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加強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的思考
【谷騰環保網訊】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
目前,我國的產業仍然偏重,能效依然偏低,2021年我國碳排放總量超過103億噸,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7%。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的影響下,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積累的歷史環境問題已經進入了必須加快解決的階段。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無疑將是一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的硬仗。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統籌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能夠創造體量和質量雙可觀的綠色資產和生態財富,創造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商業機遇,帶來巨大的綠色低碳投資和消費需求,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綠色動能。為統籌推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高標準前瞻性頂層設計,提升政策執行效能。堅持政府導向、市場驅動,以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推進資源循環與再生利用行業的轉型升級為著力點,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作為行動指南,牢牢把握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這一工作主線,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增強全社會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意識。將“雙碳”目標納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制定資源再生產業相關財政支持政策,豐富碳金融衍生業務產品。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為重要抓手,健全“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制度及技術、市場、監管等體系,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及其資源再生。
第二,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模式,激發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活力。將“雙碳”目標與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有機結合起來,將實現“雙碳”目標作為加強資源節約、推進生態環保的著力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度挖掘好再生資源產業這座“減污降碳富礦”。加強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與環衛垃圾收運網絡的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挖掘產業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的撬動、放大和倍增作用,激發社會力量進行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塑造綠色科技新內核,形成綠色崛起新路徑。鼓勵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河北雄安新區等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區位優勢明顯、創新要素聚集的地區先行先試,打造一批資源再生領域“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提升資源再生產業的“綠色聲譽”,增強投資者信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新格局。
第三,減污降碳協同,打通拓寬資源再生產業“雙碳”目標實現路徑。促進資源再生產業鏈條與現有城鄉環衛網絡、供銷合作聯社服務圈的有機整合和業務聯動,打造一批發展效果好、創新活力強、產業后勁足、生產安全可控的資源再生產業集群;建設一批循環經濟與低碳轉型深度融合的碳中和引領示范基地;促進相關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朝著綠色化、安全化、智能化、高值化的方向攀升。促進園區內企業廢物資源交換利用,補全園區產業綠色鏈條,實現園區整體綠色發展。加強業務指導,持續提升資源再生產業一線工人“綠色作業”技能,顯著增強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一線操作人員的減污降碳意識。探索建立資源再生產業集群“群長制”和產業聯盟“盟長制”,增強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第四,建立健全環境監管機制,促進資源再生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建立多部門聯席工作機制,聯合商務、工信、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專項行動,壓實監管責任,共同促進資源再生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大對資源再生“黑色產業鏈條”的打擊力度,杜絕不法分子利用再生資源的特殊屬性擾亂市場秩序、破壞生態環境。依托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現代新興技術,實現行業智慧化、網聯化透明監管,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騰出新空間。以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為引領,深入研判資源再生領域的環境風險,建立統一的環境評價體系,劃分環境風險等級。
第五,科技與人才先行,創新驅動資源節約與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加快推進資源循環利用與再制造,研發廢舊物資高質循環利用、含碳廢物高附加值材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廢物協同處理、生產生活系統循環鏈接、重型裝備智能再制造等技術。推動零碳能源技術、負排放技術在資源再生領域的試點應用。發揮2022北京冬奧會衍生減碳技術與政策措施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好產業碳排放的摸底和核算工作,探索建立數字化碳排放管理體系,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數據庫。促進綠色發展領域集智聚才,加快推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領域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培養專注現代化管理的高素質、專業化、應用型人才,打造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管理高端人才智庫,穩定并優化相關“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促進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的深度融合。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