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研討會上專家答疑
污泥制成磚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嗎?農田污染的危害僅限于本地嗎?在9月21日召開的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就當前生態環境學術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戴曉虎認為,面臨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等問題,“資源循環、綠色、低碳、健康”是未來技術創新的重點,污泥中“污染物”資源化回收利用是未來發展趨勢。
據戴曉虎介紹,2019年我國污水處理廠數量已達5240座,污水處理能力2.28億m3/d。我國水污染治理成效顯著,但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形勢嚴峻。2025年污泥量將達到1.5萬噸,其中,市政9000萬噸,工業6000萬噸。污水管網和污泥安全處理處置是我國污水處理兩大瓶頸問題。污泥具有高含水、易腐、量大的特征,傳統技術遇到瓶頸,污泥問題十分嚴峻。污泥的資源物質回收利用、有毒有害物質的高效去除、污泥的磷(戰略資源)及其他資源物質的回收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土壤既是污染物的匯,也是污染物的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提出,農田污染不僅影響地表水質量、地下水質量、空氣質量,以及生態系統健康,還可能由于影響農產品質量,造成無序擴散,因此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陳同斌認為,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只是“止痛片”。它能夠規避主要風險,但未清除污染,治標不治本;農民容易接受,但效果不穩定,經驗易失效;一次性投入少,但要不斷投入,長期投資大。而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才是“治癌藥”。一次性投入略高,但永久性解決根本問題;修復之后,后續使用成本低,農民可自由使用。他表示:“控制風險只是底線,凈化環境才符合環境倫理。”
“十三五”期間,長期累積的環境污染帶來的健康危害逐漸顯現,環境健康引人關注,環境污染糾紛時有出現,有毒有害污染物成為影響人群健康和生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于云江說,化學品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來源,成為影響公眾健康及生態安全的風險源。2008年-2011年發生的568起突發環境事件,涉及危險化學品的287起,占突發環境事件的51%。
于云江表示,環境污染對公眾健康影響的因果關系、生物標志物及高通量識別技術是未來亟待研究的重要方向。重點行業、區域/流域和高關注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管控缺乏規范的技術體系,使我國環境與健康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公眾健康需求。亟待建立完善的環境健康風險評估體系,運用更精準的暴露評價模型,系統性地建立污染物(化學品)急性、慢性暴露與人群健康損害的暴露反應關系,為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環境質量基準與標準提供依據。
為此,于云江提出,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目標應該是:構建環境健康與化學品風險控制的理論體系;推動建立區域尺度多介質有毒有害污染物復合污染健康風險防控技術體系;實現環境健康風險管理目標,為公眾健康、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全國“聯網平臺”舉報環境污染統計結果顯示,噪聲污染2017年為34.9%、2018年為35.3%、2019年為38.1%,呈上升趨勢。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商照榮表示,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噪聲法》實施以來,在依法防治噪聲污染、強化噪聲監管、促進噪聲控制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隨著人民對生態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噪聲管理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現行對噪聲污染采取的末端治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噪聲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急需向有計劃的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方式發展。
商照榮說,自1986年第一部噪聲監測規范出臺至今,我國已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區”四級環境噪聲監測網絡體系。“十四五”是新的《噪聲法》即將實施的首個五年期,也是《噪聲法》落實及我國噪聲污染防治工作邁上新臺階的重要階段,制定“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規劃勢在必行。應開展《噪聲法》配套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省級—市級”各部門協調聯動及監管執法,開展交通、建筑施工重點噪聲源治理與改善工作,加大噪聲防治技術科技研發力度,提升噪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此次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研討會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主辦方表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要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三個治污”要求,其中,科學治污是基礎、前提和關鍵所在。生態環保領域科技工作者應首當其沖,承擔更多更重的責任。同時,依靠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希望專家學者能夠通過會議交流創新成果、砥礪創新思想、激發創新思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