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禁塑令”來了 外賣變裝到底難不難?
“目前,喜茶在北京地區的外賣(訂單)已全都默認配送紙吸管,并且在全國范圍內也在逐步推行中。截至今年6月,喜茶已減少使用塑料吸管超過1100萬根。” 喜茶有關負責人介紹道。近日,記者在喜茶北京崇文門國瑞店購買飲品時,冷飲已配上紙吸管,而雪糕配備的仍是塑料勺子。
近日,隨著《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出臺,新版“禁塑令”開始向餐飲行業刮起旋風。
喜茶、麥當勞等冷飲快消品牌率先領 “塑料吸管”離場
對于企業來講,首先要解決塑料替代品的生產和銷售問題,解決生產工藝問題,生產出滿足消費者要求的塑料替代品。
6月底,麥當勞中國宣布正式停用塑料吸管。6月30日,麥當勞中國表示,公司在北上廣深的近千家麥當勞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經過改良后的杯蓋。杯蓋上有一個“凸嘴”,只要把“凸嘴”上面的小蓋打開就可以直接飲用。這種杯蓋可以適應咖啡、豆漿和可樂等飲料。2019年年底,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實現塑料吸管全禁用。
從這些動作不難看出,一些快消品牌已經主動走出舒適區,邁出從“限塑令”升級到新版“禁塑令”的步伐。
那么,當前減少塑料污染在技術層面是否可以實現?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科技部副主任萬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供給端看,隨著我國塑料行業的技術進步,新的產品、新的工藝不斷推出,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能逐步滿足《通知》有關塑料替代品的要求。對于企業來講,首先要解決塑料替代品的生產和銷售問題,解決生產工藝問題,生產出滿足消費者要求的塑料替代品。目前我國的可降解塑料研發及生產技術方興未艾,可降解塑料的生產企業需要抓住國家限塑的窗口時期,盡快提升技術水平和產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回收再利用端看,我國在PET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方面,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法再生兩種關鍵技術。已經初步建立原料適應性好、加工技術柔性高、產品性能優異功能可調的再生循環體系,其中物理法再生聚酯制備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化學法再生聚酯制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全滿足減少塑料污染的技術層面的要求。”
關于替代材料,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凈塑自然項目主任高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一些明確的特定用途中,塑料或其它替代材料的使用是必需的,但必須首先考察某種產品或包裝是否真正必要,然后再考慮是否可以找到更加環境友好型的選擇。不論是生物基材料還是生物降解塑料,都需要評估其環境和社會風險及影響,確保其有可持續和負責任的來源,并配套適合的可降解塑料回收、處理基礎設施。”
此外,一些品牌在積極升級替代品。例如,喜茶在針對紙吸管存在易折斷、遇熱軟化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技術改良。麥當勞的“凸嘴”雖然對咖啡牛奶友好,仍不適合添加了珍珠和椰果的相關飲品,正待進一步完善。
加大監管力度,
通過“堵生產”和 “疏銷售”加速塑料制品替代
據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互聯網外賣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3家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據估算年使用塑料袋可超70億個。
據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互聯網外賣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這3家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據估算年使用塑料袋可超70億個,這其中包括相對比例的餐盒包裝使用量。當前,一些連鎖快消品牌已經具備能力來消化成本變化,并加速替換“吸管”進程,但對一些零售餐飲業和日化企業來說,替換掉原有塑料容器和包裝,需要加速適應。
萬雷表示,《通知》提出了首先禁止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等制品,規范集貿市場塑料購物袋使用等。這將主要影響到電商、快遞、外賣、零售餐飲等塑料使用較多的領域。禁止生產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主要影響到超薄地膜的生產和使用領域。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會影響化妝品、護膚品等日用化工領域。
“政府之所以第一步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進行,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經濟基礎較好、群眾認識水平較高。在這些地方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塑料刀叉等制品,也是考慮到了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現在生物可降解塑料原料價格相對較貴,但是包裝袋等材料畢竟單件重量較小,價格增加有限,將不會對企業成本和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影響。同時大范圍推廣塑料替代品,產能擴大價格還會有所下降”,萬雷告訴記者。
企業主動生產和使用替代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力度也不能落下。
“開展禁止生產銷售塑料制品的監督檢查,需要有關主管部門對轄區內涉及生產淘汰類塑料制品的企業進行產能摸排,對屬地的有關產能產量及設備類型建立詳細臺賬,對不能轉產的設備進行封存處理。同時協助企業引進先進的技術及工藝,生產塑料替代品,穩定工人就業和保護生產主體。對于生產塑料替代品的企業,建議給與銷售補貼,幫助快速實現銷售。通過堵生產和疏銷售兩個手段,禁止生產銷售塑料制品。”萬雷表示,對于零售餐飲企業,更多是加強源頭監管,首先要增加購買塑料替代品的渠道。其次是增加使用塑料替代品的榮譽感。第三可以通過稅收、補助等手段,使商戶愿意使用塑料替代品。第四是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從而多管齊下,確保相關產品加速褪下不必要的塑料“外衣”。
增設外賣新“按鍵”,引導公眾消費理念轉變
當然,新版“禁塑令”想要“出圈”,還需要公眾消費習慣的進一步轉變。減輕消費者對塑料的依賴,公眾宣傳必不可少。高興表示,“在公眾宣傳時,需要讓公眾看到不恰當的塑料使用和丟棄可能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生態和健康影響,同時宣傳行為改變可帶來的積極影響。另外,在鼓勵公眾采取更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的同時,相應的配套體系,比如良好運轉的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以及替代選擇的就位也很重要,這些是公眾持續參與的重要保障。”
萬雷表示,可以通過鼓勵消費者使用可循環包裝材料,減少塑料替代品的使用。比如可以和社區等有關部門聯合,給予使用塑料替代品的個人或企業一定表彰或獎勵,形成榜樣效應。
一次性塑料餐具曾經是外賣的標配。但近段時間以來,記者在打開外賣商家下單頁面時,發現多數商家都已設定“下單必點”的功能,在這一欄目下,消費者必須進行需要餐具或者不需要餐具的選擇,否則無法下單付款。這樣的方式頗受好評。“每一次對消費者提供這樣的 ‘二選一’,就會給他們思考的空間和余地,去思考一次性餐具的必要性,從觀念上逐漸降低依賴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助力減少塑料垃圾污染宣傳的還有NGO。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全球發起了“凈塑自然”倡議,致力于在市場轉型、凈塑城市和公眾宣傳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和行動,力爭和社會各界一起實現到 2030 年實現“凈塑自然”的愿景。2019年6月,WWF聯手14家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共同成立“中國凈塑行動網絡”,旨在聯合各方資源,共同應對塑料垃圾挑戰,致力于實現到2030年,中國向海洋的塑料垃圾零排放。
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城市及地區加入“凈塑城市”的倡議,包括中國的三亞和揚州。中國的“禁塑”足跡不會止步于此,全球的禁塑之旅也將繼續蔓延到更多的角落。隨著新版“禁塑令”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相信一幅遠離白色污染的藍圖正徐徐展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