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污染治理技術研究進展
摘要:論述了甲醛的來源、危害及污染現狀;結合國內外關于甲醛治理技術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類方法的技術原理和特點。通過對不同技術應用范圍和技術優勢的比較,認為低溫催化氧化技術更適用于室內甲醛污染治理工作,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指出在保證催化活性基礎上應加強降低制備成本和減少副產物產生的研究。
關鍵詞:甲醛,空氣污染,催化氧化
室內的環境質量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狀況。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近一半的人生活在有污染的室內空氣中,室內環境污染已經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國際有關組織調查發現,全球30%以上的新建或重建的建筑物內的空氣中,都存在對人們身體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質,室內空氣污染已被列入對公眾健康影響最大的5個環境因素之一,其中甲醛為典型污染物質。
1室內甲醛的危害及來源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且具有高生物活性和潛在致癌性的微刺激性氣體,其對人體的危害具有長期性、潛伏性和隱蔽性的特點。甲醛對人體具有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現為對眼睛、皮膚、粘膜的刺激,由此產生眼痛、流淚、皮炎等癥狀。氣態甲醛眼刺激閾為0.06mg/m3,嗅覺刺激閾為 0.06~0.22mg/m3,上呼吸道刺激閾為0.12mg/m3。長期慢性吸入濃度為0.45mg/m3的甲醛可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吸入高濃度甲醛(>60mg/m3)可導致肺炎,喉和肺水腫、支氣管痙攣、喘息、泡沫痰甚至呼吸循環衰竭致死[1]。甲醛引起人體不適感的濃度參見下表[2]。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來源主要包括:
(1)護墻板、天花板等裝飾材料的各類脲醛樹脂膠人造板,比如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
(2)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各類裝飾材料,如墻布、墻紙、油漆和涂料等;
(3)有可能散發甲醛的室內陳列及生活用品,如家具、化纖地毯和泡沫塑料等。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表明,室內甲醛的釋放期最短為3年,最長為15年,通常為5~8年,其對人體長期產生的累積危害性影響不容忽視。
2我國室內甲醛污染現狀
近些年,國內經濟建設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提高了人們對生活工作休閑場所裝潢水平的要求,但同時也加大了裝潢材料中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據估計,人的一生中大約有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其中 60%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孫德橋曾對天津市內部分新裝修住宅進行了測試[3],所檢測的200個樣品中甲醛超標率達到了86%,其中濃度最高的為4.01mg/m3,超標近40倍。劉偉以廣州25個新裝修住宅為監測對象[4],其中19組的甲醛含量數據超過國家標準,超標率近80%,最高達到國家標準的6倍,平均超過標準1.3倍。可以看出,在現階段我國家具板材及裝潢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室內污染狀況依舊嚴重,空氣質量令人擔憂。
3甲醛污染治理技術
目前,國內外針對甲醛污染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轉化成為實際應用產品。空氣中甲醛污染的凈化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吸附法、空氣負離子法、臭氧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本文將針對其中幾種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3.1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多孔固體材料(吸附劑)將空氣中一種或多種有害物質吸附在其表面,以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中吸附劑的制備是吸附技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胡劉平等新工藝制備的活性炭對甲醛的動態吸附效率達到了90.6%[5],明顯優于靜態吸附效果。姜良艷等人利用浸漬法將MnOx負載在杏殼活性炭上對甲醛進行了吸附處理實驗[6],結果表明熱處理溫度為650℃時,負載MnOx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量最大,可達到5.51mg/g,高于活性炭原樣。同時實驗還指出,負載MnOx活性炭在吸附甲醛過程中,甲醛在活性炭表面的碳和錳原子上發生了化學吸附反應。景作亮等對復合納米TiO2/ZrO2材料做了初步探索,發現其對甲醛的吸附率可達95%[7]。此外,其它吸附材料如天然沸石、石墨、竹炭、膨潤土對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8、9]。
3.2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技術降解甲醛主要包括等離子體-催化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和多相催化氧化技術。
3.2.1等離子體-催化氧化技術
近幾年,低溫等離子體-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已成為理想的環境治理技術,該技術將低溫等離子體和催化氧化相結合,通過等離子體中包含的高活性物質對降解反應進行加速以及放電產生的紫外光激發半導體催化劑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提高了系統的處理效率。丁慧賢對低溫等離子體與多種復合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協同降解效應進行了研究[10],發現其中Ag/CeO2與NTP的協作效果最好,放電能量密度為108JL-1時,甲醛的脫除效率達到 99%,轉化成CO2的脫除率達到86%。高月華同樣對多種負載于γ-Al2O3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進行了對比研究[11],篩選出的7%CeO2/γ-Al2O3與等離子體的協同降解甲醛的活性最好且CO選擇性低。
3.2.2光催化氧化技術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VOCs治理領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且已有部分學者將該方法用于凈化甲醛。楊建軍等人就曾經對甲醛光催化氧化的反應機理做了初步探討[12],認為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空氣中的氧氣和微量水,分別被光生電子和空穴還原或氧化為•O2 -和•OH,為甲醛的深度氧化提供了高活性的氧化劑,而甲醛是通過中間產物HCOOH而氧化為CO2和H2O,并對其可能的反應機理進行了推測。
徐敏等人考察了活性碳纖維負載TiO2復合材料對甲醛的光催化效果[13],實驗表明,復合材料在甲醛濃度為 1.93mg/m3時,2h的降解效率達到了99.9%,并證實甲醛初始濃度、光強和空氣濕度是影響降解效率的關鍵因素。周秉明等人利用自制的SnO2/ZnO復合催化劑用于光催化分解甲醛[14],發現600℃煅燒、保溫6h的催化劑的降解效率最好,并證實反應過程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
3.2.3多相催化氧化技術
除了光催化和等離子體催化以外,多相催化氧化技術也是一種有效去除甲醛的凈化方法。在一定的操作溫度下,甲醛和氧在固相催化劑表面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操作溫度,多相催化氧化可分為高溫催化氧化和常溫催化氧化。
國外早于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高溫催化氧化凈化甲醛的相關研究。1986年,Saleh和Hussian發現甲醛在 Ni、Pd和Al的氧化薄膜上分解時有CO2產生[15],且當溫度高于423K時甲醛會完全分解。Alvarez等研究了Mn/Al2O3 和Mn-Pd/Al2O3對甲醛的催化活性[16],發現溫度達到493K 時,甲醛可在Mn/Al2O3上實現完全轉化。Tang等人研制的催化劑Ag/MnOx-CeO2可在373K時將甲醛完全分解[17]。
根據上述資料可以發現,高溫催化氧化技術操作條件多集中于100℃~200℃,但該溫度區域并不適用于室內甲醛的脫除,因而人們開始希望通過對金屬催化劑的篩選和改性來實現低溫條件下的甲醛催化氧化。
1995年,Christoskova研制的高活性氧化鎳催化劑可在室溫下將甲醛完全氧化成CO2和H2O[18],但壽命較短。21世紀初,日本學者YoshikaSekine發現各種金屬氧化物中[19],77%MnO2的催化活性最好,在室溫條件下可將甲醛完全轉化分解,并證實反應產物為CO2,不含 HCOOH和CO等有毒副產物。近些年,國內部分學者對低溫下甲醛的催化氧化降解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張長斌等人采用Cu/Al2O3催化劑在室溫條件下實現了將甲醛完全轉化成甲酸[20],并在473K下完全分解成CO2,同時研究發現Cu在Al2O3上的負載可以有效降低HCOOH 的分解溫度。隨后他們研制的1%Pt/TiO2在甲醛的催化氧化研究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可將甲醛在室溫下完全分解為H2O和CO2,無副產物產生。
4技術展望
目前國內的甲醛治理技術并不十分成熟,而且不同治理技術的應用環境和范圍也有所差別。吸附法作為傳統廢氣處理方法具有制備簡單,見效快等特點,適用于低濃度、污染周期短的甲醛治理,但該方法受吸附劑容量的制約;等離子體催化氧化法結合了二者的優勢,相輔相成,對甲醛的脫除效率高且CO轉化率低,其能量輸出特點較適用于工業應用;光催化氧化和高溫催化氧化利用外加能量,提高催化劑對甲醛的分解活性,具有催化活性高,無二次污染等優點,但對紫外光和高溫的依賴使其不適用于室內甲醛污染的治理;而相比之下,具備室溫和可見光操作條件的低溫催化氧化技術則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低溫催化氧化技術目前還處于試驗開發階段,在保證催化活性的基礎上,如何利用非貴金屬氧化物制備催化劑降低成本和減少副產物產生仍然是該領域的研究重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