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合力
要“各掃門前雪”,把本轄區的分內事抓緊抓實抓出成效,避免拖長三角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趨勢的后腿。要秉持眾人劃槳開大船的理念,堅信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合力。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和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地緣相鄰、水系相通,通過建立交界區域水環境保潔聯防聯治聯席工作機制,組建聯合河長,開創了交界區域聯合治水新模式,實現區級、邊界鄉鎮、邊界村“三對接”,省際邊界水域的18條河道(湖蕩)已經實現河(湖)長全覆蓋,保障了水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歷史背景下,各相關省市進一步合心合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形勢所迫,也是任務所需。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溝通協作也日益加強,不少地區在探索實踐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今年以來,中央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生態環境共同保護有關要求。相關省市研究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實施方案,其中都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內容之一,為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協調共進提供了可靠支撐。
據報道,10月下旬,來自江浙皖滬“三省一市”的30多名環境執法人員齊聚上海,圍繞保障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重大活動空氣質量和環境安全,從規范執法行為、加強違法行為聯合打擊研究、完善區域聯合執法互督互學長效機制出發,選取典型污染源管理與執法案例進行學習交流。筆者以為,諸如此類的互督互學活動,對長三角地區生態環保工作的整體協調大有裨益。
長三角地區雖然是我國經濟發展活躍、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的區域之一,但各省市之間,甚至省內各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狀況、自然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等方面仍有較大差異,而且各地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也千差萬別。依筆者淺見,推進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要以更寬的視野、更廣的胸懷,整合各地區力量,持續協同、深度發力。
要“各掃門前雪”,把本轄區的分內事抓緊抓實抓出成效,避免拖長三角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趨勢的后腿。在此基礎上,注重借助“他山之石”,彌補自身生態環境建設的弱項短板。同時,要秉持眾人劃槳開大船的理念,堅信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合力。
要經常互動交流。圍繞環境質量研判、執法監管研訓、環境科學研究、政策措施研討、創新做法研學,全方位高密度組織交流互動,從中看到自身不足,學習他人優長,為今后揚長補短做好鋪墊。比如,不少地區在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規范化管理方面還較為薄弱,而上海市已出臺《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那么就可以學習借鑒,擬定符合屬地特性的相關規范標準,盡快補齊短板。
要注重換位思考。相鄰地區要努力為對方著想,通過加強溝通聯絡,關心和照顧對方的利益關切,平衡相鄰地區之間的獲取與付出。比如流域問題,不僅要堅持上下游、遠近期協同治水,還要進一步完善流域監測體系建設和生態補償機制,用長效管用的機制,激勵或約束友鄰地區污染防治行為。上游地區要將水質保護到位,如果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持續改善了,那么下游地區也要補償到位,以此增強上游地區治水積極性,促進上下游地區同心協力落實污染防治責任。
要加強聯防聯控。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在生態環境區域聯防聯控方面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入性上,仍有挖潛增效的空間。在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在線監測體系建設、跨區域環境聯合執法等工作中,還需更多舉措聯動、更大范圍聯合、更多數據聯網,這對環境形勢研究、突出問題剖析、實效舉措創新,都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區互聯的寬度和深度,將直接影響長三角地區環境質量改善的幅度和速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