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地下水做“體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他們來揭秘……
【谷騰環保網訊】“咱們現在馬上出去進行地下水采樣,這是一整套的地下水采樣設備……”記者日前采訪了陜西省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了解地下水采樣監測全流程。
為了掌握地下水的水質情況,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定期給地下水做“體檢”。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李鵬飛告訴記者,地下水采樣需要攜帶采樣泵、出水管、移動電源、控制器、便攜式水質測定儀、水位儀、樣品容器等監測設備。
每次出發進行地下水采樣,采樣人員都需要將儀器設備一一檢查,待所有儀器設備檢查完畢,便將設備裝車,出發趕往現場。采樣人員來到漢中市漢臺區的一個國考地下水監測點位,熟練地開始了當天的樣品采集工作。
采樣三部曲:測量水層厚度、洗井、樣品采集和分裝固定
“來到現場,我們第一步要測量它的水位和井深,然后計算出水層厚度。”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水土生物監測室主任羅濤說。
采樣人員隨即將水位儀的刻度繩緩緩放入監測井中。“好,當我們聽到滴滴滴的囂叫聲的時候,這就是我們井口見水的位置。”羅濤說。
水位儀探頭接觸到水面后會持續發出滴滴滴的囂叫聲,采樣人員記錄下見水位置后,繼續放刻度繩,測量井深。
“當我們聽到長鳴的囂叫聲時,代表著水位儀探頭已經觸底了,井深測量完畢。”羅濤告訴記者,當滴滴滴的囂叫聲變成長鳴的囂叫聲時,說明水位已經觸底,此時,刻度繩水位數值與見水水位數值相減,便能測算出水層厚度。
測算出水層厚度后,為了不擾動地下水井底的沉積物,防止地下水回水不及時導致采樣泵電機燒毀,采樣人員一般選擇水層中間或中間偏下位置開展洗井作業。
“根據我們洗井三次的測量結果來看,三次測量的pH、濁度、電導率偏差都在范圍之內,說明洗井已經成功了,我們現在進行樣品的采集和分裝固定。”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水土生物監測室監測分析人員馮凱一邊介紹,一邊開始進行樣品的采集。
樣品采集完成后,不同的檢測項目要添加不同的固定劑來固定,防止污染物指標在運輸和儲存的過程中揮發或遇光分解,從而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水樣監測:手工、儀器“雙管齊下” 水質全分析達93項
現場采樣結束后,樣品被送回監測中心,經過樣品管理員的轉碼、登記后,便流轉至相關指標實驗室進行分析。
來到手工法綜合分析實驗室,記者看到監測人員正在將EDTA二鈉溶液滴入錐形瓶,水樣顏色由紫紅色逐漸變成藍色。
“我們主要測定水中的pH、氟化物,還有總硬度等。剛剛我做的實驗就是水中總硬度的測定,平時我們所說的總硬度就是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生活中見到的燒水壺結水垢就與硬度有關。如果長期飲用高硬度水,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所以總硬度是地下水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水土生物監測室監測分析人員牟穎說。
先進的監測實驗室離不開先進的技術設備。流動注射分析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一臺臺不為人們所熟悉的設備,為地下水的監測立下了汗馬功勞。
“流動注射分析實驗室的流動注射分析儀,主要分析對人體健康有害或者是對環境污染的一些指標,比如說揮發酚、總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和總氮等指標。這臺儀器3分鐘可以出具一個測試數據,根據峰形圖的曲線峰擬合出地下水樣品濃度。地下水樣品如果是一條接近基線的直線,說明所有污染因子均未檢出,達到國家標準。”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水土生物監測室監測分析人員馬楠說。
除了pH、總硬度、總氮等一般化學指標,地下水監測還涵蓋微生物指標、毒理學指標和放射性指標。
“我們這個實驗室主要測定水樣中的重金屬,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水樣中重金屬的痕量分析,它的檢出限濃度很低,這臺儀器基本上能分析水樣中的所有重金屬。如果人體攝入過多重金屬,就會出現重金屬中毒,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水樣檢測中,重金屬檢測是必不可少的項目。”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水土生物監測室監測分析人員馮凱介紹。
生態環境部門對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要求非常高,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指標為39項,水質全分析為93項。通過長期的監測數據,可以基本了解地下水水質狀況,掌握水質變化規律,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地下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從“無”到“有” “雙源”管理確保地下水環境安全
陜西省于2020年開展國考地下水點位布設,并進行摸底監測。
陜西對地下水監測工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文件與技術規范要求,對監測井進行日常維護和提標改造,確保監測網絡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延續性。
“剛開始我們對地下水監測技術不太了解,陜西省邀請長安大學教授以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相關專家,組織線上和線下技術培訓,使監測人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羅濤說。
專業的儀器設備對于地下水監測至關重要。漢中積極籌措資金,購置了先進的地下水采樣設備與實驗室分析儀器,按照國家地下水監測相關要求進行了多項目資質認定。
漢中市環境監測中心通過質控樣品、空白樣品、人員比對、儀器比對等多手段質量控制,確保了監測數據的“真、準、全、快、新”。
陜西是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9.6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一半。陜西出臺《陜西省加強地下水保護管理工作若干措施》,并堅持以保護和改善地下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建體系、控風險、保安全”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強地下水重點污染源、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雙源”管理。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一級主任科員定斌介紹:“在建體系方面,我們組織開展了72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水質及周邊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按‘一井一檔、一井一策’原則,指導各地科學制定地下水環境質量達標或改善方案,督促采取綜合措施,保障點位水質達到目標要求。”
“十四五”以來,陜西46個國考區域點位Ⅴ類水比例保持在國家要求的17.4%以內,26個“雙源”點位水質保持穩定。
“在控風險方面,我們加強土壤與地下水重點污染源管理,篩選確定521家土壤、地下水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持續強化重點監管單位法定義務落實,督促指導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隱患排查并依法納入排污許可一證管理;加強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環境監測,對270家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周邊環境監測。在保安全方面,陜西組織開展了縣級以上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調查和化工園區周邊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隱患排查與監測。結合周邊污染源分布判定地下水主要指標變化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污染防治對策建議,指導地市篩選、更新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優先防控名單,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強化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切實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定斌說。
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是生態環境監測的重點工作之一,水質監測結果是指導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陜西將持續做好地下水水質“體檢”工作,切實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