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如何行穩致遠?
【谷騰環保網訊】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形成技術研發活躍、產業鏈完整齊備、端到端自主可控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能產量全球占比均達80%以上,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重要任務,在社會廣泛關注和資本快速涌入下,光伏產業得到長足發展,產業鏈各環節規模迅速擴張。但在產業快速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供應鏈結構失衡、價格大幅波動、潛在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建議相關部門提前布局,制定預防機制,化解產業高速增長帶來的各種結構性風險,進一步保持我國光伏產業全球領先優勢。
我國光伏產業領跑全球
我國光伏產業堅持科技創新,加速壯大,光伏產品銷量“領跑”全球。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我國光伏組件、電池片、硅片出口量分別為211吉瓦、39吉瓦、78億片,同比分別增長36.6%、69.4%、45.6%,創歷史新高。目前,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能產量占全球比重均達80%以上,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我國光伏行業發展態勢同樣向好。2024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32%;2024年上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02.5吉瓦,同比增長30.7%。1—2月,受2023年底組件價格大跌的影響,光伏裝機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裝機規模達36.7吉瓦,同比增長75%;3—4月,我國光伏裝機規模受到前期影響,單月裝機出現4年來首次同比下降;5月以來,在國家及地方政策推動下,裝機規模延續良好發展態勢,同比增長皆在50%以上。消納紅線放開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大基地項目和電網建設進程加快,分布式接入能力提高的政策正陸續研究出臺。各種有利因素支撐下,預計2024年我國的光伏新增裝機將保持高位。
然而,在火熱的行業發展背后,產業鏈價格、制造端產值等方面的市場情況卻值得注意。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雖然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出現回落。同比產品價格下降、產值下降、出口額減少。上半年,多晶硅、硅片價格下滑超40%,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超15%;同期,國內光伏制造端(不含逆變器)產值約5386億元,同比下降36.5%;出口總額(硅片、電池片、組件)約186.7億美元,同比下降35.4%。價格、產值及出口額下跌給行業發展帶來壓力。
與此同時,光伏產業鏈市場結構將發生明顯變化。近年來,全球光伏產業面臨深刻重塑。一是雖然美國、印度、巴西及歐洲等全球主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同時也促進各國推動產業回流,光伏產業鏈呈現本土化、區域化、回岸化特征,尤其是美、印等市場本土化供應比例顯著提高。二是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日、韓及歐洲國家等加大戰略資源布局和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光伏企業出海投資已成為我國構筑強大光伏產業鏈體系的必然選擇。
復雜形勢倒逼進一步發展
制造業是創造稅收、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其產業集群效應對地方經濟發展舉足輕重。在地方財政考核壓力下,區域性競爭嚴重。一是在招商引資階段,各級政府通過如稅收減免、人才引進等便利性政策手段,建立各自“大而全”或“小而全”產業結構,易導致地區產業差異化發展不足,存在重復投資情況。2023年,光伏制造業產值超千億元或接近千億元產業之城已經達10余個,大部分都具備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地方同質化競爭易助推企業盲目擴產,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目前,分工合理的光伏產業全國統一大市場尚未形成。二是在投產運營階段,跨區域兼并存在一定難度,落后產能出清不暢。
我國光伏行業總體成績亮眼,但面對復雜形勢仍需進一步努力。一是歐美等為了扶持本土產業發展,為我國光伏產業出口設置了一系列障礙和壁壘。除反傾銷、反補貼、提高基本關稅等貿易壁壘外,“低碳認證”“能效標簽”等都在成為新形式的貿易壁壘,對企業的合規及可持續發展形成阻礙。二是光伏行業憑借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吸引很多“選手”進入,導致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少量頭部企業尚且面臨重大考驗,一些小企業資金鏈緊張、盈利困難,只能靠不斷融資,面臨“造血”壓力。同時,中小型企業無法保持穩定研發投入,難以跟上行業技術迭代速度,面臨破產出清風險。三是近年來龍頭企業為了對抗行業內產業鏈波動,調整戰略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雖在需求側爆發時有效避免了行業上下游擠兌,但在需求端萎靡時,企業同樣面臨持續“失血”困境,光伏產業進入動蕩期,光伏行業調整已是必然趨勢。
此外,部分關鍵技術仍面臨“卡脖子”問題。一是膠膜等部分關鍵原材料受制于人。膠膜是光伏組件封裝過程的重要材料,其透光性、黏結強度、耐老化等特性對于組件的密封性和使用壽命具有重要影響。光伏膠膜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對醋酸乙烯脂含量、MI等提出較高要求。2017—2023年,我國POE膠膜進口量從22.22萬噸增長至85.9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5.08%,保持較高增速。雖然近年來我國光伏級POE技術研發與投資活動十分活躍,但大部分項目還處于中試階段或建設階段,短期內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二是部分電池技術進展較慢。N型電池的制備技術相對復雜、成本較高,雖然TOPCon已率先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但HJT、BC電池片落地產能仍較少,如0BB、銀包銅、無銦/低銦靶材技術等降本手段仍需持續突破。當前,N型電池的轉換效率已超過PERC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且技術革新仍處于密集活躍期,是現階段光伏電池技術主要發展方向。
多措并舉推動行穩致遠
一方面,加強全國統籌規劃。一是建議從宏觀層面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發展目標與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相結合,促使地方政府找準自身定位,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二是依據現階段光伏市場發展需要,制定光伏產業未來發展技術路線圖,鼓勵和引導光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升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提升創新能力。三是引導和支持高校、科研機構與光伏企業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構建產學研用協作新模式,搭建公共研發平臺,持續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四是積極建立光伏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平臺,引導和鼓勵光伏協會、龍頭企業及時發布供需信息,及時解決產業鏈上下游信息不對稱和對接不通暢等問題,鼓勵科研機構根據供需信息及時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產需結構,為企業發展、政府決策提供強力支撐。
另一方面,加快技術研發與突破。一是加快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推動新型太陽能電池產業培育。在全球向低碳轉型的大勢下,歐美等地區和國家也在持續加強科技投入,美國在《重建美好法案》中明確向新型太陽能電池增加研發投入,直接面向新一代電池技術。在此背景下,為保持我國光伏產業全球領先優勢,仍需增加在新技術科技創新領域的持續投入,加快鈣鈦礦、有機電池等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支持HJT、BC等光伏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二是重視并加強新型光伏組件技術研究,實現資源可循環利用。引導和支持新型光伏組件技術創新,加強疊瓦、輕質、柔性等新型組件研發,推動滿足建筑防火等級的高端組件技術研發,發展綠色環保組件材料,開展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及可移動式成套工藝研發。
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一是加快推進光伏綠色貿易標準制定國內工作。目前,我國缺少碳標簽數據庫,而國外數據庫不適用于我國國情,使用國外數據庫會導致我國碳核算出現偏差。應當盡快建立適用于我國光伏產業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并做好國際化銜接,推動核算結果國際互認。二是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實時跟蹤歐洲、北美、東南亞等重要地區光伏產業政策、貿易規則的最新動向以及對我國產業發展的影響,積極開展國際法律風險和合規性評估,提高對走出去光伏企業防風險的專業指導,降低企業對外貿和投資的風險。三是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通過海外合資、技術品牌授權等多樣化、差異化投資手段,發掘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綠色能源發展潛力,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光伏電站項目,推動光伏產業進一步“走出去”。
作者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發展研究中心主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