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氣質量不能“畫圈而治”
【谷騰環保網訊】隨著秋冬季來臨,今年的大氣污染防治防治工作也進入沖刺階段。近日,筆者在下鄉督導幫扶過程中發現,一些縣(市、區)圍繞空氣自動監測站“畫圈而治”,將周邊一定范圍確定為重點區域,加密灑水抑塵頻次,導致路面“水汪汪”的,附近居民水里來水里去,水濺路滑,頗有怨言。此外,還采取車輛繞行、路邊菜市場及其他攤位搬遷等系列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社會活動對監測點數據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其他區域的污染治理措施遠不及“圈內”嚴格。
這種“畫圈子”“偏使勁”的做法使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成了“近視眼”,監測數據只能表明監測站點位的空氣狀況,失去了客觀、真實反映一定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作用。筆者認為,針對空氣質量考核帶來的壓力,地方不應在找竅門、走捷徑方面動腦筋,而應在全域內嚴格落實各項治污舉措方面下功夫,以行動之力求得數據之美。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以為民治污為目的。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升幸福指數,因此各地應著眼全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如果把大氣污染防治的著力點放在監測點周邊狹小區域,即便監測數據再好看也沒有實際意義。剖析根源,這種做法是把對上可交賬、能表功作為了工作目的,背離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初衷,省相關人員的政績觀、價值觀出現了錯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要將為民治污當作工作的座右銘,以實干求實效,決不能投機取巧,做美容式的表面文章。
以抓好落實為關鍵。各地應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緊盯主要污染因子如VOCS、PM2.5等,強化相關行業企業污染治理。要有久久為功的韌性,將相應的治污措施抓在日常,實現常態長效。同時,統籌各部門力量,凝聚治污合力,落細落實壓煤、降塵、治企、減排、增綠等各項治污措施。生態環境部門要針對企業實際,研究制定“一企一策”,主動幫扶企業提升治污能力,引導企業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在線監測、視頻監控、分表計電等科技手段,精準鎖定環境違法問題,依法對偷排偷放、監測數據造假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打擊,推動空氣質量穩定向好。
以公眾參與為保障。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的深刻內涵,常態化下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到群眾生產、生活之中,真正了解、掌握基層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愿望和要求,并主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在此基礎上,科學謀劃,縝密部署,使污染防治工作與群眾的愿望要求同頻共振,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