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環保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谷騰環保網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都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對“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作出了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進行強調,說明這不僅是2024年的重點工作,更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這是對“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更為細化的闡述,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強化非經濟性政策之間的統籌,確保各項政策不僅要圍繞一個統一的目標,還要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避免因政策效果的碎片化導致“合成謬誤”。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宏觀政策取向上存在沖突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生態環境領域也有所體現。比如,一些地方在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時,容易出現層層加碼的情況,造成所謂“運動式”執行的結果。生態環境保護和碳達峰、碳中和都屬于長期目標,應該使用長期的政策手段,但曾經也有一些地方過于急迫,忽視客觀規律,采取激進措施,使得轄區內相關企業集中關停,這既不利于當地經濟發展,也無益于企業綠色轉型,更會對民生造成影響。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宏觀政策也是一個復雜體系,不同政策可能會側重于不同的特定對象。但無論是在制定階段還是執行階段,各項政策都應該體現出一致性,即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以及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意味著各地在出臺產業、環保等政策之前,要以是否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判斷標準,進行綜合性考量、全局性評估,防止政策之間“打架”,偏離總的政策目標。比如,盲目上馬“兩高”項目雖然會讓當地GDP在短期內快速增長,但是碳排放也隨之增加了、能耗也上去了,這就與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背離。這類政策必須堅決糾正。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可以說是環保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的典型代表之一。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利潤率是其他企業的2.6倍。與2018年超低排放改造前相比,全國鋼鐵產能集中的10個城市PM2.5濃度平均下降24%,促進了重點區域和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與此同時,還累計拉動社會有效投資超6000億元,帶動了環保及相關產業快速增長。比如超低排放要求清潔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于是帶動了我國新能源重卡快速發展。2022年,我國新能源重卡銷量全球第一,同比增長154%,主要集中在鋼鐵大省。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經濟政策、交通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環保政策等,取得的成效也是經濟、社會、環境多方面的,為其他重點行業提供了有益借鑒。
生態環境既是一個復雜、多維、客觀的自然系統,同時也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多領域的社會系統。污染防治攻堅戰越是深入,與宏觀政策的關聯性越強,越要注重政策協調、整體效果,越要注重各項措施之間的協同聯動程度。只有加強對各領域改革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才能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在統籌兼顧中增強整體效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