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企業科學設定碳減排目標?
【谷騰環保網訊】“2023年以來,有3161家公司披露了為減少碳排放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占比超過上市公司的六成。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這個比例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處于領先水平。特別是,64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排放量的情況,其中,近500家詳細披露了范圍1和范圍2碳排放量,邁出了從定性披露到定量披露的關鍵一步。”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郭俊在首屆中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公布了這一數據。
“當前,境內外各類機構發布了不少可持續信披相關的標準和準則,為上市公司做好可持續信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但同時,復雜的規則加大了上市公司的遵循難度。” 郭俊指出,“據調查,超過60%的上市公司期待更具體、權威的信披規則。”
本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不少企業在減碳方面以國際標準SBTi的要求為自身設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并進行披露。但相較于發達國家企業,國內大部分企業低碳轉型起步較晚,如何幫助企業,尤其是想要對標國際標準(例如SBTi,即科學碳目標倡議)的企業去科學減碳,值得探討。
為啥披露工作表面化、形式化多?
企業在碳核算和碳管理方面能力欠缺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企業應當對碳排放數據加以公開。其中,包括碳排放信息。
但根據國內金融信息及軟件服務平臺萬得(Wind)數據庫(以下簡稱Wind)收集的信息,到 2022 年年底,披露碳排放總量的 A 股上市公司還不到 400 家。除了監管較嚴的金融行業披露之外,其他監管不太嚴格的行業自主披露的表現都不太理想。
“從整體來看,普遍存在自主披露率較低、自主披露個數較少的現象,而且,在信息公開內容、形式和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權,披露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甚至有些公司在年報或環境報告中對于碳信息的披露從未更新”。Wind顯示。
“在與企業交流研討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很多企業在碳核算和碳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也比較欠缺。”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創始人、主任馬軍指出。
對此,清碳技術(無錫)有限公司CEO崔伯龍也表示認同。據他介紹,一些企業不太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況,存在碳排放核算和報告能力不足的問題。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博士指出,我國企業沒有長期和系統的減排規劃經驗,很多國內企業尚未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和氣候風險,制定長期(至少到2030年)和系統(涵蓋范圍1、2和3)的減排目標和行動計劃,也沒有將減排目標與自身的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產品設計等方面相結合,形成一個內部一致和外部協調的減排體系。因此,企業不僅自身在減排目標的監測、評估和報告機制方面不完善,缺乏對自身碳目標實現情況的及時反饋和調整;也很少將減排目標與自身的績效考核、薪酬激勵、社會責任等相掛鉤,缺乏對實現碳減排目標相關方的獎勵和支持。
施涵認為,雖然我國不斷加大氣候治理的力度和深度,但我國的碳排放管理方法仍有待完善,目前,碳排放管理體系在法律、市場、社會等方面的約束有限。未來,應建立起對未能履行承諾的企業進行追責的懲罰機制,既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又可確保行業的整體進步。
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讓企業減碳做到心中有數
減碳需要成本。以加入SBTi為例,馬軍說,前期需要對企業碳排放進行摸排,設定目標還常常要請相關咨詢機構幫助,這個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碳核算與目標設定等前期咨詢費用,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成本是比較高的。
不過,從通過SBTi的中國企業的情況來看,恰恰是中小企業比較容易通過SBTi認證。據隆基綠能可持續發展高級經理汪子阜介紹,目前,通過SBTi認證的中國企業中,中小企業的比例相對較高,因為SBTi要求企業在范圍1、范圍2、范圍3碳核查的基礎要非常扎實。中小企業上游供應鏈比較少,相關數據沒那么復雜,做好碳核查,設計好減排方式和目標,很容易審核通過。
為協助更多企業對標國際標準時高效低成本地開展減碳工作,蔚藍地圖網站推出了數字化的“中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平臺”,免費幫助企業開展碳排放核算和披露工作。
“‘中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平臺’能夠讓企業在選擇是否對標國際標準減碳時,對企業的碳排放先進行一個核算,做到對企業碳底數心里有數,然后再考慮能不能作出科學碳目標承諾。” 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氣候與能源項目總監馬瑩瑩介紹說,這一步很重要,以往企業需要找第三方碳咨詢機構去幫助企業核算和評估,但這種數字化的碳核算解決方案可以在前期幫助企業減輕減碳負擔。
崔伯龍也指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工具平臺及管理軟件,作為核算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去核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很多工具也都是按照國際標準和準則來進行核算的,國際社會基本上都認可。
施涵認為,對很多企業來說,設定科學的碳目標是一個新領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企業還需根據不同行業和地區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基準年、基線情景和減排路徑,以確保目標符合《巴黎協定》所要求的全球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實現這些目標,未來還需要數字化技術支持和專業的咨詢服務。
如何科學設定碳減排目標?
開發科學合理的減排目標方法論尤為重要
根據《中國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3)》,2022年度,上榜的百家上市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計約50.48億噸,接近當年中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這些碳排放大戶應該如何科學地設定碳減排目標?
盡管對標SBTi之類的國際標準,可以通過科學方法設定減排目標,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對全球氣候治理提供持續有效的保障,展現企業在ESG領域的競爭力和責任感,但在馬軍看來,發展中國家開發科學合理的減排目標方法論尤為重要。
正如郭俊所說,超過60%的上市公司都期待更具體、權威的信披規則一樣,在碳排放目標設定和行動計劃方面,企業也需要一套符合發展中國家的方法論。
“這需要利益相關方去合作,不同發展程度和發展階段的國家,減排責任也不同。我們應該基于發展中國家全球生產供應鏈的中心這樣一個視角,去聯合其他的國家地區一起去設定。” 馬軍說,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同,承擔的全球產業鏈分工和角色也不同,中國很多企業承擔了碳排放更重的一部分,也就是產業鏈上游的工作。這部分的減排應該最后形成一個自身的科學合理的減排目標設定方式,避免供應鏈企業陷入兩難境地,即要么貿然接受一個“科學的”但可能達不到的目標,要么就因沒有權威科學的指導標準而無法設定符合實際的目標。
施涵告訴本報記者,我國企業應正視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要求,既不能盲目拒絕,也不能盲目追隨。
“一方面,我國企業應該認識到國際標準要求是一種機遇和動力,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減排水平和能力,增強競爭力和影響力,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社會信譽;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參與國內外各種形式的減碳合作、搭建交流平臺,并與政府、社會、同行等各方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協調關系。通過合作與交流,企業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和支持,也可以分享更多的經驗、成果和智慧。”施涵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