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青島海科展讓青島這座“會展之都”更有“看頭”
一場盛會可以成就一個城市——這是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成功舉辦驗證的真理。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山東省青島市的“項目落地年”,不久前,青島市召開發布會,公布了2021年度重點會展活動安排情況,重點推介了103項重磅活動,其中有37項高端會議、58項大型展覽和8項重要節慶。
發布會指出,經過多年培育,目前青島已涌現出一批與13條產業鏈關聯密切、具有本土特色和前沿引領意義的重要會展活動,這些活動也是下一步重點打造和發展的重要平臺。
其中,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得到了濃墨重彩的強調——圍繞現代海洋產業發展,辦好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這已經成為青島培樹本土優勢會展項目的“王牌”。
平臺思維辦會,搭建行業展示的舞臺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自上合青島峰會成功舉辦以來,青島城市活力不斷涌現,一大批高端會議、大型展覽在青島“常駐”,城市會議接待呈現幾何式增長,青島“會展之都”的美譽響徹海內外。
有了“量”,更要有“質”。以此為新起點,青島正加碼提升各類會展的品牌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向東北亞國際會展名城加速邁進。
海科展就是其中一張不得不提的“王牌”。經過近五年的專業化運作,海科展已經成功搭建起了行業交流的平臺,更用平臺思維做乘法,搭建起了一個集政產學研金服用為一體的行業發展平臺。
以2020年舉辦的海科展為例,即使受到海內外疫情影響,作為海洋科技領域最專業的展會之一,海科展還是亮出了我國海洋領域的“頂級”科研實力,為更多海洋特色活動搭建了展示的舞臺。
此次展會上分為涉海科研院校、海洋探測技術與裝備、海洋信息技術與裝備、海洋牧場及養殖技術與裝備、海洋船舶技術與裝備、海洋能源利用技術與裝備、海水淡化技術與裝備、海洋通用技術與裝備八大展區,全方位展示了我國海洋科技各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吸引到了眾多行業領軍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參展。
現場,中科院聲學所與南京銳聲聯合研制的深海低噪聲毛發阻尼陣列首次向全球公開發布,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條完全國產的深海低噪聲毛發阻尼陣列,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國外裝備,打破了先進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應用價值巨大;中科院聲學研究所還帶來了其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聲學記錄儀,可投放在全球任何海域,可常年在海底值守工作,用于記錄水聲信號、環境噪聲及溫度、壓力等環境信息,為國內首套此類產品。
還有下潛到10619米的“海燕”水下滑翔機、可觀測1萬米海底的地震數據寬頻帶長周期海底地震儀、北京星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分辨側掃聲吶、西安天和海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水下無人潛航器……國產高品質的海洋科技科研成果標志著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海洋科技領域自主研發能力飛速提升,一些前沿領域已經開始進入世界并跑、領跑階段。
而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2020年“創客中國”海洋產業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藍色海洋”技術成果推介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也在海科展期間舉辦,為海洋科技創新創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助力。
常辦常新的海科展已經成為青島、全國乃至全球海洋科技領域不能忽視的一個平臺,為藍色經濟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動力。
平臺思維,聚集、整合、挖掘資源
不久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黃鍔應邀來青,在由市科技局組織的生物醫藥沙龍上擔當主講嘉賓,分享了他對于非線性思維的研究感悟。
黃鍔院士說,沒有科學支撐的創新是一個個“點”,最多能連成一條線;有科學支撐的創新才能匯聚成一個“面”,可以發展成一個真正的“時代”和一個大的產業。
這段話在發展思維上同樣適用。以海科展為代表的會展平臺,離不開平臺思維的支撐。平臺思維是互聯互通互動的網狀思維,是開放的、創新的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如果把傳統思維比作“條形碼”,那么平臺思維就是“二維碼”,蘊含的可能性大得多。
其實,不論是會展、論壇還是會議也好,其本質都應該是一個平臺——把信息、人才、技術、資本、人脈等優質資源都聚集起來、整合起來,然后深度地挖掘它。這就是平臺思維方式。
2020青島海科展技術成果推介會現場
這樣一個平臺,承擔著開闊視野思路,促進資源耦合,實現價值倍增的重任。可以說,不搭建一個平臺,這些要素之間就難以產生聯系和交互,因而也難以貢獻深度價值。所以,平臺思維的本質就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整合資源。
從這樣的邏輯出發,海科展上有科研院所、有高校、有王牌企業,也能吸引投資機構,其本質就是一個整合了各項海洋發展要素的平臺。
以技術成果轉化這一困擾著海洋科技產業發展的難題為例,為推進更多的海洋科技研發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2020年海科展期間舉辦的“藍色海洋”技術成果推介會就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會上,中地裝(重慶)地質儀器有限公司、青島泰戈菲斯海洋裝備股份公司、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技術成果推介,成效斐然。
如果不是海科展搭建的平臺,要集齊成果轉化的各要素恐怕不會太簡單。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有底氣說,在海洋領域,海科展就是能讓各種信息、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管理等要素在這個平臺上組合互動。
海科展,為“會展之都”賦能
一年舉辦的會展活動超過300場,青島“會展之都”的美譽可謂實至名歸。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舉辦、眾多國家戰略的疊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擘畫、“4+1”發展生態的優化……青島已然成為會展業的“天然磁場”。
如何讓這座會展城市進一步大放異彩?海科展責無旁貸。展會的舉辦要與城市“氣質相投”。作為海洋名城的青島,與海科展的“同頻共振”順理成章。這也是為什么發布會上提出,要緊扣青島發展的現實需求,圍繞13條產業鏈的打造,舉辦高端的專業會展。其中,圍繞現代海洋產業發展,辦好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被“點名”重視。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科技是成為“雙循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因素。
站在新起點,海科展應該探索更多發展形勢,成為加碼打造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重任在肩,海科展不僅要繼續為涉海高校、院所、企業等多方資源互動耦合搭建平臺,促進更多原始創新從0到1,推動更多成果轉化從1到N,就要有海洋原始創新產出,也要以原始產出帶動產業發展;此外,成果推介會、“一對一”洽談會等形式也應該常辦常新,發揮出更大的平臺作用。
正如青島海科展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曾公開表示,在建設海洋強國,實現科技興海的道路上,青島海科展將繼續秉承“平臺化”的辦展理念,聚焦建立海洋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體系,匯集更多海洋科技領域資源,鼓勵科學技術創新,打造涉海行業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全方位發展平臺,讓藍色思維碰撞出更多絢麗的浪花,推動海洋科技不斷發展和進步。
放大會議聲音,促進最前沿科學技術落地轉化,創造更大價值,在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海科展熠熠生輝,必然要為洋溢著活力和創造力的“青春之島”增添更多亮色,以平臺思維放大會議效果,提升城市能級,讓青島這座“會展之都”更有“看頭”。
▲掃碼報名參展/參觀
▲掃碼預覽參展企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