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類 一周年答卷如何?
去年7月,上海出臺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
一年時間即將過去,申城的垃圾分類交出了什么樣的答卷?《工人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正在發生: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廂房變整潔了,志愿者的活兒逐漸少了,垃圾分類已從新時尚變為家喻戶曉、人人踐行的好習慣。
據上海綠化市容局報告,上海1.3萬余個居住區的垃圾分類達標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今年5月,全市濕垃圾分出量達到了垃圾分類實施以來的最高峰……
從“他律”到“自律”
上海的垃圾分類并非從一開始就推行得順利。當初“一刀切”式的垃圾分類條例從放任自由直接進入嚴管嚴查模式,不僅在社區設置專人看管垃圾桶,還有嚴格的罰款制度,這讓大多數原本沒有分類習慣的市民感到措手不及。
垃圾分類能否成功,考驗的是市民素質,要從“他律”實現到“自律”的轉變。“帶著大家做”好過“喊著大家做”,上海在第一時間上線垃圾分類查詢小程序,為居民提供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幫助人們了解、掌握分類的原則與技巧。
6月15日上午8時,在徐涇鎮民主村3號垃圾分類投放點,志愿者正在詢問前來投放垃圾的住戶信息。登記好信息后,居民自覺地把袋子里的果皮、菜葉倒進了濕垃圾桶,又使勁抖了抖塑料袋,把袋子扔進了旁邊的干垃圾桶里。隨后志愿者會根據居民的分類純凈度做出相應的標記,并在月底將信息反饋為一張評比表予以公示。經過居民與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民主村的垃圾純凈度都在92%以上,每天“分類扔垃圾”已成為居民的習慣。
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愿者全程引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越發濃厚。
一小區一方案
按照“定點要堅持,定時要靈活,撤桶要鼓勵,破袋要引導”的要求,上海堅持因地制宜推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堅持精細化管理,切實做好“一小區一方案”,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五里橋街道海悅花園小區有上千戶居民,居委會公示撤桶方案后,有居民表示,《條例》并沒有強制撤桶條款,物業費中包含了每層樓道的垃圾回收費用,不該撤桶。
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聯合小區業委會與物業管理公司為此在小區內開展了調研,對居民提出的意見進行征詢,設定了“集中投放”和“自治投放”兩個方案。其中,“自治投放”的前提是每個樓層所有住戶簽約,確保干濕垃圾有效分類,若連續5天不達標,居委會有權撤走該樓層的垃圾桶,改為“集中投放”。
“簽約后設干濕垃圾桶,桶長負責制落實責任,小區品質觀察員同樓棟監督,垃圾管理員規范收集,每周公示。”這是居民協商后的自治公約。簽約后,約11個樓層垃圾分類投放沒能達標,遂按約定撤桶。
最終,約35%的居民自愿“集中投放”,更多居民實行“自治投放”。一個小區兩種投放方式,管理民主讓居民心氣順了,生活垃圾分類也落到了實處。
智能化監管見成效
在做好垃圾分類過程中,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也發揮了作用。
在西郊家園垃圾廂房旁的電子屏幕上,今日廚余垃圾投放量、可回收垃圾投放量、有害垃圾投放量等數據在屏上一一顯示,并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對于垃圾產量較多的時間段,社區居民委員會便會加大人員的投入。
在小區中央廣場,好嘞社區服務亭配備智能垃圾回收箱和便民服務設施設備,居民將紙箱、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扔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后,經過自動稱重等程序,便獲得了一定積分。
上海一些區域已實現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一網統管”體系,通過“科技+管理”,用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類實效實現長效常態,實現“一屏觀分類、一網管全程”。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融合城市執法、市場監管、網格管理等平臺數據以及社會信息,建立全程分類可追溯信息化系統,建立健全投放、收集、運輸、中轉、處置全程監管體系,提高應急調度處置能力。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處處長徐志平表示,2020年上海垃圾分類的大方向是“科技+管理”,以改變人海戰術為主的管理模式。相信這必將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趨勢和方向。
據了解,今年上海將繼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實現95%以上的居村及單位垃圾分類實效達標、85%以上的街鎮分類實效達到示范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