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如何資源利用高效化?
圖為北京永定河京西流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 李爍攝 |
【谷騰環保網訊】信用中國官網近日顯示,江蘇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因違反《北京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規定》被通報處罰,罰款10萬元。
無獨有偶,信用中國(湖南長沙)近日也發布了湖南順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因未經核準擅自處置建筑垃圾,被長沙市岳麓區城管執法大隊責令改正并罰款人民幣1萬元整。
那么,建筑垃圾違法傾倒折射出哪些問題?資源化利用是否有可行路徑?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建筑垃圾資源利用高效化是方向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五大類。
據住建部門測算,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20億噸,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8倍左右,約占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
“建筑垃圾的簡易、無序堆填,不僅增加了生態環境污染負荷,也帶來一系列社會附加成本和負面影響,而且忽略了其自身潛在資源價值屬性,與‘無廢城市’和綠色建造的新型管理理念相違背。”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城院(北京)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事業部總工程師郝粼波說。
在郝粼波看來,雖然建筑垃圾自身成分復雜、難于完全實現前端分類,但是通過過去二十余年的穩步發展,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已經逐步邁向了自動化生產階段,“資源利用高效化”將成為建筑垃圾處理領域的主題。
對于可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作了具體解釋:工程渣土主要為砂石、碎石、填土等,盡可能就地用于工程回填、綠化造景、地形堆砌等,也可用于生產再生砂石料等;工程泥漿為泥水混合物,盡可能采取就地清洗、泥沙分離等方式就地利用,或脫水晾干后對泥沙進行進一步加工利用;工程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磚瓦、砌塊、金屬等棄料,可在現場經過加工后直接回用于工程,無法在現場得到利用的,進入專業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設施,生產骨料、混凝土、砌塊、板材等再生建筑制品;拆除垃圾主要包括廢棄鋼筋、混凝土、磚瓦、砌塊、木材、塑料等,價值較高的鋼筋、鋁塑門窗等可在現場分離后進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剩余部分與工程垃圾一起生產再生制品;裝修垃圾產生源更為分散,組分波動性更大,雜物更多,品質更低,應進入專業設施生產再生建材、衍生燃料等。
“從形式來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包括物質回收、物質轉換(將回收后的建筑垃圾運送至資源化處理廠,通過技術手段轉化為再生產品或可用于制作新產品的材料)和能量轉移(將建筑垃圾中所含的能量經處理后轉化為可回收能源)。”郝粼波補充道。
這些試點探索可借鑒
為加強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8年組織北京等35個城市(區)開展了建筑垃圾治理試點探索工作,形成了一批好的經驗做法,在各地得到復制推廣。
如北京市明確了 12 類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的適用標準,將再生產品使用列入政府投資項目立項申報審查,要求政府投資工程使用再生產品替代使用比例不低于 10%。
2022年11月,北京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分類處置和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提出永臨結合(指永久設施與臨時設施建設統籌考慮)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將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細化調整為就地處置設施、臨時處置設施、固定處置設施,各類設施設置及運行應符合國家及本市相關標準要求。鼓勵具備條件的施工單位,在工程紅線內建設建筑垃圾篩分、破碎生產線,對建筑垃圾實施就地處置,竣工前應將處置設施拆除并恢復原狀。
“自2018 年以來,近 1 億噸的再生產品廣泛應用于冬奧場館、冬奧公園、北京環球影城、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高速等各項交通道路、園林綠化、河道治理、房屋臨建等重點工程。”劉建國說。
“永定河京西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就使用了超6萬噸再生凈水濾料,作為濕地系統水質凈化的重要載體投入使用,每天可凈化處理再生水6萬立方米。”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爍介紹道。
此外,據郝粼波介紹,深圳市首個建筑垃圾處理項目——大空港圍填海填料前期現場加工處置區工程——建筑垃圾處理項目,含建廢、渣土兩條預處理線,再生壓制磚、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兩條再生產品線,總投資約4.5億元。其中,拆除建廢設計處理規模為50萬噸/年,遠期建設工程渣土處理規模為200萬噸/年,再生壓制磚單線產能達到亞洲第一。
采訪中,劉建國也提到,深圳市全面推廣工程渣土泥砂分離,建成國內最大的泥砂分離生產線,設計處理能力 600 萬立方米/年,有效緩解工程渣土處置困難。
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2020年,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利用率約為9%,近兩年進一步提升。”對于這個數字,劉建國做了進一步分析。他指出,一方面是因為我國與發達國家建筑垃圾范圍、統計口徑不同,計算公式也不同,如果按發達國家計算方法,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在40%左右。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建筑垃圾組分更為復雜、資源化利用難度較大、設施能力不足、配套和扶持政策不完善,產品價格沒有市場優勢,市場推廣和社會接受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導致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明顯偏低。
為更好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劉建國建議,在制度規范層面,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應強化建筑垃圾源頭精細化管控,建立統一規范的建筑垃圾分類統計制度,掌握各品類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及其流向,并推動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與分類利用。
此外,為提高設施建設能力,應把建筑垃圾利用處置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確定建筑垃圾轉運調配、消納處置、資源化利用設施布局和規模。同時,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產品質量標準與應用體系,不斷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技術與管理水平和再生建材產品質量,逐步消除市場壁壘。
劉建國還建議,應落實建筑垃圾利用處置在規劃用地保障、費用機制、財政稅收金融優惠政策、綠色采購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結合“雙碳”目標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利好政策,提高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骨干企業。
郝粼波指出,為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應以機理研究為基礎,以關鍵技術創新為依托,提高資源化產品附加值;在深入診斷“城市病”“病灶”的基礎上,找準發展突破口,統籌規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