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綠色稅制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谷騰環保網訊】綠色稅制是指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綠色生產和消費的稅收制度體系。綠色稅制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助推器。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在“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中,提出“強化稅收政策支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明了“完善綠色稅制”的改革方向。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經進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持續推動完善綠色稅收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稅收手段功能作用,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我國綠色稅制現狀和問題
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綠色稅制建設一直是我國稅制改革中具有鮮明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形成以環境保護稅為主體,消費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環境相關稅種相配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環境相關稅收政策為補充,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色稅費優惠政策為輔助,覆蓋資源開采、生產、流通、消費、排放多環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稅收體系,對強化企業污染減排行為調節、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當前綠色稅收體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保護稅征稅范圍仍較窄,VOCS、建筑噪聲等未納入環境保護稅,激勵約束作用不足;稅額標準總體偏低,差異化優惠政策不足;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不夠完善,征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對新能源發展、低碳技術、綠色創新的稅收優惠力度不足,引導綠色消費和生產的激勵有限,稅收激勵手段的綜合運用范圍仍需拓展等。
完善綠色稅制的總體思路
針對當前情況,要統籌推進綠色稅收不斷完善,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以稅收現代化全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穩妥推進。立足國情,統籌好當前和長遠、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圍繞美麗中國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關鍵時間節點,科學把握節奏力度,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統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二是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多稅種協調共促。對于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具有直接或間接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的稅種,不斷優化稅制要素、征收管理、配套保障等,充分發揮其對綠色低碳的促進作用。充分利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等普遍征收的稅種,不斷加大對綠色低碳產品、技術、項目、企業的稅收扶持力度。
三是堅持稅收中性原則。綠色稅制的制定過程中應切實體現綠色稅收的公平性和調節功能,通過有針對性的征稅設計鼓勵企業提高節能環保的能力和水平,推動落后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同時政策設計要避免對其他納稅人和經濟社會產生不良影響,實現稅收額外負擔最小化和額外收益最大化。
完善綠色稅制的政策建議
為進一步完善綠色稅收體系,筆者建議如下:
一是加快健全環境保護稅。擴大環境保護稅征稅范圍,覆蓋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研究將VOCs、建筑噪聲納入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進一步完善固體廢物稅目,發揮稅收政策支撐“無廢社會”建設的功能。研究將碳稅作為碳排放權交易補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考慮污染防控的需求和工作重點,緊密銜接排污許可制,并對擴大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可能帶來的經濟、社會、環境影響進行充分預評估。
科學調整環境保護稅稅額標準,進一步發揮稅收激勵約束作用。研究稅額標準優化的思路與對策。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污染治理成本等因素,科學設置和引導地方制定符合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的稅額標準。研究稅額分檔制,建立與GDP等經濟指標、生態環境質量掛鉤機制,使稅額標準與經濟發展水平、環境質量相適應。建立稅額標準定期評估機制。
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減輕企業減排的負擔。研究增設減稅優惠檔位,在現有的減征檔次區間內增加優惠檔位,激發納稅人繼續減排的動力。研究制定鼓勵重點行業企業采用綠色低碳技術、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和環保績效創A的優惠稅收政策。
加強環境保護稅和排污許可制的銜接。研究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及排放量與排污許可管理進一步銜接。加大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優化與運維支持力度,優化平臺對接功能,實現排污許可動態管理數據實時推送共享平臺,進一步提升稅收政策的執行效能。
二是加大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加大對環境保護、低碳發展的稅收抵免優惠力度。合理調增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專用設備的抵免應納稅額比例。逐步完善新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技術固碳、超低排放、環保績效A級創建等綠色低碳技術、項目和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研究實施風、光相關新能源產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及時更新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目錄,并提高與增值稅等其他稅種綠色優惠政策的協同性,更好發揮稅收對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促進作用。
三是進一步強化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和服務。適度降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增值稅優惠政策門檻,引入除減、免、退稅以外的增值稅優惠形式,比如,允許受讓綠色低碳相關技術的企業加速攤銷或一次性攤銷等。可將風力發電領域現行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推廣至其他清潔能源發電領域,延續光伏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優惠政策。研究消耗臭氧層物質(ODS)和氫氟碳化物(HFCs)相關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綠色低碳產品應用、低碳技術推廣和服務等給予稅收減免,鼓勵消費者選擇更為低碳環保的替代品。
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稅收優惠力度。在落實現行再生水生產及利用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增值稅優惠力度。比照污水處理勞務,再生水生產企業的污水處理費用增值稅稅率按6%計。對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生產紙漿、秸稈漿和紙的,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100%。更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將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作為建材進行資源化利用納入《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
研究制定全國碳市場的稅收優惠政策,解決當前碳交易中突出的稅務問題,規范全國碳市場稅務及發票管理。研究對碳排放權交易和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免征增值稅或實行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是加大消費稅綠色低碳轉型力度。完善涂料等涉VOCs原輔材料的消費稅免征要求。根據《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涂料產品技術要求》(GB/T 38597—2020)《油墨中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GB 38507—2020)《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限量》(GB 33372—2020)《清洗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GB 38508—2020)等相關標準,修改涂料消費稅免征條件。研究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產品納入消費稅免征范圍,結合標準限值合理設定免征條件。
加大消費稅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約束力度。考慮將更多符合條件的與能源消耗、資源保護、環境污染等相關商品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內,發揮消費稅在引導消費和促進環境保護方面的調節作用。
五是健全資源稅收政策。推進資源稅稅率反映生態環境成本的研究。資源稅的稅率設計要考慮不同資源產品開采的生態環境和碳排放成本,圍繞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促進我國能源礦產的開采和消費結構轉變的目標進行調整。完善資源稅優惠政策。
進一步推進水資源稅試點。考慮到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現狀,進一步總結水資源稅試點省市的經驗做法,盡快擴大水資源稅試點的地區范圍。在試點地區選擇上,可以積極推動人均水資源量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開展水資源稅試點,為全面開征水資源稅創造有利條件,進而逐步建立起公平規范、調控有力、征管高效的水資源稅制度。
六是優化關稅和出口退稅政策。優化關稅綠色化政策體系建設。結合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部署,推動建立有利于引導產業綠色低碳升級的綠色關稅政策體系。充分發揮關稅政策動態調控功能,統籌進口和出口、上游和下游、生產和消費的關系,提高關稅綠色化程度,引導產業綠色升級。
及時更新環保綜合名錄,持續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出口退稅對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具有積極影響。繼續調低或取消相關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而壓縮這些行業的出口規模,減少污染型產品在生產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對于清潔型產品與新興產業應保持或適當提高其出口退稅率,鼓勵出口。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