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首創物聯網監控農村污水
為有效杜絕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曬太陽”,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在省內創新運用物聯網技術實施環境監管,既破解了過去維護成本高、監管人手不足等難題,又減少了建管過程中的“推諉扯皮”,實現了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遠程控制低成本運行。
通過手機APP,淮安市淮陰區環保局生態科劉磊科長對全區農村為主的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情況了如指掌,人為破壞也是盡收眼底。“一旦設備出現故障,系統報警后,駐點的運維人員就能夠迅速趕赴現場處置。如果24小時內問題沒有得到處置,運維方將被處罰。”劉磊科長說,生態科一共就兩名工作人員,過去要想監管到位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如今只要一個人通過手機隨時翻閱各項記錄及查看各點運轉情況,就能夠監管整個區的設備。
據了解,目前,淮安市淮陰區共有105個行政村,納入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累積建設污水管網260公里。
“淮陰區現建有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81座,分建在全區80多村莊里。全部巡檢一遍,按照基層現有的監管人手就要用上將近10天左右的時間。”淮陰區環保局朱崇锎局長說,農村地區環境意識相對薄弱,污水管道內雜物多,易對污水處理設備造成損壞,這給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據朱崇锎介紹,目前,一些縣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委托給第三方,表面上解決了有人管的問題。但是,第三方單位為了降低運維成本,偷停設備問題依舊突出,致使很多設施處于閑置狀態。“無論開展第三方運維或交由所屬鎮、村監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交通成本,本來就短缺的運行費用更顯得捉襟見肘。”
在淮陰區環保局的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監控大屏上,記者看到,區內已投運的設備運行狀態一目了然,操作人員正對設備進行遠程操控。據了解,每個設施通過綁定單個或多個攝像頭,實時回傳現場攝像并上傳存儲于阿里云數據庫,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調取30天以內的視頻錄像。
“在設計中通過引入遠程監控系統、數據傳輸系統和故障報警系統,建設了監管監視平臺。整套系統可以通過手機APP、電腦系統等方式,解決人力巡視不足問題,并通過網絡實現區、鄉、村三級實時監管,確保出現的故障得以及時維修、問題得以及時解決,保障了已建設施穩定有效運行。”項目建設方、江蘇南大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顧文柳總經理透露,目前,包含前期建設、運維及電費在內,一個監控點位每年的總費用約1.5萬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