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調查研究成果助推大氣治理取得新成效
【谷騰環保網訊】今年前3個月,全國多地大氣污染出現多年未有的不降反升情況。雖然存在氣象條件不利、經濟活動活躍等客觀原因,但也警示我們,要用理性的自我認知和堅定的斗爭意志,去迎戰大氣污染治理戰場未來的爬坡過坎。
近期,筆者在多地走訪座談中了解到這樣幾個事例:在今年3月4日—7日出現的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中,某地至少有5個小區域持續出現過污染高值的“冒泡”問題。但問及當地監管人員,這些小區域污染“冒泡”的原因是什么、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治理和管控措施時,監管人員的答復除了“我們正加強巡查、我們強化了網格化監管”這些含糊不清的表達外,對實質性的監管和技術問題基本不清楚。3月部分地區一度出現26℃—30℃的高溫情況,甚至出現了臭氧污染。當問及當地今年臭氧污染為何來得這么早、是否制定了針對性防控舉措時,相關人員答復“今年的防控舉措還沒有出臺,受疫情影響,近兩年的全社會排放總量降幅程度也不十分清楚,正在調查研究”。
與這兩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省成都市,在今年全國多地大氣污染不降反升的情況下,成都市大氣質量基本處于平穩狀態。問其原因,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他們把“調查研究、專家引路、科學謀劃、持續攻堅挺在了前頭、干在了疫情期間”。具體而言,成都市把自身污染成因通過調查研究搞了個大清理,并針對問題制定了一攬子深度攻堅舉措,包括建立國內最大的機動車檢驗檢測實驗基地,實施機動車污染“一條龍”深度治理,猛砍機動車尾氣“黑尾巴”,一系列措施帶來疫后經濟復蘇和大氣環境質量改善“雙穩”運行。
通過上述幾個實例可知,在大氣質量改善嚴重受制于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之下,如果我們對當地的污染治理狀況、污染物來源、特殊惡劣氣象條件下的防控攻堅舉措不能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就很有可能出現打被動仗、打糊涂仗、打失敗仗的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呢?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不僅對生態環境系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出了明確要求,也對深度實施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而且,生態環境部的主要負責同志已聞令而動,為全系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度解決生態環境現實問題起到了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
筆者認為,當前各地黨委政府和大氣污染治理相關職能部門,要在積極響應黨中央大興調查研究號召行動中,緊緊抓住影響當地大氣環境持續、穩定改善的突出問題,著眼圓滿完成“十四五”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和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這個目標任務,結合本地實際、工作難點和群眾期待,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調查研究,拿出調研成果,借以助推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調研思想動態,鼓舞作戰士氣。面對今年前3個月的形勢,一些地方和同志不同程度產生了“太難干”“怕問責”等消極畏難情緒。為此,要通過調研施策,引導一線工作者正確認清不利氣象條件與工作落實不利的責任關系,對一線工作者做出的努力和奉獻給予科學、公正評價,激勵一線同志重整行裝再出發,幫助他們樹立必勝信心,為下一步攻堅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二是調研污染底數,明確作戰方向。很多一線工作者自以為對當地污染來源、治理狀況和應急舉措心中有數,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近幾年,一些地方的深度治理工作進展較為緩慢;一些地方對于新上馬的“兩高”項目了解不夠,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當地的精準治理和應急防控;一些地方實際掌握的全社會排放總量清單,已經在監測數據造假和階段性無組織排放等問題干擾下,變得不再精準。因此,各地在調查研究中,要學習借鑒成都市的經驗,盡快對當地全社會排放總量來個大清理,建立新的、更加真實的臺賬,為當地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深度治理、應急防控提供支撐。
三是調研機制措施,厘清責任鏈條。為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戰場形成工作合力,國家和相關部門已出臺了一系列責任體系、運行機制、獎懲措施。但在基層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該政府牽頭的推給部門、該部門牽頭的仍然扯皮、該企業抓緊落實的依然推脫。在調查研究中,建議把相關機制措施落實情況作為一個重點課題,明確政府責任、部門責任、黨政領導責任和企業責任,通過理順各項作戰運行機制,進一步鞏固提升大氣污染治理合力,推動大氣治理取得新成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