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成地溝油流向黑市 額外收費成逆向激勵
8月下旬,國內首個特大全環節“地溝油”案在寧波進行了開庭審理。此次案件牽連之廣令人震驚,綜合起訴材料和原已公開披露情況等多方面信息,共計58家企業被證實牽涉其中,涉及飼料、食品和制藥等領域。
庭審揭露出來的內幕,也讓民眾再度陷入了對“地溝油”的恐慌。據21世紀網統計,2010年,上海市僅有四分之一地溝油得到了正規清運,絕大部分地溝油仍然流入了黑作坊。拋開更具誘惑的黑市收購價除外,正規清運反而要付出額外的處理費,無疑是對餐廚企業的逆向激勵。
“賣不起”的生物柴油
根據庭審資料,涉案的“地溝油”生產企業中,包括山東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濟南格林”),該公司原本是一家正規企業,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產生物柴油與脂肪酸。
生物柴油是生物質能的一種,和化石柴油相比含硫量低,使用后可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大大減少,是一種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生物柴油產業列為生物質能源的投資目標。
在我國,從2005年前后開始產業化發展生物柴油,國家“十二五”規劃要求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生物柴油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一些油料植物,比如大豆、棉籽等,但使用起來成本太高,所以現階段我國生物柴油企業的主要原料是廢棄油脂,其中就包括人們談之色變的“地溝油”。
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有利于阻斷“地溝油”回流餐桌,同時還能夠生產清潔能源,原本應該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
“現在生物柴油市場不好”,地溝油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濟南格林公司總經理柳某曾對媒體這樣表示。而市場不好,主要體現在生產生物柴油的利潤上。
上海有企業曾在2011年算過這樣一筆賬:
“現在公司收購“地溝油”的價格一噸4900元,去除10%左右的雜質之后再按一定比例出油后的加工原料一噸大概6000元,再投入輔料、攤算設備等折舊,一噸生物柴油的成本大概在7500元左右,而目前市場上一噸生物柴油的售價大概是6000元。”如此計算,正規企業的生物柴油是越賣越虧,上述企業在2010年虧了800多萬元。
面對無利可賺的生物柴油市場,濟南格林公司開始了柳某所供述的“超范圍經營”,生產“飼料油”,并以8100元至8300元一噸的價格販賣給一些糧油商行,這些“飼料油”通過轉手最終流入了上述的食品和制藥領域。
據經辦此案的海寧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教導員洪聚峰介紹,“食用油的價格,根據我們這個案子,是8300塊左右一噸,生物柴油是7500塊左右,暴利空間大”。
黑市交易猖獗 正規企業“吃不飽”
與此同時,大多數正規生產企業還面臨著沒有原料、無“油”可用的尷尬境地,實際產能原低于設計產能。此中原因,除黑市價格相對正規企業收購價更具吸引力之外,地溝油“陽光化”的流通成本更高也不容忽視如果一家餐廳要將地溝油賣給正規企業,必須通過環衛部門,且必須繳納一定的“處理費”。
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產的生產線,原設計能力是年產生物柴油5萬噸,現在實際生產僅有三四千噸。該公司負責人坦言正規公司搶不過“黑作坊”:在青島,正規公司收購地溝油的價格是每噸4500元左右,而非法商販去餐館收購地溝油的價格在5000元以上。非法商販將收來的油加工成“食品油”出售,每噸能賣到8000元以上。
而作為上海市僅有的兩家擁有的處置廢棄食用油脂資質的企業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中器”)和上海綠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綠銘”),投產之后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了解,上海中器自2009年投產之后,設計年處理能力12000噸。而實際2009年累計處置僅1760噸地溝油,2010年情況稍好,處置了2700噸。其中,2010年3至5月,上海世博會前嚴打非法地溝油的時候,上海中器的地溝油原料一度達到每月500噸。
而上海綠銘的情況也同樣令人擔憂,設計年處理能力3萬噸的生產線因為原料不足,在2011年之前一直嚴重閑置,2010年公司虧損900多萬元。
實際上,根據《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的規定,上海市的餐廚垃圾的處理(包含廢棄食用油脂)必須經過以下流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按年度主動申報,然后由管理部門招標確定的單位進行統一收運和處理,其中廢棄食用油脂的處置單位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上海中器和上海綠銘。
21世紀網查閱了滬綠容〔2011〕79號文件,《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關于2010年度餐廚垃圾專項管理工作通報》,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全市各區(縣)年度計劃為日處理廢棄食用油脂40噸。而實際上,2010年4-12月,全市平均日處置僅9.5噸。
如此測算,2010年上海市每天僅有四分之一的廢棄食用油脂運送進了正規企業,而有30噸的廢棄食用油脂“不知去向”。
為何正規企業收不到“油”呢?
21世紀網了解到,餐廚垃圾生產單位如果要將自家的“地溝油”正規清運,需向環衛部門繳納一定的處理費。
根據《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暫行辦法》(滬府發[2004]32號)及《關于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廢棄食用油脂的收費上限價分別為:每桶(60升)15元、(30升)7.5元、(15升)3.75元。
這一規定意味著,如果通過正式渠道賣出地溝油,餐廚垃圾生產單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而上海地溝油的“黑市價”大約是每噸四五千元,較之正規渠道收購價具有明顯優勢。金錢誘惑之下,一些餐飲企業將“地溝油”賣給“黑作坊”也就不足為奇了。
“原料”難得,生產企業還必須為此付出“代價”,上海中器和上海綠銘還要根據政府每月制定的指導價來購買。據悉,2005年的指導價一般是每噸1200元,而到了2011年,指導價已經上漲到了每噸4900元。
期待政府立法 規范地溝油市場
濟南格林在巨額利潤的驅動下,走上歧路的例子擺在眼前,同時政府也開始加大對“地溝油”的重視,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變呢?
上海綠銘執行總裁張英文告訴21世紀網,“(目前公司)實際情況運行良好,由虧損(扭轉),現在盈利了”。張英文分析說,“生物柴油與化石柴油的其他指標都可以通用的,只不過熱值低一點,(銷售上)可以用在環衛系統或者公交系統”。
不過上海中器情況依然不樂觀,技術總監楊建斌對21世紀網說,“現在還在虧損”。問及未來,楊建斌認為公司自身要加強對政府政策的研究,同時建立價格風險機制。
同時兩家公司都在期待政府進行立法,規范地溝油的收運和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之后的銷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