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座垃圾堆肥廠改造后日處理量可達千噸
自1998年起連續運行了11年的本市首座垃圾堆肥廠—南宮堆肥廠即將開展大修改造,擴容后日處理垃圾量將達千噸。
垃圾日處理量可達千噸
垃圾堆肥,是將菜葉、樹葉、果皮核等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垃圾進行處理,將其轉化成可利用的肥料的過程。垃圾堆肥后,約三分之二的垃圾成分被轉化成肥料可供再利用,大幅減少了垃圾填埋量,提高垃圾資源化率。
此次列入南宮堆肥廠大修改造的包括卷簾門及隧道門系統、發酵送風系統、后熟化區物料粉碎系統。北京環衛集團二清分公司負責人表示,經過十余年的運行,堆肥系統的一些子系統部件已經老化。改造還將對一些部件進行優化和改進。
南宮堆肥廠經理徐忠新說,2005年南宮堆肥廠曾進行過一次改造,堆肥廠垃圾日處理量從400噸提升至600噸。經過技術人員攻關,改造后的南宮堆肥廠堆肥隧道內垃圾堆高可“長”高1米,從現在的2.5米提高到3.5米。到明年底前,堆肥廠垃圾日處理量將可達到1000噸,比設計能力翻一番。
據介紹,南宮堆肥廠預留了廠區內遠期繼續擴容改造的空間,今后可視本市垃圾處理需要進行擴建。
堆肥車間加“蓋”隔臭
難聞的臭味兒一直是垃圾處理廠附近居民的心病。南宮堆肥廠改造后,將在堆肥車間等主要異味兒產生區外加裝密閉棚。這就相當于給垃圾場加了個“蓋”,徹底截住流向大氣中的臭味兒。
“加裝密閉棚,可將產生異味兒的車間與外界隔離開來。然后通過供排風系統,向車間輸送富氧新風,利用負壓系統抽出堆肥產生的廢氣。”徐忠新表示,所有堆肥隧道改造完成后,南宮堆肥廠每年將減少廢氣排放670噸。
據了解,垃圾堆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為硫化氫、二氧化硫及醚類、醛類氣體。這些氣體大多數都無色無味,但其混合在一起后,又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令人難忍的臭味兒。
加“蓋”回收廢氣還大大提高了垃圾堆肥效率。垃圾堆肥首先要通過自身發酵升溫,在50℃的環境中要保持最少5天,殺滅垃圾中的蛔蟲卵、大腸桿菌等有毒病菌。冬季氣溫較低,升溫時間長,堆肥效率降低不少。
通過回收廢氣,進行氣體余熱再利用,可快速將新進廠垃圾進行升溫,促進垃圾降解,縮短垃圾堆肥時間,大大提高堆肥效率。據介紹,目前南宮垃圾堆肥廠高溫堆肥時間已從10天縮短到7天左右,僅此一項即提升了近3成的垃圾處理能力。今后,南宮堆肥廠還將引入外源菌種,可進一步提高垃圾堆肥效率。
11年節約140畝土地
“按減少的填埋量計算,南宮堆肥廠每年節約用于填埋的土地13畝,11年下來已經累計節約土地140畝,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擴大。”北京環衛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宮堆肥廠的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從朝陽、宣武、崇文運來的生活垃圾,有68%被降解為肥料和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垃圾殘料被填埋。
除了節省土地,堆肥還大大降低了垃圾對地下水的污染。由于菜葉、果皮核等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水,直接填埋將產生非常多的垃圾滲瀝液,增加處理成本和污染地下水的風險。堆肥過程中,垃圾經氧化、熟化等一系列工藝,水分被提取出來,再填埋的垃圾為干垃圾,消除了污染風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