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年 上海交出怎樣的答卷?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7月,上海出臺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今年7月1日,上海市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行垃圾分類滿一周年,四只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見證了上海市民養成的“最時尚”的生活習慣、人人參與的自治共治和“一網統管”背后的智慧治理,為超大型城市治理提供了鮮活范例。從“新時尚”變為“好習慣”,一周年上海交出怎樣的答卷?
在上海日旭環境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徐家匯作業點,何俊和他的同事在收運垃圾時,會記錄分類質量,一旦發現垃圾混投,將拍照并上傳到手機APP“上海垃圾分類質量在線”。分類不合格的單位,將成為各相關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全程分類體系中的每一環節,都成為“一網統管”中的信息節點。環衛負責人何俊給記者介紹:“你看,通知已經發過來了,是誰報的,幾點鐘報的,垃圾為什么不合格,上面都有。同時,這個APP會發給市容部門、城管執法部門、綠容局,各條線上的各個部門都會有。他們會根據上面的圖片和地址,要求他們進行整改。”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于去年7月1日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過去一年,上海市民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在分類考核標準更嚴的情況下,到6月中旬,全市居住區和單位平均得分都在90分以上。
即使在大雨傾盆的早上,徐家匯花園小區的垃圾廂房前,撐傘趕來倒垃圾的居民依然絡繹不絕。
居民李阿姨:“昨晚有點事沒倒垃圾,所以今天趕著把它倒掉!每天早上6點到9點,晚上6點到9點,中午再開1小時。大家都很自覺的,都能分得清楚。”
居民陳阿姨:“我們都知道要垃圾分類,連我們家三歲的小寶寶也知道,他也會分類,干的、濕的要分開。”
志愿者介紹,如何區分干濕垃圾,市民有時還是容易犯錯。有市民就表示:“分得還是蠻清楚的,只是少數人干濕垃圾分不清。前兩天端午節,艾草葉子放干了,有的居民就認為是干垃圾。其實植物一類的都是濕垃圾。”
居民高漲的垃圾分類熱情,除了約束機制的倒逼,也源自對環境改善的認同。垃圾分類前,小區的34個門棟總共擺了68只垃圾桶,看似方便,實則蚊蠅環繞。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后,垃圾廂房改成了自動感應的窗口,既衛生又美觀。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小區所在地的匯園居委黨支部書記鄭剛一度擔心,居民們好不容易養成的分類習慣會不會走下坡路?讓他沒想到的是,居民主動出起了主意。“疫情期間,有的居民就提出來,洗了手再去關水龍頭,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所以我們就進行了改進,改成了感應式的。以前消毒設備沒有那么完善,只是進行除臭,F在根據居民提出的意見,我們增加了消毒噴霧。”
疫情期間,徐家匯花園小區一千兩百多戶居民的參與率超過99%,投放準確率在98%以上。
據統計,到2019年底,上海居民區分類達標率從條例實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疫情期間全市大多數小區不再安排志愿者值守,但有三分之二的小區仍然做到了破袋投放、自覺分類,三分之一的小區有良好的分類實效。
源頭給力,全程分類體系日趨完善,上海垃圾分類成績單呈現出三升一降。到6月中旬,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每天6813.69噸,同比增長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每天3.3噸,同比增長11.2倍;濕垃圾分出量每天9632.13噸,同比增長38.52%;干垃圾處置量每天15518.24噸,同比下降19.75%。
上海市區60公里外的老港廢棄物處置基地,吞咽著約七成的“上海垃圾”。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總經理朱四六說,每噸垃圾的發電量在增加,還減少了有害氣體和重金屬的產生。“垃圾越細分,對處置末端也就越好,焚燒發電穩定性也越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