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沈北新區從治水入手改善生態環境
沈陽沈北新區從治理河流入手,加強環境建設,使全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
沈北新區水系豐沛,擁有蒲河、長河、九龍河、左小河等多條河流。然而,由于城區部分河道水流不暢,淤積嚴重,隨著氣溫升高,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從根本上解決河道淤塞、水質惡化問題,沈北新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長河、九龍河、左小河3條河流進行清淤治理,總長度達7公里,僅清淤一項的投入就達128萬元。長河作為沈北新區境內的一條重要河流,過去河道淤積、水體污染、建設雜亂,其狀況與整個城區的功能極不協調,綜合效益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今經過治理,河流的水質環境明顯好轉,河道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恢復。站在長河橋上,可以看到,清澈的長河水正緩緩地流過一座新建成的橡膠大壩,河西岸是新建成的親水花園。沈北新區水利局負責人介紹說,長河城市段的一期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原來不到2米寬的主河道現在已拓寬為30米寬,橡膠壩的建設為建設濱河景觀提供了條件,現在正值主汛期,橡膠壩只有1米多高,最高可達到3米高,冬季將對橡膠壩進行保溫處理,以保證全年不斷水。主汛期過后,長河城市段的二期改造工程也將開工。
為防止治理后的河流再次受到污染,沈北新區已建成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南小河污水處理廠和日處理能力0.5萬噸的輝山生態污水處理濕地,并已啟動了蒲河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虎石臺鎮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北廠區建設工程,同時,虎石臺鎮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南廠區和道義污水處理廠的前期籌建工作已經展開。為防止蒲河水再受污染,所有周邊企業的污染已全部截流。
沈北新區本著生態治河的原則,融河水治理和河流兩岸的綠化美化建設為一體,沿河流打造風景宜人的親水空間。如今,蒲河、長河兩大景觀水系的建設已初具規模。
蒲河作為沈北新區貫穿東西的最大河流,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經濟和生態價值是該區的寶貴財富。為此,沈北新區將對蒲河33公里長城市段實施全線景觀改造,使之成為60米至120米寬的主河道,兩側各建100米寬的綠化帶。同時,沿線修建水面面積達5平方公里、蓄水1500萬立方米的七星湖,沿河兩側建7米寬的旅游線。
站在蒲河沿岸的旅游線上,微風輕拂,楊柳輕揚,流水緩行,讓人在炎熱的夏天里感到一陣清涼。再往遠處看,河對岸是一片白樺林。當地人告訴記者,這片白樺林是純自然景觀。為了保護這片原始狀態的白樺林,有關部門在對蒲河進行改造時人為地讓蒲河在這里轉了一個彎。
蒲河經過生態治理后,將成為一條綠色的生態長廊,營造出一流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展現親水魅力,成為最適宜人居的生態家園,除了為區內市民提供休憩、社交、觀賞、娛樂、健身的場所外,還將通過各種雕塑、建筑等,在自然風光中添加文化印記。長河是沈北新區境內的第二大河,長河城市段改造后,將成為集生態、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水系。
改造后的長河不僅成為一條帶狀的濱水風景帶,還建成一處濕地公園。濕地區域內,水滋養著植物和動物,形成了一個人與植物、動物和諧共生的良性生態環境。記者在長河濕地公園內看到,各種植物生長茂盛。陪同記者采訪的沈北新區水利局負責人說,這里的水生動物品種也在不斷增加。濕地公園的建設對區域內整個生態環境起到了良好的調節作用。
萬泉河生態濕地位于西小河、萬泉河、羊腸河三河交匯處,形成1.96平方公里水域,水面周長14.1公里,調蓄水量321.8萬立方米。沈北新區對萬泉河生態濕地實施了河道清淤,對5.5公里長的堤壩進行了加固,新建35米長五孔攔河閘一座,筑土壩及護坡170米,建交通橋一座、湖心島三座。萬泉河生態濕地的建設,既具有防洪和生態恢復的社會效益,也具有旅游休閑等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沈北新區不僅靠政府投資興建濕地區域,同時還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投資修建濕地公園。7月19日,位于沈北新區的原生態湖區———麗湖景區向游人開放。湖區內,在青山環繞的湖水中,帆影點點,美不勝收。麗湖是沈陽市第一個原生態景觀湖區,與棋盤山秀湖合稱秀麗二湖。
麗湖總面積23萬平方米,整個湖岸線3000多米,最深水位超過10米。麗湖水由純天然山體水系匯流而成,內有天然野生魚20多種。湖區內還有一個15萬平方米的濕地公園。一座橋梁將麗湖和濕地公園連在一起,形成了一處供市民休閑、娛樂的親水空間。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活力和生機。沈北新區從治理污水到建設沿河景觀帶、再到建設濕地區域,不僅將水引入城市人的生活,同時也營造出了人與植物、動物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沈北新區正在向國家級生態區邁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