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臭氧污染:急病需緩治,科學推動臭氧污染防治工作
更新時間:2022-08-26 16:03
來源:
作者:
閱讀:3823
近年來,臭氧已經成為影響春夏季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近期氣溫出現較大幅度的升高,臭氧濃度持續上升,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過程中除PM2.5之外的另一個“攔路虎”。
來自生態環境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6月,全國臭氧濃度同比上升4.3%。生態環境部近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六項主要污染物濃度“五降一升”,臭氧濃度有所反彈,主要是因為前體物NOx和VOCs排放量仍處于高位,4-6月重點區域氣象條件接近5年最差水平總體偏不利。下一步將抓緊推動出臺《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實現PM?.?和O?協同控制,全面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可以看出,臭氧問題已得到高度重視,在珠三角、長三角部分區域臭氧治理開始了全面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臭氧治理如同治病,目前在診斷病情和治療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病情診斷不清。臭氧污染生成、傳輸及影響機制復雜,治理難度大。由于科技支撐不足,對于臭氧污染問題診斷不清,相關人員對于臭氧如何治理缺乏認識,信心不強。由于部分城市短期內臭氧問題無法遏制,部分人員存在一定畏難情緒,對臭氧治理路徑存在一定質疑。
二是缺乏全身診治理念。目前在部分地區,不同城市臭氧治理各自為戰,缺少協同性,尚未形成統一管控、信息共享局面。一個區域或城市臭氧經常受周邊傳輸影響,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效往往無法得到充分體現。
因此,如何利用好科學化手段輔助決策?如何保障決策的合理與科學?佳華科技基于地方污染特征構建措施庫與案例庫,結合源解析分析結果,通過在源清單管理系統進行配置,從而給出各類型情景下的模擬結果,并進行評估,對臭氧問題加強病情診斷、強化科技支撐,開展全身診治、推進大區域協同。
佳華科技大氣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防控解決方案主要圍繞摸清區域空氣污染現狀、分析污染成因,以及開展污染巡查 服務和制定管控方案三個部分開展,提升PM2.5和O3污染協同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用科技助力實現“降指標保藍天”的目標。
佳華科技通過結合國家標準監測站、空氣監測微觀站、走航監測車等設備,對污染數據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實時收集,最終形成環保一張圖,幫助政府部門全面了解當地的環境空氣質量、大氣污染排放、地形地貌、氣象條件等因素,有效解決了污染底數不清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治理有依。
其次,佳華科技高度重視源清單基礎性支撐作用,建立大區域源清單數據庫,提高源清單精準性。根據大氣污染預測預警和模型分析,科學評估臭氧污染趨勢,制定大區域協同減排方案,并將減排措施落實到每個城市子方案,城市子方案將減排措施落實到污染源點位。依靠大區域臭氧傳輸管理機構,監督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確保區域內每個城市減排目標落實到位,并及時評估減排效果與臭氧治理成效。
再次,結合氣象預警預報,針對易產生臭氧污染的氣象條件,開展臭氧污染高峰的重點時段集中攻堅,建立污染源臺賬清單,形成閉環管理,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管理到位、責任到部門”的多部門聯動考核體系。同時,還可以針對管控方案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對照項目管控目標,逐項檢點指標完成情況,形成攻堅階段管控效果評估報告,最終形成最優的管控建議,消除臭氧峰值,有效提升大氣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能力。
下一步,佳華科技將以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為目標,高度重視臭氧污染機理研究,加大對重點城市臭氧污染防治攻堅科技支撐力度,幫助環保部門閉環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和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通過空氣質量的改善有效控制臭氧污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