研摸排,弄清楚每一家“散亂污”企業(作坊)的土地性質、房屋產權、租賃關系等。然后,以村支部書記為主,入戶做工作。今年3月,平望鎮順利打響了連片拆除的“第一槍”。
“我們是拆除,很多人以為是拆遷。有的人甚至抱著敲一筆的心態。我們根據前期摸排的情況分類處理,確保既要達到整治效果,又要平穩操作。比如合法經營的企業手上還有單子在做的,在不影響完成這單生意的情況下分段拆除;非法占用土地的企業,走法院訴訟流程,要求恢復原狀,否則就強制執行。”張暉告訴記者。
記者在太浦河邊看到,一些平整好的土地已經復墾復耕,有的都種上菜了。
一手抓專項督查,一手抓經費保障
像平望鎮這樣連片整治的形式,吳江區有36個區塊,面積有85.5平方公里,主要是位置敏感(沿湖、沿線、沿江)、問題突出(信訪多、群眾反映強烈)的區塊。
蘇州市對“散亂污”企業要求“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吳江區增加了“一拆”。“這一拆就是對違法建設、違法用地、違法排污、不符合產業政策、問題嚴重的企業或者作坊,采取堅決措施,依法予以拆除,讓‘散亂污’企業失去依附空間,杜絕回潮反復,實現根治、長效解決問題。”吳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張星說。
針對不同情況的“散亂污”企業,吳江區分類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問題類型、整治措施、完成時限及責任人等,精準施策。
為了保證工作進展,吳江區一手抓專項督查,一手抓經費保障。區政府督查科牽頭,區紀委、區監委、區“263”辦等單位相關負責人組成專項督查組,定期對各區鎮整治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整治不足或進展緩慢的區鎮予以通報,并提出工作建議。
“我們有專項資金保障。整治過程中,各區鎮按照原有的相關拆遷拆違政策進行補助。區財政對重點區塊內的被拆除建筑,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標準補償至各區鎮,以調動各區鎮領導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平望鎮為例,目前已經投入了2.5億元,其中區級層面給了5000萬元。驗收之后,還會有相應的補助資金。”張星說。
計劃用3年時間,盤活存量土地不少于1.8萬畝
一年多的“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吳江區逐漸形成了成片劃分、集中力量、優勢攻堅等經驗做法。為進一步鞏固深化既有成效,吳江區委、區政府將環境改善、轉型發展、城市有機更新等各項工作整合,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治違、治污、治隱患“三治”工作。
吳江區計劃用3年時間,盤活存量土地不少于1.8萬畝,按照第一年完成40%,第二年完成70%,第三年全部完成,推進“散亂污”區塊成片整治、成片拆除,消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的違建及臟亂差現象,實現現有行政村中企業基本完成拆遷或入駐工業園區。
“下一步,我們將把‘散亂污’整治與‘三治’工作緊密結合,強化全面摸排,重點對沒有污染防治設施或者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環境污染嚴重的和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散亂污’企業還有小作坊進行拉網式摸排調查,緊扣時間節點、倒排任務進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并按時間節點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吳江區“三治辦”主任蔡建忠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