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水回用,何時走出尷尬困境?
山西省處于內陸地區(qū),是一個嚴重缺水的省份,省城太原亦是如此,水資源匱乏已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瓶頸。目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加緊保護和開發(fā)水資源,尋求解救城市“水荒”的良策,太原也不例外。
人們平時所飲用的自來水為上水,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統(tǒng)稱為下水,中水介于上下水之間,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中水可以用來洗車、沖廁、園林綠化和道路保潔、城市噴泉、河湖補水、作熱電廠里的冷卻水等等。
中水作為城市的 “第二水源”,無疑是緩解“水荒”的有效途徑。但是,長期以來太原市中水回用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出現(xiàn)了“推而不廣”“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困境。
這一局面為何出現(xiàn),如何破解?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節(jié)約資源效益突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太原市就開始宣傳、推廣建設使用中水,并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太原市已配套建設中水回用工程的有山西國貿大飯店、迎澤賓館、大唐四季花園等20余家單位,設計處理能力為5000噸/日左右。中水回用,不僅提高了生活用水效益,節(jié)約了自然資源,還減少了污水直接排放,起到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huán)保效益。
在山西國貿大飯店,你不必為嘩嘩流走的淋浴水、洗臉水、刷牙水而感傷心疼。因為,它們很快就會回到你的沖便器內,為你再次提供服務。11月9日,記者來到山西國貿大飯店,下了近百個臺階,來到了該飯店的地下二層。這里管道交錯,一座中水回用系統(tǒng)正在“轟隆隆”地運轉。
“該系統(tǒng)每天處理中水200多噸,基本都用來沖廁,約占飯店日用水量的30%左右。”山西國貿大飯店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系統(tǒng)中的水來源于客房洗浴、職工浴室淋浴水、寫字樓盥洗排水以及冷卻塔排污水等。包括管線、設備等投入,該系統(tǒng)共投資270余萬元。從2004年6月開始,飯店的客房和寫字樓廁所沖洗已經全部用上了中水。”據悉,該飯店一年僅沖廁用水就要超過11萬噸,而中水處理系統(tǒng)每年可利用中水8萬多噸,節(jié)省水費40余萬元。
大唐四季花園是綜合性建筑節(jié)能示范樣板小區(qū),2004年建成中水回用系統(tǒng),主要是收集小區(qū)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洗車、景觀補水等方面,年節(jié)約水費8萬余元,開了太原市建筑小區(qū)中水回用的先河。在太原市精神病醫(yī)院小區(qū),中水擔當起了沖廁的“重任”。據了解,沖廁用水要占到人們每天用水量的20%-30%,把大量的自來水投放在這上面是非常可惜的。中水的回用正好節(jié)約了這部分水資源,而且費用也比自來水便宜,可謂一舉兩得。
太鋼在跨越式發(fā)展中,把創(chuàng)建資源節(jié)約型企業(yè)、實現(xiàn)污水資源化、提高中水回用率作為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任務來抓,通過采用新型節(jié)水技術裝備,實施加強計量管理等措施,對很多項目進行了節(jié)水工藝及技術改造,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太鋼實現(xiàn)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經濟運行模式,在廢混酸再生工程中,企業(yè)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噴霧焙燒工藝進行處理,實現(xiàn)中水回用,年節(jié)約水量約592.9萬立方米。太鋼焦化廠成功改造了精苯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與焦爐制冷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每年可節(jié)約新水28.8 萬噸。今年前8個月,太鋼集團上下共節(jié)約新水300萬噸。
利用推廣不盡人意
按理說,中水回用不僅有巨大的環(huán)保效應,而且也有著誘人的經濟效益,但中水回用在太原的利用推廣卻不盡如人意。
太原市節(jié)水辦主任孔繁榮說:“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太原就開始推廣中水,但一直以來推進較為緩慢。盡管中水是污水經過處理以后可以使用的水源,但還沒有做到有效利用。”
11月10日,在省城體育路上,洗車店一家挨著一家。
一位身穿 “××汽車美容”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拿著水槍沖洗車輛,從洗車店門前流淌出來的污水橫流,漫過便道流進了路邊的下水管道,周圍很大一片路面都水跡斑斑。居住在附近的一位市民對記者說:“這些洗車店開了好幾年了,每天有不少車輛排著隊洗車,白嘩嘩的水就這樣流入下水道,真可惜啊!”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省城迎澤西大街、南沙河橋堰、桃園北路等洗車店集中的地方,發(fā)現(xiàn)洗車店大都使用自來水洗車,而且多數洗車店只有一兩間房和一兩把水槍,沒有污水回收設備,造成了水資源的極大浪費。一位洗車店老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也很想使用中水洗車,但管網沒有鋪設過來,想用也沒辦法。
就中水回用率差的原因,業(yè)內有關人士表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政管網跟不上。現(xiàn)有污水處理廠多數未鋪設中水回用管道,是導致中水回用難以普及的首要原因和最大瓶頸。
其次,投資大,回收慢,中水設施難上馬。將使用過的污水回收,并處理成為可以再次利用的中水,需要許多專門設備。但高額的設備投入,是中水回用設施上馬的最大障礙。上一套中水處理設施起碼要100多萬元,一些小企業(yè)無法承受數額巨大的先期投資,并且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其帶來的長期效益。
第三,受傳統(tǒng)的生活、觀念、習慣等影響,市民對中水認識還存有偏見,對中水的安全性尚有疑慮。其實,中水雖然不能飲用,但可以用到園林灌溉、道路清潔、基建工程等一些對水質要求不高的領域。
另外,目前太原市的居民生活用水水價不高,每噸不到3元,因此不少市民沒有節(jié)水觀念,認為“反正水費也花不了幾個錢,何必多此一舉呢。”
多措并舉走出困境
那么,如何走出這種尷尬困境呢?
太原市節(jié)水辦主任孔繁榮認為,首先要加強宣傳,轉變觀念。中水回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許多發(fā)達國家都得到了有效應用。因此,為了推廣中水回用,對企業(yè)和民眾進行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意義便成了首要工作。積極消除人們觀念中“中水”是“下水”的疑慮,推進中水在市民中的認知與接受。同時,進一步加強人們節(jié)約用水的理念,要讓人們認識到“水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并樹立牢固的節(jié)水意識。
其次,在政策上要予以積極扶持,將推廣使用中水納入城市建設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嚴格貫徹落實《太原市城市節(jié)約用水條例》,對居民小區(qū)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建設項目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設計日用水量50立方米以上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嚴格把關,要求配套建設和使用中水設施,否則不予驗收。
第三,中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項公共事業(yè),因此政府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應在管網配套建設上予以資金支持,并盡快建立中水替代自來水的成本補償機制與價格激勵機制,多渠道籌資建設,調動中水回用的積極性。
此外,由于中水回用具有明顯的規(guī)模經濟特征,即中水處理成本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而降低。因此,引入市場機制使中水回用產業(yè)化,成為促進中水回用的一個可行措施。在依靠市場的前提下,實行企業(yè)、社會、政府共同投資,加快中水回用推廣進程。
相關鏈接
日本:中水回用典型代表國家
中水回用最典型代表國家是日本。日本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使用中水,至今已有50余年。回用形式分兩類:一是閉路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即一個單棟建筑物的污水經處理后仍回用于該建筑物,主要用作廁所沖洗。二是區(qū)域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往往由數個建筑物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再分配給這個范圍內的建筑物使用,沖廁是它的主要用途。
對此,福岡市和東京市都有規(guī)定:新建筑,其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或可回用水量在100m3/日以上,都必須建造中水回用設施。
在日本中水回用并不便宜,一般為2.5美元-4.2美元/m3(包括折舊、操作、維修費用,但不包括勞動力、污泥處理和處置、水質分析以及附加的內部管道系統(tǒng))。回用水的價格只有自來水價格的80%,通過浮動收費政策,使回用水具有一定競爭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