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垃圾如何治理?來看看羅源是怎么做的
海漂垃圾治理是世界性難題。羅源東面臨海,海岸線總長129.09公里,海域面積廣闊。羅源灣外存在規模化的海上養殖,制造了大量海漂垃圾,而羅源灣口窄腹大,在季風和潮水的作用下,灣外的海漂垃圾不斷涌入灣內,如同涌入一個“海上垃圾袋”。加上“海邊村”數量眾多,產生的各類垃圾排入海中,治理難度極大。
為重現“藍色港灣”,羅源縣創新機制,探索購買社會服務模式,制定長效立體的機制,取得卓越成效。近日,福州市公布2018海漂垃圾治理兩次考評結果,羅源縣分獲第一名和第二名。
環衛工駕駛海漂垃圾打撈船在羅源灣海域作業。
機械化+智慧化
源頭治理破難題
12月24日上午7點半,松山鎮北山村,63歲的鄭桃妹戴上橡膠手套,穿上雨靴,準時前往海邊的紅樹林海岸公園,開始清理堤壩、沙灘和紅樹林里的海漂垃圾。
與此同時,碧里鄉亭下村,60歲的老漁民張友義換上工作服,登上專用的海漂垃圾打撈船,出海打撈海面上的垃圾。兩人雖然常年碰不上面,卻同屬海漂垃圾清理團隊,日復一日,默契配合。
2017年7月,羅源縣美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城公司)負責全縣海漂垃圾清理服務項目后,謀劃多管齊下的治理方式,制定出“人機結合”“海陸協作”的多層次清理模式。
“12艘清理船,就像一支艦隊,羅源灣口列上一隊,灣內各口再列上幾隊,多層攔截海漂垃圾。”美城公司海漂垃圾清理項目負責人華杰告訴記者,公司經過實踐探索,將漁船改造成大、中、小三種工作船只,配合起來事半功倍,更投入70萬元研發打造兩艘全機械專用船。經過海上攔截,岸上清理人員只需撿“漏網”的垃圾,清理效果明顯提升。同時,該公司的“實時在線智能監控系統”可隨時統籌調配資源,發現垃圾后,鄰近點位的清理人員可以迅速趕到現場支援。此外,美城公司負責羅源的城鄉保潔工作,城鄉保潔團隊與海漂治理團隊協作,保證海邊村莊的垃圾及時清理,從源頭拒絕垃圾入海。
經過一年多的治理,羅源灣重現天藍海藍的美景。
社團+企業
強化監督除死角
美城公司能夠打出一套組合拳,“收服”海漂垃圾,源于羅源縣社團+企業的創新機制。
羅源首先成立羅源縣秀美山川家園事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整合農村環境治理的資源,由服務中心這個社會團體對外招標,美城公司中標后,承包“清潔家園”“清澈河流”“藍色海灣”三類項目。就海漂垃圾治理子項目而言,政府每年只需一攬子投入434萬元,剩下的缺口,就由服務中心向社會募集。
承包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后,美城公司立即組織100多人,清理重點岸段的陳年垃圾。“僅20多天,就清理出110車、重300多噸的垃圾。”華杰說。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羅源縣政府專心當好管理者、監督者的角色。為此,羅源成立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與海漂垃圾整治考評小組。每月一次考評,評分未達到90分,美城公司將被扣發相應月份的服務費。獎懲機制的運作,讓美城公司不敢懈怠。
回收+發電
資源化處理垃圾
海漂垃圾收集起來后如何處理?由于縣內暫無垃圾處理站,目前海漂垃圾需轉運至臨時垃圾處理點填埋,既影響環境,運輸難度又大。
這種局面即將被打破。2017年,羅源縣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投資建設靜脈工業園。項目以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主體,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垃圾焚燒發電廠可實現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屆時全縣海漂垃圾不但能就地處理,而且將回收發電,變廢為寶。
治理海漂垃圾,讓海洋環境大變樣,也為旅游業發展帶來了契機。
漫步北山村紅樹林海岸公園,漸次入眼的是延伸入海的紅色棧道、蔥郁壯觀的“海上森林”、整潔無暇的人工沙灘……這個公園擁有福州最大的人工紅樹林,總面積達1700畝,今年7月對外開放后,名聲越來越響,已成為羅源旅游的一張名片。
“原來對羅源灣的印象,是海面上岸邊五顏六色,什么垃圾都有。現在真好,海是海,沙灘是沙灘,覺得美不勝收。”一位游客走在北山紅樹林公園的棧道上,不無感慨地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