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停產!是整個水泥行業的沒落!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產能的任務迫在眉睫。但“去產能”并不比“提產能”省力,反而更要慎重。這不僅是因為要妥善安置被去產能企業的員工,保持社會穩定:更是通過去產能,能真正提高剩余產能的品質,壯大行業與企業的實力,這才是最難的。應該承認,在水泥市場超飽和的現狀中,現存產能中的品質差異較大:一般品質的產能占大多數,先進的優質產能并不多,更有不少落后的劣質產能摻雜其中。去產能就該像讓人減肥一樣,要增加健康肌肉、去掉贊肉,才能既健康又精神,如果去掉的是健康肌肉,那就麻煩了。去產能也是如此,只有去掉劣質產能,才會使行業產能品質整體提升,向著健康方向發展。
前幾年,為限制水泥產能增加,曾有三大“法寶”:
一是嚴禁建設新線,加速廢除立窯及2000t/d以下的小生產線。這是按生產線規模劃“去產能”的底線。但如果某條5千噸生產線為兩千噸熱耗還高,到底應該淘汰誰。有的萬噸線被標榜為企業實力的象征,但能耗并不低,并不能認定為優質產能。二是兼并重組提高行業的集中度。這本應是優質產能的重組,但過去用國有資金兼并趨于垮臺的民企,盡管集中度提高了,但遠不是優良產能的集中,兼并后的集團產能雖大,但品質并不高。這種兼并充其量只是滿足了打算壟斷市場的欲望。
三是行業內協同限產保價,這雖然可以很快“去產能”,避免相互壓價銷售,但卻有變相壟斷市場的嫌疑,已遭到國家的批評與處罰。只是近兩年因冬季越發嚴重的霧疆,便有了統一限令停產數月的現實,美其名曰“錯峰生產”,但這種不加區分統一停產的簡單做法,雖緩解了供大于求,但卻產生了保護劣質產能、束縛有競爭力優質產能的客觀效果。
有人將此統一停產,雖增加運營成本、卻還增加企業收入的做法,戲稱為“增本增效”,以對比“降本增效”的口號。但這兩種增效毫無可比之處:一是增收的來源不同,后者是來自企業內部挖潛改造,前者是來自市場價格提升,即要從社會總體效益中挖回來;二是前者的增效是與前兩年殘酷壓價相比的,這種所謂效益也僅是救命的稻草,何況還要以提升能耗、增加污染為代價。所以,“一刀切”的停產,表面貌似公允,不得罪人,也容易執行。但無情的事實是:它無法去掉劣質產能,不能提升產能的平均品質;而且一停了之,并未實現保護環境的初衷,因為增加全行業生產線開停的次數,一定要直接增加單位產品的能耗,客觀上起到惡化環境的作用。如果實施另一種政策,根據企業的能耗高低,區別它們的停產時間,就會是另一種結果。比如:讓劣質產能關閉,一般產能停4個月,優質產能不停。就可以降低該產品平均單位耗能,不但提升剩余產能的品質;也從根本上利于環保減排。經測算,僅憑策略的轉變,每噸熟料生產的平均耗煤量能相差4kg標煤/噸之多。只按全國年生產10億噸熟料計,就可少用標準煤400萬噸,折合實物煤500萬噸。看來,無須任何投資,只用政策威力,以原煤每噸500元計,全社會每年就會節省25億元人民幣的燃料款,這還不算“減少用煤就減少污染”所帶來的效益。如果用這些財力安置劣質產能的企業職工,大家的日子豈不都更好過。因此,識別劣質產能,區分出必然成為僵尸的企業,靠政策令其出局,才是去產能中最為致命的一招;與此同時,還應出臺鼓勵一般產能轉換為優質產能的政策。顯然,實施此政策的基礎是,需要對全部現存的產能品質開。展評審,才能正確地“去產能”。雖然它要比“一刀切”多花些精力,但卻非常值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