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椒江構建海洋垃圾閉環管理體系
在椒江,人們紛紛加入海洋廢棄物收集行列,開船入海打撈海上廢棄物。
臺州市生態環境局椒江分局供圖
圖為當地居民在大陳島邊灘清理垃圾。 臺州市生態環境局椒江分局供圖
◆錢慧慧
【谷騰環保網訊】在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藍色循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沖鋒衣、圍巾、手機殼等掛了滿滿一墻,這些都是由海洋垃圾回收加工而成的。在每款產品的醒目位置,都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會出現海洋塑料溯源頁面。這是椒江區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宣傳和科普教育,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海洋垃圾治理的一個縮影。
為加強海洋垃圾清理,椒江區近年來加大宣傳引導,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態化治理體系、及時清理岸灘和海漂垃圾、加強海洋垃圾調查與監管,形成陸海統籌治理海洋垃圾的管理閉環。
按需強保潔,提升海洋治理水平
為及時清理岸灘和海漂垃圾,完善海上環衛制度,實現海洋垃圾閉環治理,椒江區明確機構、人員、工作任務,定期開展巡回保潔,建立規范作業日志。還實施垃圾優先治理、安全治理和逐步治理的分級分類治理工作,對垃圾易堆積的海岸帶、近岸海域、漁業養殖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清理打撈,對極端天氣造成的垃圾實施應急清理打撈。
以椒江區2024年度堤塘、水閘、灘涂保潔服務項目為例,目前,這一項目由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委托給浙江海盛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實施。“除法定節假日及臺風等特殊天氣外,每天都有不少于6名保潔員進行循環保潔。”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堤塘涵閘事務所所長楊偉介紹說,保潔員一旦碰到堤塘周邊有無法處理的亂堆濫放問題時,可以及時向相關部門上報情況。
據悉,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每月進行一次全面保潔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考核,確保堤塘(即塘頂路面、堤內斜坡、堤內大放腳和鎮壓層)無垃圾、無廢棄物等;水閘管理范圍(水閘及管理房室內辦公區域除外,水閘上游水域除外)無垃圾、無廢棄物等;灘涂(以退潮后最低水位為界)做到無海洋垃圾、無成堆枯樹雜草、無動物尸體等沉積物。
目前,大陳島的邊灘及海上環衛主要由大陳鎮委托環衛公司進行清理。據統計,2023年,大陳島海灘垃圾實測密度為4.15個/100平方米,海漂垃圾實測密度為0.15個/1000平方米。“清掃人員會定期打撈,并按需加大保潔力度。”椒江生態區建設事務中心副主任葉宗森介紹說,通過打撈船打撈的海漂垃圾和邊灘收集的邊灘垃圾,由小型垃圾車轉運至垃圾處理廠暫存,積累到一定量后統一打包,通過運輸船運送至島外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為持續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椒江區不僅完善海上環衛制度,而且完善海洋垃圾發現機制。各部門根據工作職能和管轄區塊,開展巡查工作,重點排查邊灘、閘口及海上等常見的海洋垃圾問題點位,借助無人機、高空瞭望、衛星等科技手段以及市民隨手拍、船舶申報、執法巡查等渠道,及時、全面、高效地發現問題,并通過閉環治理平臺分別報送給相關部門。
數字化賦能,年底完成閉環監管
今年5月發布的《2023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58個近岸區域的海洋垃圾監測結果中,塑料類垃圾分別占海面漂浮垃圾的89.8%、海灘垃圾的79.1%、海底垃圾的75.4%。
發源于椒江區的“藍色循環”海洋廢棄物治理項目,幾年來共收集海洋廢棄物超過1.34萬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海洋廢棄物回收項目,并獲2023年度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
早在2019年,椒江區就首創“海洋云倉”智慧治污模式,通過“智能裝備+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打通收集、運輸、監管等各環節,實現船舶污染物有人收、有處去、方便管。“這幾年,把航行過程中的油污和垃圾帶回岸上,通過‘浙里辦’的‘漁省心’應用提交污染物上交申請,已經成了習慣。工作人員在半小時內就能上門回收。”船老大曹俊富笑著說,“把油污及時上繳,能提升信用等級,以后向銀行貸款時,還能降低不少利息呢。”
2022年,浙江省提出“藍色循環”概念,將臺州市作為省級試點。臺州市在“海洋云倉”智慧治污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政府引領、企業主導、產業協同、公眾聯動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藍色循環”新模式,并在椒江區率先試行。
“‘藍色循環’其實是‘海洋云倉’的升級版,就是把海洋污染物治理范圍從船舶油污擴大到海洋塑料。”臺州市生態環境局椒江分局黨組成員洪燕表示,目前,已有1萬多艘船舶、6000多名群眾和漁民加入“藍色循環”海洋垃圾收集行動,累計收集處理海洋廢棄物超過1.34萬噸。其中,塑料廢棄物達2822余噸,減少碳排放量約3669噸。
為進一步加強海洋廢棄物監管,椒江區正著力打造海洋垃圾數字化治理系統。打開數字化治理大屏,海洋垃圾現狀監測、污染源頭管理、清理處置以及海洋塑料再生利用等情況一目了然。“我們今年3月開始研發這個系統,目前還在修改完善階段,預計今年底數字化閉環監管體系完成建設。”洪燕說。
多部門聯合,形成協調配合機制
強化監管執法,加強岸線巡查和日常監管。前不久,椒江區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海事等部門,在椒江港和大陳島近海海域開展海洋垃圾監管“一件事”聯合檢查。
在椒江港,主要針對岸灘違法傾倒、違規堆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開展執法檢查。執法人員對港內船只開展登船檢查,重點檢查生活污水處置、垃圾分類處置、船塢污染物排放,對處置不到位或排放不達標的開具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確保江河、岸灘垃圾不進下游、不入海。
在大陳鎮,海洋漁業和綜合執法部門對漁港船舶和黃魚養殖區污染物排放、漁港水域污染等進行行政檢查,要求配套建設完善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對漁業生產生活垃圾海上收集、岸上集中處置開展監督。
為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有效聯合各部門執法力量,2022年8月,椒江區成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監管執法工作專班。成立當月,椒江區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海事等部門就聯合開展了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執法監管行動。
“我們先后前往葭沚水產品市場碼頭、臺州電廠碼頭等區域,開展海洋垃圾、漁船油污回收等巡查執法,進一步強化海洋垃圾源頭管控。”葉宗森表示,椒江區力圖通過聯合行動,進一步加強椒江區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嚴厲打擊污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并以此為契機,強化陸海統籌、協調聯動、綜合治理,推進海洋生態環境行政管理與行政執法的資源、信息共享,合力形成海上執法監管多部門協調配合機制。
下一步,椒江區將進一步推動海洋垃圾源頭治理、監管執法、回收利用及碳交易規則等一系列標準和制度落地,構建各司其職、凝心聚力、協同發力的工作局面,通過典型引領、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方式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打造海洋垃圾治理公眾參與和產業鏈共同富裕的浙江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