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行業面臨四大發展困境,業內呼吁加快尋求解決之道
【谷騰環保網訊】網點覆蓋率不足、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所得稅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標準缺失阻礙行業規范有序發展。針對行業發展存在的這些問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28日呼吁尋求解決之道,共同推動物資再生行業健康長遠發展。
在當日召開的“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表示,當前,資源約束矛盾日漸突出,在“雙碳”目標要求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任務更加迫切。同時,物資再生行業也面臨著四大發展困境。
“一是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覆蓋率不足。”許軍祥介紹,根據《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建設管理規范》,城區每2000戶設置1個回收站點,鄉鎮每2500戶設置一個回收站點。現階段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主要分布在城市中,但覆蓋率較低、缺少配套分揀加工設備、運輸儲存不便等問題突出。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回收網點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居民再生資源的投放、處置渠道不暢通,導致資源回收效率低下。
許軍祥說,二是當前再生資源行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行業集中度偏低。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企業中8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受到技術、成本等多因素影響,企業普遍重生產輕研究開發,粗放拆解、處置混亂、“二次污染”等現象屢見不鮮,同質化競爭嚴重,產品附加值不高,規范化水平較低,嚴重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
圖為某地農地膜回收處理中心的殘膜堆放場。攝影/章軻
“三是所得稅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許軍祥介紹,《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實施以來,各地政策執行力度不一,不少地區存在“稅收洼地”,區域之間稅收政策不平衡;企業前端難以取得進項發票,退稅難度提高等問題尚未解決,為正規企業的發展帶來壓力。
四是標準缺失阻礙行業規范有序發展。許軍祥介紹,目前我國物資再生領域標準體系建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如標準覆蓋范圍不廣泛、管理程序不夠嚴格、制修訂不及時、技術水平偏低、內容交叉重疊或矛盾沖突等,特別是再生資源品類較多,細分領域的標準嚴重不足,全面完善的標準體系尚未形成。
“低值再生資源回收難仍是國內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的問題之一。”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高延莉介紹,廢玻璃、廢塑料膜、廢木料等低值再生資源在垃圾總量中的重量占比約為30%,由于低值再生資源利潤低、成本高,投售者和回收者收集、交售的積極性不高。市場自身又很難對低值再生資源發揮調節作用,大多數企業仍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回收體量。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當日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三十周年特別版)》(下稱《報告》)介紹,我國回收的再生資源主要品類有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廢輪胎、廢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及廢電池等多個品類。
2022年我國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量及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
數據顯示,我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約有9萬多家,以中小型企業占據主流,從業人員約1300萬人,物資再生行業已經成為吸納城鄉就業人員的重要途徑。2022年,我國廢鋼鐵、廢塑料、廢紙、廢舊紡織品等十個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3.71億噸,是2012年回收量的2倍以上,回收總額超過1.31萬億元。
《報告》介紹,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的規模快速擴張,特別是“十一五”以來,主要類別再生資源回收總量整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再生資源年均回收量達到31681.66萬噸,較“十二五”時期增加33.06%,較“十一五”時期增加155.14%;“十三五”時期年均回收價值達到8248.68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加25.85%,較“十一五”時期增加116.79%。
我國曾經每年需進口大量可用作原料的再生資源,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隨著政策落地實施,2018年之后再生資源進口量呈現斷崖式下跌。2022年,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及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部分品類再生資源回收量降低,回收價格下跌,帶動全年回收總額同步下降。
“隨著國家對環保行業重視程度的提升,相信未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將逐步走向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產業化、集聚化、綠色化、信息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于可利說,該協會已牽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9項,正在牽頭制定報廢機動車回用件等國家標準,以及《廢塑料回收指南》和《互聯網+回收服務管理規范》等行業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已發布團體標準61項,正在制修訂過程中的團體標準有28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