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除塵器的影響因素
靜電除塵器主要影響因素有:粉塵比電阻、氣體含塵濃度、氣流速度等。
1.粉塵的比電阻
如圖4所示,比電阻在104~1011Ω•cm之間的粉塵,電除塵效果好。當粉塵比電阻小于104Ω•cm時,由于粉塵導電性能好,到達集塵極后,釋放負電荷的時間快,容易感應出與集塵極同性的正電荷,由于同性相斥而使"粉塵形成沿極板表面跳動前進",降低除塵效率。當粉塵比電阻大于1011Ω•cm時,粉塵釋放負電荷慢,粉塵層內形成較強的電場強度而使粉塵空隙中的空氣電離,出現反電暈現象。正離子向負極運動過程中與負離子中和,而使除塵效率下降。
比電阻低于104Ω•cm稱為低阻型。這類粉塵有較好的導電能力,荷電塵粒到達集塵極后,會很快放出所帶的負電荷,同時由于靜電感應獲得與集塵極同性的正電荷。如果正電荷形成的斥力大于粉塵的粘附力,沉積的塵粒將離開集塵重返氣流。塵粒在空間受到負離子碰撞后又重新獲得負電荷,再向集塵極移動。這樣很多粉塵沿極板表面跳動前進,最后被氣流帶出除塵器。用電除塵器處理金屬粉塵、炭墨粉塵,石墨粉塵都可以看到這一現象。
粉塵比電阻位于104~1011Ω•cm的稱為正常型。這類粉塵到達集塵極后,會以正常速度放出電荷。對這類粉塵(如鍋爐飛灰、水泥塵、平爐粉塵、石灰石粉塵等)電除塵器一般都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粉塵比電阻超過1011~1012Ω•cm的稱為高阻型。高比電阻粉塵到達集塵極后,電荷釋放很慢,這樣集塵極表面逐漸積聚了一層荷負電的粉塵層。由于同性相斥,使隨后塵粒的驅進速度減慢。另外隨粉塵層厚度的增加,在粉塵層和極板之間形成了很大的電壓降ΔU。
在粉塵層內部包含著許多松散的空隙,形成了許多微電場。隨ΔU的增大,局部地點微電場擊穿,空隙中的空氣被電離,產生正、負離子。ΔU繼續增高,這種現象會從粉塵層內部空隙發展到粉塵層表面,大量正離子被排斥,穿透粉層流向電暈極。在電場內它們與負離子或荷負電的塵粒接觸,產生電生中和。大量中性塵粒由氣流帶出除塵器,使除塵器效果急劇惡化,這種現象稱為反電暈。
克服高比電阻影響的方法有:加強振打,使極板表面可能保持清潔;改進供電系統,包括采用脈沖供電和有效的自控系統;增加煙氣濕度,或向煙氣中加入SO3、NH3及Na2CO3等化合物,使塵粒導電性增加,這種方法稱為煙氣調質。
圖1 粉塵比電阻與除塵效率之間的關系
煙氣的溫度和濕度是影響粉法比電阻的兩個重要因素。圖5是不同溫度和含濕量下,燒結機鉛煙的比電阻。從該圖可以看出,溫度較低時,粉塵的比電阻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的,比電阻達到某一最大值后,又隨溫度的增加而下降。這是因為在低溫的范圍內,粉塵的導電是在表面進行的,電子沿塵粒表面的吸附層(如水蒸汽或其它吸附層)傳送。溫度低,塵粒表面吸附的水蒸汽多,因此,表面導電性好,比電阻低。隨著溫度的升高,塵粒表面吸附的水蒸汽因受熱蒸發,比電阻逐漸增加。在低溫的范圍內,如果在煙氣中加入SO3、NH3等,它們也會吸附在塵粒表面,使比電阻下降,這些物質稱為比電阻調節劑。溫度較高時,粉塵的導電是在內部進行的,隨溫度升高,塵粒內部會發生電子熱激發作用,使比電阻下降。
從圖2還可以看出,在低溫的范圍內,粉塵的比電阻是隨煙氣含濕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溫度較高時,煙氣的含濕量對比電阻基本上沒有影響。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通過一下途徑降低粉塵比電阻:
①選擇適當的操作溫度;
②增加煙氣的含濕量;
③在煙氣中加入調節劑(SO2、NH3等)。
圖2 煙塵比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2.氣體含塵濃度
粉塵濃度過高,粉塵阻擋離子運動,電暈電流降低,嚴重時為零,出現電暈閉塞,除塵效果急劇惡化。
電除塵器內同時存在著兩種電荷,一種是離子的電荷,一種是帶電塵粒的電荷。離子的運動速度較高,約為60~100m/s,而帶電塵粒的運動速度卻是較低的,一般在60cm/s以下。因此含塵氣體通過電除塵器時,單位時間轉移的電荷量要比通過清潔空氣時少,即這時的電暈電流小。如果氣體的含塵濃度很高,電場內懸浮大量的微小塵粒,會使電除塵器擔憂暈電流急劇下降,嚴重時可能會趨近于零,這種情況稱為電暈閉塞。為了防止電暈閉塞的產生,處理含塵濃度較高的氣體時,必須采取措施,如提高工作電壓,采用放電強烈的電暈極,增設預凈化設備等。氣體的含塵濃度超過30g/m3時,必須設預凈化設備。
3.氣流速度
隨氣流速度的增大,除塵效率降低,其原因是,風速增大,粉塵在除塵器內停留的時間縮短,荷電的機會降低。同時,風速增大二次揚塵量也增大。
電場風速的大小對除塵效率有較大影響,風速過大,容易產生二次揚塵,除塵效率下降。但是風速過低,電除塵器體積大,投資增加。根據經驗,電場風速最高不宜超過1.5~2.0m/s,除塵效率要求高的除塵器不宜超過1.0~1.5m/s。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