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出臺全國首部地方綜合管理名錄
【谷騰環保網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福建省廈門市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綜合改革,聚焦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把頂層設計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總結生態環境保護實踐成果,出臺了《廈門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綜合管理名錄》。這是繼高標準完成國家賦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試點任務后,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改革攻堅團隊結合廈門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實際需要,遵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規律,在深入分析當地生態影響和污染影響面臨新問題的情況下,歷時半年時間全面系統梳理、校核,形成的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改革創新實踐成果。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將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改革亮點一:堅持守正創新,實現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
據悉,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系國內首次發布。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全面銜接,創新對13個行業重新賦碼,對未對應行業分類的類型進行單獨賦碼,為數字化應用和智能化拓展奠定基礎。結合廈門本地相關產業的特點和生態環境影響,創造性地在名錄中明確各類型項目的審批方式,并將建設項目類別、環評類別、環境敏感區、環評審批方式、排污許可類別一一對應,形成綜合管理名錄,對環評和排污許可管理方式和要求全行業覆蓋明確,實現建設項目生態影響和污染影響差異化分類、一站式全過程監管。
生態影響類項目強化環評管理。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作用,督促建設單位將環境影響評價貫穿于建設項目地址選擇、生產線選擇、項目施工工藝選擇、項目施工期環境管理、項目竣工后生態環境修復以及項目投入運營等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監管。
污染影響類項目夯實排污許可。在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及規劃環評提供了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風險管控和資源能源利用的前期準入研判基礎上,適當簡化環評管理,強化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管理體系。
污染影響較大項目注重協同發力。從源頭預防上,通過環評輔助項目選址,杜絕重大工業項目布局產生的環境風險。從過程管理上,通過排污許可貫穿于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監管。
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適用于廈門市域范圍由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核發排污許可證的建設項目。為處理好政策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政策統一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在廈門市區域內由國家或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仍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對于該地方管理名錄未作規定的建設項目,原則上不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管理。有關單位認為確有必要納入管理的,可以提出建議,由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研究認定后適時修訂。
改革亮點二: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本地產業綠色化轉型。
去年12月召開的廈門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提出,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升級、智能化拓展、綠色化轉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廈門市環境容量相對較小,環境承載力有限的發展難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本地區發展活力,需要我們從完善和發展環境要素保障方面做好供給側改革”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走綠色發展道路,始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為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對于分區管控成果清晰、準入條件細化明確,且污染防治技術成熟的項目,大幅降低環評類別,甚至豁免環評,為企業提供高效政務服務。比如,對于一些環境影響較小的小型高科技企業,如專用設備制造業等,或污染影響可控的企業,如中藥飲片加工業等,均可實行環評豁免,減少審批環節,加快項目落地。我們探索‘三個銜接’,做好供給側系統集成改革,有效避免陷入‘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困境,推動本地產業綠色化轉型。”
分區管控與環評制度銜接。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為基礎,全面銜接分區管控成果,按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等三類單元來區分需保護的環境敏感目標,將優先保護單元全部納入環境敏感區。
準入清單與項目管理銜接。充分運用廈門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及其實施細則的編制成果,加強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的銜接聯動改革,繁簡分離、化繁為簡,推行項目環評和排污許可的區分管理,著力提高源頭預防和事中事后管理效能。
環境準入與要素管理銜接。嚴格落實新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等重點管控要素的管理要求,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新增入河(海)排污口、涉及一類污染物排放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大等類型的建設項目,嚴格環評與排污許可管理。以此健全以環評制度為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構建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兩項制度寬嚴相濟,實現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
改革亮點三:堅持問題導向,更快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和保護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哪些類型建設項目在廈門不予審批環評文件、不予核發排污許可證?哪些類型建設項目需要環境影響評價管理,但是不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哪些建設項目可以豁免環境影響評價?哪些建設項目實行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管理方式,并適當簡化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要求,只需備案登記?諸如此類問題,相關商事主體只需要對照公開發布的綜合管理名錄即可一目了然。”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詹源介紹,“我們屬地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綜合管理名錄,快速分辨處在不同敏感區的不同類型建設項目的環評類型是做報告書還是做報告表,審批方式是許可制還是告知承諾制,排污許可類別是重點管理、簡化管理還是登記管理。這樣便可更加高效地實現對商事主體建設項目生態影響和污染影響進行差異化分類、一站式全過程監管。”
改革后的綜合管理名錄是如何更快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施行,建設單位可以在全面升級后的“廈門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系統”實現環評和排污許可的一鍵通辦。
緊密結合產業發展方向。對廈門本地不具備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產業規劃不予考慮等行業類別,明確不予審批。對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企業,在守牢底線的同時,簡化準入要求,加強過程監管。
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對于分區管控成果清晰,準入條件細化明確,且污染防治技術成熟的項目,大幅降低環評類別,甚至豁免環評,為企業提供高效政務服務。
定制打造利企益企模式。以污染物排放情況為重點考量標準,對社會事業與服務業、房地產類項目進行大幅瘦身,不再納入環評管理;對簡化環評的項目,適當強化排污許可管理,細化補充排污許可內容或提高管理類別,引導企業按證排污、規范管理。
改革亮點四:堅持系統觀念,遵循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律。
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重要關系,進一步增強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如何進一步深化環評與排污許可改革,實現本地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動態平衡?這就需要我們運用系統觀念將環評審批要求和排污許可管理集成起來,貫穿于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全過程。”該相關負責人說。
更加注重系統集成。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對國家現行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版)》進行全面梳理,做到用“一張表”統攬制度銜接,聚焦生態影響和污染影響差異化分類管控,實現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內在貫通,有機統一。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結合廈門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特征,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將22個預期會產生較大環境影響的行業列為不予審批范疇;聚焦海洋環境、避免鄰避問題,將19類相關環評提級管理;綜合考量廈門主導產業和環境影響,對56類建設項目實行環評豁免,30類建設項目實行降級管理,15類建設項目簡化管理要求;聚焦排污許可核心牽引作用,對39類項目實行排污許可提級管理,為調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常見的通用工序套用矛盾,將通用工序糅合進54個主行業進行排污許可管理。
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更有效率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這種效率體現在通過改革打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共包括52個一級行業類別,149個二級項目類別,較現行環評管理名錄共減少了3個一級行業類別和24個二級項目類別,較排污許可名錄共增加了1個一級行業類別和37個二級行業類別。特別是上文提到的通過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全面銜接,對13個行業重新賦碼,對未對應行業分類的類型進行單獨賦碼,為建設項目的管理系統提供統一的標準,便于數據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比如,核與輻射類項目被補充編碼,便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監控。而一些新興行業如人工智能、“海洋經濟”和大數據服務被單獨賦碼,確保這些新行業的環保管理有明確的分類和標準。此外,一些通用的生產工序如水處理、表面處理工序被融入主行業管理中,避免了重復管理,提高了效率。
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保護,在該地方綜合管理名錄中充分體現。新增的一級行業和二級項目類別反映了當前廈門經濟發展和環境管理的需要。比如,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市民生態環保意識的提高,新興產業和容易產生鄰避問題的項目被納入管理范圍。而一些小型或污染防治技術成熟的行業被移除,有助優化分類體系,使管理更為高效。
“把好準入關,將有限有資源優先用于保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詹源介紹,“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項目被明確列為禁止準入項目,不予審批環評文件,不核發排污許可證。而海洋工程中涉及固定污染源、石膏、水泥制品因噪聲污染防治等情況,均被列入排污許可提級管理,諸如細之又細的規定,為廈門發展‘明底線、劃邊框’,切實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