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黃金區如何走出污染困局?
?圓圈地區為蒙寧陜晉交界區大致位置,可以看出,這一地區與煤炭資源分布圖中的富煤區高度重合。
?圖為緊鄰黃河的烏海段工業區。
?圖為蒙寧陜晉交界地區普遍存在的露天渣山帶。
?圖為石嘴山某工業區企業煙囪排出的黑色煙粉塵。
“在三大重點區域基礎上,加強對東北地區、蒙寧陜晉交界地區、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的關注”,前不久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將話題一拋出,便激起千層浪,曾經處于人們視線之外的幾個地區走到了舞臺中央。
熱度持續發酵。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的《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 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再一次對這些地區加快建立區域協作機制”進行鞭策。在例行發布會上,劉炳江已經對蘇皖魯豫地區進行了細致分析,那么蒙寧陜晉交界地區目前大氣治理形勢如何?存在哪些突出問題?請看記者的采訪報道。
◆本報記者 王珊
如果你因為蒙寧陜晉交界地區為何被列入大氣治理重點關注地區而打開網頁搜索,那結果恐怕讓人有點失望,因為目前這一地區在網上比較有熱度的帖子多是驢友們的旅行筆記,他們醉心于沿線城市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光。另一群同樣行走的人卻早早注意到了這一地區日益嚴重的污染帶。
區域有何特征?
蒙寧陜晉交界地區即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山西四省區交界處,東臨京津冀,南向長三角。在地圖上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主要涉及城市有烏海市、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石嘴山市、榆林市、韓城市、河津市等地區(不完全統計)。
將這一區域圖與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圖對比,會發現一個有趣的重合:這里的煤炭資源稟賦存量位居全國之首,所涉城市均為煤炭重鎮,所以這里也被稱為我國的能源化工基地。
良好的資源稟賦為煤炭及其衍生企業在這里扎根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和山西朔州有煤炭”金三角”的美譽。從2003年到2012年,這一區域經歷了十年黃金發展期,2013年開始衰落。2013年,煤炭“金三角”煤炭產量分別達到5.76億噸、3.39億噸、2.20億噸。
與此同時,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地區又在蒙西自成一個小三角經濟帶,共有4個省級工業園區,6片較集中的工業聚集地。燃煤、電力、焦化、化工、冶金等高能耗工業在大西北植被稀少的土地上“野蠻生長”。 粗放集中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密集污染的局面,再加上各地環境基礎設施薄弱、監管能力有限,致使這里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時任烏海市環境科研所所長的全化民曾在論文中這樣描述:形成“從石嘴山至堿柜南北近100公里的、面積近2500平方公里的區域性大面積極重污染帶” 。
2015年環境保護組織“空氣俠”來到這里時,真切感受到污染的嚴重性。
“那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生命力。”“空氣俠”負責人趙亮回憶道,“目之所及除了鋼筋水泥的工業園區,就是荒涼的戈壁、林立的煙囪和來來往往繁忙的運輸車輛。烈日暴曬下,空氣中還彌漫著多種嗆鼻的味道。一陣風過,飄過來的是粉塵與泥土的混合物,汗水順著臉頰淌下,會將臉上的土沖出一道道印記。”
存在哪些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燃煤為主導的能源結構、“一煤獨大”的產業弊病,使得煤炭“金三角”地帶的環境負荷超重。
記者查閱《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現,近年來,自治區無論是細顆粒物還是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蒙西地區明顯高出其他盟市一倍左右。
這一結果也與趙亮的走訪發現相一致。
2019年8月-10月,他穿行于鄂爾多斯和烏海兩地的三響梁工業區、西來峰工業區等,深入工業重鎮棋盤井。“多個工業企業煙、粉塵排放不達標,煙囪冒出的煙以黃、黑居多,且園區運輸車輛多為重型柴油車,尾氣排放和道路拋撒現象明顯,沿線多條道路積塵很厚。”趙亮告訴記者,“現在其他重點地區都在向科學、精準、依法治污不斷靠攏,但這里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揚塵等問題的治理難度。被指出問題后企業也在積極整改,增加灑水頻次,但西北氣候干燥,道路兩邊都是茫茫戈壁,說白了就都是土,灑水只是杯水車薪。”
這樣的問題在寧夏同樣存在。例如2018年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整改情況“回頭看”中就直指石嘴山市平羅縣太沙工業園區內多家焦化、精細化工等行業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煙塵無組織排放、廠區積塵嚴重等問題。
通過比較2018年大氣問題處罰記錄和2019年內蒙古生態環境廳通報記錄可以看出,從省級到市級,對工業企業的處罰和問題通報工作一直緊抓不放,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對此,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交界地區形成嚴重污染帶的現象,實際上是各省的鄰避心理作祟,根源在于用地規劃布局不合理。大家都不想過多消耗本省的環境容量,就將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布置在省際交界地區,導致污染物扎堆排放。經區域傳輸后,不僅仍對本地空氣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還“禍及”周邊城市。例如陜晉交界區影響汾渭平原,蘇晥魯豫交界區同時影響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
都有哪些行動?
在生態環境部點名關注之前,這些地區已經察覺到自身因粗放發展帶來的環境短板問題。力度比較大的石嘴山市,于2019年10月頒布了《石嘴山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這是全國首部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已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當地優化產業布局的決心可見一斑。
而幾乎被煤化工包圍的烏海市,也邁出了有力步伐。在立法層面上,旨在保護和改善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的《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頂層規劃層面,今年3月召開的烏海及周邊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推進會上,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清醒地認識到,烏海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表面看是生態環境問題,深層次還是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問題,要下決心把結構調過來、動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
實際上,2015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任組長的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先后印發一系列文件,要求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治理措施。2017年,烏海市又與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石嘴山市簽訂了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
隔黃河相望的陜西省韓城市與山西省河津市也于2019年傳出要“同修秦晉之好”的消息,其中包括整合工業資源、延伸產業鏈條,共同構建韓城—河津發展共同體,謀求高質量發展。
還需做哪些努力?
可以看出,蒙寧陜晉交界地區各地市都有一些自選動作,小片地區也已在聯防聯控工作上進行了有益嘗試,但類似于京津冀、長三角以及汾渭平原這樣統籌大區域、包含眾多地市的聯防聯控機制還未形成。
在近日召開的長三角區域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協作小組組長李強向三省一市提出,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長三角污染防治協作往深里做、向實處落,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個“深”字,一個“實”字,點出了區域聯防聯控工作的關鍵。蒙寧陜晉地區在起跑線上,無疑也要將這兩個字掛在心頭。彭應登語重心長地說:“只有各地真正打破地方本位主義,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防聯控。”
西北政法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教授丁巖林建議:“可以比照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要求,建立大氣區域協同防治小組,從整體上考慮這一地區作為能源化工基地的戰略定位與國土空間規劃、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
此外,趙亮在走訪過程中還發現一個現象。“西北產煤區過去為其他地區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煤炭血液,現在污染防治進入縱深階段,這些地方也不得不面對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再加上承載了不少江蘇等沿海地區的化工企業,環境風險還處于上升階段。”
趙亮所說的江蘇化工企業位于鄂爾多斯市達特拉旗。記者翻閱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公開文件發現,2015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加快建設蒙蘇工業園區的合作協議,產業定位以高端裝備制造(含通用航空產業)、電子信息為主導。
雖然定位高端,但現實狀況并不樂觀。“現在起名字很多都是循環經濟區、生態產業園區,仿佛掛上這些字眼就能做到綠色無污染,可細細一查,問題依舊不少。”趙亮無奈地說道,“但值得肯定的是,在經歷騰格里沙漠污染等一系列環境事件后,西北各地受觸動不小,生態環境部門都很重視公眾參與和交流,現在缺少的也許就是相關機制的統一規劃指導與深入落地。”
蒙寧陜晉在污染治理上道阻且長,但加快步伐尚為時未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