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環評報告編制時間平均縮減65%!
【谷騰環保網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是一項從源頭預防或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制度設計。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著力破解環評高效服務經濟發展問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和環境要素增值服務改革,在審批權力上做“減法”,在監管服務上做“加法”,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通過環評改革,浙江環評報告編制時間平均縮減65%,編制費用降低55%。近日,浙江省委改革辦官微發文《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深化環評審批和環境要素增值服務改革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點贊相關做法。
用心服務,助項目及早落地
重大項目是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項目能不能建,先要評判對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這就是環評。只有通過了環評審批,項目才可以拿到施工許可。
由浙江浙能臺州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浙能臺二電二期擴建工程,是浙江省2023年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該項目計劃總投資80.6億元,擬擴建2臺1000 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在項目環評編制過程中,項目單位反映存在溫排水排放涉及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調劑等問題。
保障重大項目落地是浙江環評工作的重點,為推動該項目及早落地,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分管領導帶隊上門,面對面對接指導,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強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推動項目環評問題逐一得到解決。
浙能臺二電二期擴建工程是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用心用情服務,助重大項目“加速跑”的一個縮影。2023年,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通過積極推進,爭取生態環境部及時審批紹興鏡嶺水庫等4個項目環評和寧波北侖、大榭、穿山3港區修編規劃環評,并提前介入對寧波舟山港總規修訂規劃環評的指導。
浙江省本級重點對臺州灣新材料產業園、杭州至德清市域鐵路、秦山同位素項目等重大項目加強幫扶指導。為切實做好省內項目指導服務,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落實重大項目省級部門服務聯動機制,提前介入、全程跟蹤重大項目進展,實施重大項目推進的清單化、節點化管理。
2023年,全省符合條件的“千項萬億”重大項目,環評及時受理率、審批率均達到100%;通過加強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指標調劑,實現“千項萬億”重大項目排污權指標“應保盡保”。
機制創新,為企業省時省錢
審批時間縮短近八成,環評費用減少超七成。寧波市北侖區萬洋眾創城小微園10家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提交的同一本《環境影響報告表》,通過了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的審批,并取得了各自的環評批復文件。
按照例行的審批程序,每家都要單獨委托環評公司編寫環評,報生態環境部門審批通過后才能開工建設。為讓企業少跑腿,同時減少編制費用、提高審批效能,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北侖分局在該小微企業園區試點“打捆”環評工作,采用打捆形式“組團”辦理環境影響評價行政許可事項。
所謂“打捆”環評,就是針對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及入駐企業屬于同一園區、同一類型或者同一產業的項目捆綁開展環評審批,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單個項目不再重復開展環評。
“實行‘打捆’環評審批,企業上項目方便多了,不僅時間大大縮短,環評編制費也省了三分之二以上,只要4000元左右。”參與“打捆”環評的寧波茂發泵閥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錢鋒很感慨。
近年來,通過環評改革,浙江省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和審批平均總時長從90日減至45日,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審批時間從法定的60日和30日壓減至15日和7日,壓縮至法定時限的1/4。在浙江“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區域內,企業環評報告編制時間平均縮減65%,編制費用降低55%。
這些便利源于機制創新,比如符合條件的項目,環評報告書簡化為報告表、報告表簡化為登記表;同一項目涉及陸域、海洋、輻射環評、入海入河排污口設置等不同行政許可的,允許編制一本環評報告,出具一個批文;對同一類型的小微企業項目,允許“打捆”開展環評審批,具體單個項目不再重復開展環評……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已有1.96萬個項目享受環評等級降低的改革紅利;82個項目實施了“多評合一”審批;126個項目開展“打捆審批”,獲利企業876家。
數字賦能,讓營商環境更優
“完成!這個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僅用了21個工作日。”湖州市安吉縣招商干部、梅溪鎮副鎮長楊海波在完成新材料項目落戶后點了個贊。這么高效快速的招商背后,得益于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安吉分局開發上線的“環境準入一件事”應用。
“通過‘環境準入一件事’應用軟件,提前介入研判推薦項目可落戶區域,大大節約了我們尋找落戶平臺的時間。此外,該項目準入工藝中涉及的一款負面原料,也因為有了系統的預警提前進行了規避,確保項目順利落地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楊海波說。
“在招商項目簽約前,通過‘環境準入一件事’研判,能有效防止項目與政府簽約后因環境準入問題導致項目無法及時落地的情況。”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安吉分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科科長楊飛介紹,該應用核心功能就在于實現項目找地的智能推薦。用戶只需輸入項目名稱、行業類別、工藝流程等信息,應用便會自動對照《建設項目分類管理名錄》《三線一單工業項目分類表》《安吉縣環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等政策文件,為項目提供允許準入的管控單元選址推薦,同時在地圖中標出相應位置并告知其他政策要求。
這是浙江數字賦能助力環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通過構建數字應用場景,提升環評全過程服務保障項目建設效率,讓營商環境更優化。“數字服務平臺‘浙里環評’構建起包括準入要素總覽圖和環境準入、項目環評、環評中介、排污許可信息的‘一圖四場景’,方便企業自主研判項目選址,及時掌握項目進度,擇優選擇環評中介。”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處長徐獻文介紹,目前“浙里環評”已歸集發改、經信、自然資源等9個部門數據350多萬條,服務企業24.1萬次,智能研判項目超10.5萬個。
下一步,浙江省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圍繞“政府滿意、企業滿意、群眾滿意”目標,聚焦聚力、對標對表,補短板強弱項,在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繼續勇擔當善作為,持續將浙江打造成源頭管控更精準、審批服務更優質、監督管理更高效的全國環境準入管控示范樣本,推動環評與排污許可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不斷邁上新臺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