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我國海洋保護地體系
【谷騰環保網訊】浙江省寧波市奉化的一個小漁村里,留存著沈國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我的家鄉在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的舟山漁場,我是漁民的兒子,從小在海邊長大。” 這讓全國政協委員、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執行主席沈國軍對海洋始終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
因為心系海洋生態保護,時常關注著海洋的未來,沈國軍在履職期間,將目光聚焦在構建高質、高效、高新的海洋保護地體系上。他說:“不斷完善我國海洋保護地體系,既是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礎,更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親身經歷了海洋生態的變化”
在沈國軍的記憶里,小時候只要去海里隨便撈一撈,就能獲得做一頓好飯的新鮮食材。“那時候的海洋是如此美麗,不僅有沙灘、礁石,還有海鷗和各種魚。”談起童年時對海洋的印象,沈國軍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
“后來我去外地參加工作,偶爾回家再看到的海洋就是完全不同的場景了。這些年,我親身經歷了海洋生態的變化。”
一段時間以來,因為人類活動的擴張,海洋生態曾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對海洋的保護刻不容緩。沈國軍介紹:“在海洋生態環境面臨種種威脅的情況下,通過建立海洋保護地能提升海洋應對環境變化的韌性,這也是海洋生態環境治理中最常見的政策工具。”
據統計,我國共建立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地271處,總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在維持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推動陸海統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氣候變化的趨勢加劇及人類對海洋開發的力度加大,雙重挑戰使得海洋生態系統的脆弱性愈加凸顯,迫切需要數量更多、管控更嚴、連通性更好的海洋保護地來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加快構建高質、高效、高新的海洋保護地體系
保護好海洋,才能留住更多人美好的童年記憶。
實際上,我國在海洋保護地體系建設中做了很多工作,但這還遠遠不夠。雖然我國海洋保護地數量眾多,但在覆蓋面積上僅占我國主張管轄海域的4.1%。
一些保護地覆蓋面積過小,存在破碎化、孤島化等現象,尚未形成生態連通性良好的網絡格局,難以對關鍵物種尤其是洄游物種實現有效保護。還有一些海洋保護地體系缺乏總體發展戰略與規劃,既存在不同保護地交叉重疊的情況,也存在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的保護空缺。
總體而言,我國海洋保護地目前還存在缺少整體規劃、結構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距離真正實現保護目標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們亟須構建高質、高效、高新的海洋保護地體系,切實回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之思。”沈國軍表示。
具體而言,要加強全國海洋保護地的統籌規劃。沈國軍建議,要通過建立海洋智庫,建立多利益攸關方的協同融合機制,結合海洋保護地上級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的實踐經驗,將海洋保護地規劃有機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通過對全國海洋保護地的統籌規劃,達到既推動實現海洋保護地覆蓋面積增加,也加速形成生態連通性良好的海洋保護地網絡的目的。
當然,還要加大對海洋保護地的管理投入。通過明確梳理全國所有海洋保護地的邊界位置及其對應監管職能,夯實已建成海洋保護地的成效評估和適應性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海洋保護地的監管地位和能力。
呼吁更多人到一線,為海洋保護貢獻力量
海洋保護地并不是獨立于社會生態系統之外的“孤島”,它的建設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參與和投入。“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海洋保護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具有挑戰性。”沈國軍告訴記者。
2017年,沈國軍推動銀泰基金會和桃花源基金會一起與昆山杜克大學合作,發起了“藍色先鋒”項目,旨在培養中國海洋保護方向的人才。幾年來,已經有80多名學員接受了“藍色先鋒”的培訓,他們現在大部分都活躍在中國海洋保護的一線,為海洋保護貢獻力量。
“其實,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應當引入更多元化的社會力量。比如對海洋保護地的管理、海洋保護地的監測和科學研究,以及海洋保護地的公眾宣傳。”沈國軍說,“高水平海洋保護地的背后應該有一群熱愛海洋,也愿意去探索海洋的人。”
在未來的海洋保護地建設與管理中,高新技術的引入和高端人才的培養將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培養專業人才,建立具有環境科學、生命科學、海洋科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復合專業背景的海洋科學支撐團隊,與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建立長效科研合作機制,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地的“智慧大腦”。
不久前,沈國軍參加了桃花源基金會“2022年藍色先鋒”項目的開學典禮。“看到這么多年輕人因為熱愛海洋,加入保護一線的隊伍,我特別高興。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保持自己的熱情,堅定自己在海洋保護領域長期工作的決心,為中國海洋保護做出貢獻。”沈國軍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