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六大趨勢展望
一、固廢全產業鏈一體化
固廢全產業鏈一體化正成為行業新風向。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無廢城市”主要指固體廢物綜合管理與城市建設、管理有機結合,將有效推動固廢處置全產業鏈一體化的進度。
二、龍頭企業加速擴張,行業集中度提高
隨著國家立法與監管的進一步趨嚴,以及行業利潤率較高的趨勢,大企業憑借自己在市場上資質全面、技術領先、以及協同和規模效應,又加上強大的資金優勢,可以在市場上實現快速擴張,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危廢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趨勢,由于危廢處理行業的資質壁壘和區域壁壘較強,同時新建項目環評難度大,審批周期長,未來并購將取代新建,成為行業龍頭公司跨區域擴張和提升產能的主要途徑。
隨著危廢市場的規范化程度的提升,危廢市場的小企業將面臨處理成本增加、利潤變薄和升級改造處理設施資金需求巨大的雙重困境。此外,政府為規避環境事故風險,也傾向于選擇大型企業來做相應的項目,大企業的品牌優勢會沖擊小企業的市場;又加上龍頭企業的并購擴張,危廢市場上的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三、區域市場將分化成多個層次
隨著危廢市場的快速釋放,按照國內各地區危廢市場發展成熟度和工業發達程度,國內市場會逐步分為四個層次:
1、北京、上海、廣東、重慶等地區
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危廢處置企業較多,危廢處置市場發展成熟,危廢資源化利用率會不斷升高,危廢處置量會逐漸下降,要新建的項目不會太多或者不存在新建項目;
2、江蘇、浙江等地區
該類地區危廢產量很大,處置量也很大,危廢處置企業有很多,在競爭中都能存活也源于有足夠的市場,隨著市場的集聚度增大,小公司會慢慢變少,市場格局會發生變化;
3、山東、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區
該類地區工業企業多,危廢產量大,但是歷史原因在當地并沒有足夠的危廢處置設施,危廢處理供需嚴重不平衡地區,需要新建危廢項目較多,這也是各企業爭相搶奪的地區;
4、貴州等工業欠發達地區
該類地區工業不發達,危廢產生量很少,危廢處理價格偏低,水泥窯協同項目可以滿足危廢處理的需求,又加上當地監管并不嚴格,幾乎不需要更多的危廢項目。
四、無害化處置需求提升,水泥窯協同處置為新興補充
大量未納入統計的均為無回收價值的危廢,之后隨著監管加強,企業偷排減少,無害化處置需求將提升,近年來焚燒價格的不斷走高也印證這一邏輯。根據韋伯咨詢的數據,目前無害化占比約為36%,2020年將達到38%以上,無害化的主要增量來自于新的焚燒項目投產,而水泥窯協同處置將成為重要補充。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優勢在于審批到投產僅需2年,且可觀的處置費利潤,較好的協同效應讓水泥企業有動力進行改造。
五、企業內部處置專業化,集中處理是趨勢
目前每年超過50%的危廢由產生單位自行解決,但還未納入監管范疇,管理要求嚴格程度差別很大,易造成環境隱患。未來隨著監管要求提高,廠內處置存量走向專業化;中長期看,固廢集中處理成本低、污染容易控制,工業企業“退城入園”是趨勢。危廢企業將往工業前端靠攏,為廠內處置設施提供EPC咨詢服務,或直接介入工業企業運營,定制專業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危廢減量化”生產。
六、危廢企業的集團化運作、全國性布局的趨勢
相比危廢資源化利用處置項目來說,危廢無害化處置項目落地難、周期長,環評資質能力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導致處置設施利用率低。
危廢處置項目從規劃、選址、立項、環評到建設投產,一般都需要至少4年時間。由此這帶來的一個現實問題是,由于危險廢物種類和產量千變萬化,幾年前在項目早期所做的環評可能已不適應現在日趨嚴格的環保標準,需要重新做環評。此外,區域資源配制不平衡、廢物跨省轉移不順暢等,也加劇了處置設施能力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每一個處置設施都不可能把當地所有的危險廢物全部包攬,因為有的產生量很小,單獨建一個設施沒有經濟性。因此,通過以物換物的形式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各處置設施的處理能力。這條路徑目前還行不通,因為危險廢物的跨省轉移很難實現。
沿海地區占據全國一半以上的危廢處置產能,但要想把危廢從內陸運到沿海,還不太可行。管理上的創新不足,已不能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危廢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的集團化運作、全國性布局將是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韋伯咨詢建議可以從集團內部的處置設施進行聯動示范,以緩解當前處理設施相對過剩、處置率低下的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