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行業四大板塊迎政策風口
環保產業已經踩在了風口之上,但整體還未擺脫小而散的行業特點。水務行業作為環保產業中相對成熟的行業,在“水十條”重錘落地后,面對萬億級產業盛宴的大需求,又將如何在風口上起飛?
從政策層面來看,“水十條”的實施預計可直接帶動環保產品和服務超過1.4萬億,其中環保產品與裝備占比70%,而環境咨詢與服務占比30%。落到水務行業中,政策將為哪些領域打開市場空間?新增市場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什么樣的企業可以從中優先獲益?
從產業層面來看,自2014年以來,環保并購不斷,包括大項目并購、技術并購、國際并購以及戰略并購等。在此過程中,環保產業也在逐步做大做強,而擁有充足資金和良好發展戰略的公司將有機會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航母。
從企業個體層面來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戰略選擇和市場布局。在“水十條”若干指標中最嚴指標是黑臭水體的治理,作為產業細分領域中的企業,面對政策機遇,黑臭水體治理公司又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
核心摘要
水十條的落地將啟動龐大的環保市場,其中工業廢水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可再生水以及水環境監測產業出現重大利好。然而在細分行業中,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同等受益,對那些專注環境綜合治理的企業或將迎來重要機遇。
2015年4月16日,備受期待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正式出臺,這是我國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之后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國務院以發布行動計劃的方式強化污染治理,共提出了238項硬措施。
與大氣十條相比,水十條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在公開文件中,每一項措施后都明確顯示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考核由環保部牽頭,中組部參與,考核結果不合格,監察部會約談責任方,追究黨紀政紀責任。權責的明確和問責機制的完善,讓水十條的落實更有力度。
除此之外,水十條的不同之處還體現在以結果為導向,即以水質的改善為目標;以及全方位的解決方法,主要包括“減排”和“節水”兩個方面。
水十條的落地將啟動龐大的環境市場。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預測,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投入資金超過5萬億元。同時將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
具體至水務產業,業界的看法趨于一致:工業污水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可再生水以及水環境監測產業出現重大利好。
然而,數萬億元的新增市場畢竟是理論上的計算,有專家和企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映,水十條提出的指標并非稱得上十分嚴格,一些以技術見長的企業或許受益有限;工業污水分散在各企業,純粹靠企業增加成本來治污,執行難度很大;再生水利用的緊迫性并未得到普遍認可等。
“水十條關注的是中國整體情況,在細分行業中,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同等受益,對那些專注環境綜合治理的企業是重大利好,而以局部某點治理為市場的高技術企業,或許促進作用不大。”水務資深專家傅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利好四大水務板塊
水十條首次將工業污染防治置于第一位。《水十條》的第一條是污染物減排,而第一點是工業污水處理,這顯示出政策制定者對于工業污水的重視。
與城鎮污水相比,工業污染物的成分具有特殊性,雖然COD和氨氮占比不高,但是工業污水含有其他污染物,甚至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影響更大。
此外,工業污染對水體的影響或許超過統計數字,實際上,工業污水統計由各企業上報,存在數據不實的可能。
對于工業污染治理,《水十條》提出,重點行業新建擴建項目實行主要污染物“等量或減量置換”,同時強調了工業園區的集中污水處置。業界普遍認為,這將利好相關的工業污水工程企業以及做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的企業。
碧水源公司技術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碧水源高效催化氧化技術和材料已開發成功,這是解決工業污水高濃度、COD難降解的有效辦法。得益于此,我們可以為工業企業或工業開發區零排放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案。”碧水源已簽署騰格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項目。
水十條驅動的第二水務板塊是城鎮污水處理。《水十條》提出,到2020年,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瑞銀證券測算,這相比2013年89.3%/78.5%的水平,相當于2014-2020年每年上升0.8/0.9個百分點,大幅低于之前7年年均4.8/9.3個百分點的升幅。
這個數字意味著,依靠新建市政污水處理產能來達到減排效果的方式已經趨向飽和,市場機會主要在升級改造、管網建設和污泥處置。
水十條明確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并提出相應目標:其中明確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建成區水體水質達不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雖然已達到3000多座,覆蓋率較高,但出水水質過低,多數污水處理廠只能達到一級B,甚至二級、三級,即使一級A標準也只能算是地表水劣Ⅴ類,高出水水質和污泥無害化處置的比例都還較低,因此,業界預計膜技術、深度處理技術和污泥處置類企業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此外,管網鋪設所需的資金不少于污水廠的投資,因此地方政府可能會更多地將管網和污水廠打包由企業投資建設,從而催生更多的PPP訂單。
在污水處理之外,水十條同時強調了節水。“節水”是“減排”以外《水十條》規劃的另一個主要防止污染的途徑,按照計劃,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2013年全國用水總量6183億立方米)。
在節水方面,水十條還提出把萬元國內生產總值水耗指標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并提出將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控制用水總量可以通過在工業、城鎮和農業推廣節水技術達到,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提高再生水用量,瑞銀證券認為,把節水目標納入地方政府考核將給再生水帶來額外的促進,利好膜技術公司。
水十條驅動的水務板塊還包括水環境監測,提出把總氮、總磷、重金屬等納入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如果施行有望使水環境監測市場擴容一倍以上。
具體來看,污染物監測指標增加,總氮、總磷、重金屬等將被研究納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約束性指標體系(目前主要是COD和氨氮)。如果新增這些指標,意味著政府在流域斷面的監測點都要增加參數,流域水環境監測市場容量將擴大一倍以上。
飲用水源監測,水十條提出提升飲用水水源水質全指標監測、水生生物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化學物質監測飲用水源監測及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能力,這將會擴大對監測設備的需求。
監測網絡的建成,2017年底前,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海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新增市場面臨挑戰
雖然各方機構預測水十條將帶動數萬億市場,但有專家及企業認為,新增市場面臨諸多挑戰,或許難以達到預期。
工業污水面臨的挑戰是企業遵守法規的意愿及繳費能力。
“以往政府對于城鎮生活污水的重視程度高于工業污水,主要因為市政污水處理廠更容易監督,而且有征收的污水處理費作為保障,但工業污水分散在各企業,純粹靠企業增加成本來治污,執行難度更大。”北京碧水源公司負責人戴日成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監管不嚴,個別企業仍然會選擇偷排。”
傅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工業污水治理的關鍵是政府監管的嚴格程度,如能嚴格執法,則工業廢水治理的市場很大。”
事實上,這一現象不僅存在于工業廢水方面,在城鎮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處置仍然需要污水處理廠的“自覺”。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即使在北京,目前仍然存在雇傭私人將污泥隨意傾倒的現象。
城鎮污水處理方面面臨的挑戰仍然嚴峻,水十條提出敏感地區應達到一級A標準,北京碧水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認為,存在一定“遺憾”。
“污水排放標準即使達到一級A,仍然劣于地表水劣Ⅴ類標準,由于很多水體喪失自凈能力,這樣的出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難以達到消除黑臭水體和劣Ⅴ類水的目標。”戴日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事實上,一些傳統處理工藝的提標改造也可以滿足一級A排放標準要求,而膜技術可以使出水達到地表水Ⅳ類以及Ⅲ類標準以上水平。
而在傅濤看來,“水十條關注河湖等整體環境的改善,而不是局限于在一點上。”
戴日成建議,應根據不同情況進一步提升標準。據了解,北京等地已經對此進行了實踐,將提標至Ⅳ類水質標準。“碧水源已經做好了提標至地表Ⅲ類水甚至Ⅱ類水的產品技術準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