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排污口排查|確保一個不漏
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驅車1.5小時,又在長江上行船0.5小時。終于,重慶市長江入河排污口試點排查H34組及相關工作人員攜帶著無人船在洛磧鎮昆侖化工入河排污口處與攻堅組匯合了。
兩個排查小組的配合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排查工作。
“無人機天上飛,無人船水上測,排查人員岸邊走,這個排污口查找的案例太典型了!”作為重慶市長江入河排污口試點排查綜合保障組成員的龔賢軍發出了這樣的驚嘆。“這次查找經歷可以作為經驗在以后的排查工作中推廣了,無人機與無人船怎么配合,排查組成員要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都特別清晰。”
試點為什么選重慶?
據了解,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試點工作確定了江蘇省泰州市、重慶市渝北區和兩江新區為試點城市。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是三峽庫區,而泰州市在長江下游。前者排口的生活污水占比較大,后者的工業企業比較多。”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另外,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且屬于重工業城市,排污口包含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混合廢污水等多種類型。”地域上的代表性成為最重要的入選理由。
重慶市長江入河排污口試點排查工作于3月26日正式啟動。據了解,重慶市試點范圍包括渝北區長江、嘉陵江干流及兩江新區內的嘉陵江段。其中,渝北區長江干流段主要分布在洛磧鎮范圍內,長度約16.6公里,而嘉陵江段長度約1.5公里;兩江新區嘉陵江段約26.9公里。
重慶市排查區域包括上述范圍內的所有人工岸線(城鎮岸線、漁業岸線、臨江工業岸線、江堤岸線、特殊用途岸線等)和自然岸線(灘涂、濕地等);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長江、嘉陵江排放廢水的排污口,所有通過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水的排污口。
細致、周密的排查,不僅為重慶市后期的排查工作打下基礎,更為整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積累經驗。
“這一次的排查與以往排查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局限在現有政策對于入河排污口的規定,要勇于突破。”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站在水里看岸上’,只要是往長江里排污的‘口子’,就要查清楚、就要數明白,確保一個不漏。”
如何排查?
在排查工作組來到重慶之前,幾項重要的工作已經完成。“分散在水利、交通、城管、農業農村等部門的排污口信息資料被收集匯總,我們得以初步構建起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隊長劉芹介紹,“我們在此基礎上完成了試點區域無人機航測,并由部衛星中心完成解譯,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
基于以上信息基礎,重慶市還配合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和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使用無人監測船和智能機器人開展試驗排查,初步形成現場排查技術規范,為人工全面排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覆蓋”的技術排查使疑似入河排污口的數量增加了不少。在出發前,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叮囑大家:“前期,我們通過無人機發現了不少排污口,這個數量增多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口徑統計的不同。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如果說技術排查是做初步的摸底,為后期工作打好基礎,那么“人工徒步排查”就是要深入現場,落實摸底情況,做到查漏補缺。
“重慶植被茂密,航拍識別效果有局限。”H32組組長宋鷺告訴記者,“我們組負責的區域內航拍識別疑似排口有3個,經過三天的現場排查又新發現一些排口。”3天圍繞5個水庫一周共約30公里,這是H32組留下的足跡。
高低起伏的地形,藏于深林中的山谷,還有數不清的臺階,排查工作組除了充分感受到重慶人的熱情,還有極具山城特色的行走體驗。
找準疑似排口,錄入相關信息;沿河道仔細排查,分析判斷排口情況。“拉網式”的排查方式是為了確保排污口一個不漏。同時,排查工作組還需開展排污口水質快檢和流量估算。
一大早,各排查工作組帶上水質快檢試劑包、望遠鏡、塔尺、鋼直尺與水瓢紛紛趕赴長江邊與嘉陵江岸。利用三天的時間基本完成排查范圍現場排查及初步監測,并根據現場情況,對疑難點進行查缺補漏,研究提出解決方案。這是重慶試點工作的目標。
“這雙鞋都臟得不能穿了”,來自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梁子銳在第一天排查工作結束后指著腳上的“泥鞋”告訴記者,“我是H34組,也就是這次重慶水上組的成員,白天我跟著潘松嶺組長從渝北區洛磧鎮海事碼頭登船,沿著長江干流從下游往上游一路排查。”
“在重慶這樣的山林地區,水上組必不可少。它既可以作為岸上組的有力支援,還可以從水面直觀岸線,查遺補缺。”來自生態環境執法局的潘松嶺補充道,“在進行支流排查時,選取小的漁船或木船進行排查,效果還會更好。”
應對排查盲區,排查工作組實現“天地”結合、“人機”互補,“水陸空”三軍大會戰。對所有納入排查范圍的排污口,做到應查盡查、反復校核。排污口初步監測方案落實,做到水質與水量心中有數,為掌握污染物的入江總量打好基礎。
試點排查積累了哪些經驗?
3月29日,為期三天的試點排查工作圓滿結束。35個工作組到了分享經驗的時刻。大家一致認為,航拍識別部署比較細致,入河排污口排查APP上的疑似排污口幾乎都能找到。這進一步呼應了后期工作安排,即試點之外其他城市5月底前完成無人機航拍方案編制,6月底完成無人機航測任務,并將航測結果報送生態環境部統一進行圖像解譯。
理論上可能存在的問題在現實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現。H07組與H24組發現航拍識別的疑似面源問題和實際有誤差,大部分疑似面源污染的實際可能是旱地或者灌木。人工排查讓“真相”浮出水面。
H22組在交流中談到,“丘陵地區地形地貌與北方平原存在較大差異,排污口形式多樣。例如,有多個排口匯入一個排口,也有單一排口在下游分為多個排口,還有平時并無水排出的應急排口(如污水處理廠溢流口),以及建筑工地臨時性排污等情形,都需要在后期人工排查時仔細甄別。”
在重慶,32個陸上組,2個水上組,1個攻堅組,分工協作,打好配合。生態環境執法局統一指揮,重慶市保障配合。
“此次重慶市渝北區、兩江新區排查試點工作,采取三級排查的工作模式。”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三級排查程序已初具雛形,各級排查相互佐證、相互支持,各小組密切合作,有效提高了排污口排查效率,最大程度確保排查工作不遺漏一個口子。”
“通過三天的現場排查,鍛煉了小組新成員,達到了熟悉排查流程、掌握APP和快速檢測、培訓骨干的目的。”H32組組長宋鷺說道,“無論新老組員都有收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