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解決什么問題?權威解讀來了
中央財政出資100億元、基金首期總規模885億元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日前設立,這是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
基金將重點投向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綠色發展領域。
7月15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為何要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這個基金能解決什么問題?20日晚,權威解讀來了。
據微信公號“環境保護”透露,在即將出版的《環境保護》雜志上,生態環境部4位專家將就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歷史回顧、經驗借鑒、現實意義、基本架構和未來展望進行解讀。
這4位專家包括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副所長程亮,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研究員陳鵬,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投資處處長逯元堂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
專家透露,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作為技術支持單位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協助財政、生態環境部門研究國家環境保護基金,最終協助設計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方案。
這項研究經歷了早期研究(基于排污收費制度改革)、中期探索(基于環境保護稅開征)、設計建立(基于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三個階段,旨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增信和讓利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發展重點領域,提升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7月15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資料來源:財政部網站
專家分析稱,多年來,我國在污染治理項目和產業發展方面,存在嚴重的融資難題。由于相關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一般不具備上市資格,只能利用銀行貸款和商業信用等融資方式。即便是能夠進行銀行貸款,也常常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不僅要上浮貸款利率,而且還要向擔保公司、貸款銀行支付不菲的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費、財務顧問費、業務咨詢費等額外費用。
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可發揮中央財政投入的杠桿效應、乘數效應,引導資金流向生態環境領域,不僅能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能創新生態環境領域投融資方式,緩解環保行業融資難困境。
此外,目前我國生態環境治理資本市場尚不健全,社會資金承擔風險的能力還有限,需要在基礎性、公益性生態環境領域和商業性生態環境領域之間建立信用傳遞機制,政府引導資金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專家們透露,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已儲備戰略功能類、股權投資類、子基金類項目80個左右,將對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危廢處理、清潔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充電樁等十幾個細分行業進行分類支持。
基金采取多元化投資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采用股權投資、基金注資等方式進一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目前,已經有多家上市銀行公告參投國家綠色發展基金。
據記者了解,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首期存續期間主要投向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同時適當投向其他重大戰略區域。
未來,基金可逐步向京津冀、黃河流域、粵港澳大灣區等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生態受益范圍廣泛的重點區域拓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
專家們同時提醒,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強化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不與市場爭權,不與民營企業爭利,與純市場化的風險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錯位發展,防止對社會資金形成擠出效應。未來,隨著清潔能源、綠色交通、資源能源節約利用、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等領域的投資回報機制不斷完善,市場機制不斷成熟,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應逐步退出市場機制相對成熟的領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